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粳11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审定,适合吉林省白城、松原、长春、延边等中早熟稻区种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792.7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5.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79.9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增产8.6%。总结介绍了吉粳116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吉粳529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07年以吉粳89/吉粳504为亲本配制组合,后代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晚熟水稻品种,生育期142 d,分蘖力强,活秆成熟,适应性广,适宜于吉林省中晚熟稻区种植;在吉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4.9%和5.4%;对苗瘟、叶瘟均表现中抗(MR),穗瘟表现感病(S);米质达到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吉育205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早熟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抗倒伏、抗病。2013—2014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75.9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12.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39.3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13.2%。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中上等肥力土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吉粳501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996年以超产二号为母本,以吉玉粳为父本,在后代中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生育期138 d,在吉林省属中早熟品种,较抗穗颈瘟,2 a区试平均产量8 142.0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3%,适于吉林省所有生育期在138 d左右的稻区(非地下水灌溉区)种植,辽...  相似文献   

5.
《北方水稻》2021,51(5)
水稻品种松辽122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早粳晚熟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组育成的产量高、品质佳兼具多抗、适广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7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2.0%,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3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6%。吉林省引种备案,在中熟稻区种植,2 a试验平均产量625.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3%。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米2级,适应性广,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龙粳431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粳48为母本、空育13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26.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46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03.8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粳46增产9.5%。龙粳4311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通系925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系925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997年以通粳288为母本、通系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313.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7%,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642.9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8%。对苗瘟、叶瘟和穗瘟表现中抗,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适于在吉林省通化、吉林、长春、辽源、四平、松原、延边等中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蒙松138是以"松辽02-A21"为母本,以"华越前"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穿梭育种,系谱法选育而成。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5.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4.15%。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5.6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1%,增产点数100%。适于在吉林省中熟稻区、内蒙晚熟稻区以及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种植,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吉粳515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品种吉粳51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吉粳88号/吉粳101"的后代材料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2 a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7.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5.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四平、长春、延边、辽源等中晚熟稻区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新品种吉粳809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粳809是通过有性杂交回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吉林省区域试验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6.0%,1 a生产试验该品种比对照品种增产3.1%。对苗瘟、叶瘟及穗瘟表现为中抗以上,米质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适于在吉林省四平、通化、吉林、长春、松原等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皖粳97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晚粳品系2277作母本 ,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晚粳品系丙814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晚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定名皖稻64。该品种的育成 ,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粳品种“优而不高 ,高而不早”的局面 ,是安徽省品种结构调优的首选品种之一。一、种植面积和产量表现1997年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双晚品比试验中 ,折合单产9.3t/hm2 ,比对照鄂宜105增产24.3 %。1999~2000年参加安徽省双晚组区试 ,平均产量5.88t/hm2 ,比对照两系粳杂70优04减产4.95 % ,1999年比对照D9055增产3.6…  相似文献   

12.
吉育303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05.4公斤/公顷,比对照白农10增产9.3%。2014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4010。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东粳68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2015年通过吉林省审定。2 a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6%,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7%。属中晚熟品种,适合吉林省通化、吉林、长春、辽源、四平、松原、延边等中晚熟稻区种植。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泉珍10号   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籼粳交中间材料K169与K157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籼稻新品种.该品种在2001年福建省首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中入标.2002年参加福建省早稻优质组区试,平均单产6 531.75 kg/hm2,比对照佳禾早占增产7.85%,达极显著水平,居同熟组参试品种(组合)第一名;2003年续试,平均产量6876.9 kg/667m2,比对照佳禾早占增产13.3%,达极显著水平,居同熟组参试品种(组合)第二名.2003年,参加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精华208是郯城县种苗研究所用豫粳5号为母本,镇稻88为父本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稳产性较好,米质优,适应性较广。2 a国家北方稻区京津唐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206.0kg/hm~2,比津原45增产9.63%;1 a国家北方稻区京津唐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789.5 kg/hm~2,比津原45增产13.42%。于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精华20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应区域,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粳15是以开229为母本,以吉粳8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07.8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6.3%,米质优,中抗穗颈稻瘟病,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介绍了铁粳15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7.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通禾855,生育期140 d,需≥10℃积温2 800℃,在吉林省属中晚熟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015.8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8.1%,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303.3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7%。适合在吉林省长春、吉林、四平、辽源、松原、通化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通梅892是以吉玉粳为母本,以通35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出的优良水稻品种。生育期132 d左右,在吉林省属中早熟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抗倒伏,结实率高,适应性广。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458.9 kg/hm2,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4.0%。米质符合四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吉林省通化、辽源、吉林、延边、长春、四平、松原、白城等中早熟稻作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20.
铁粳14是以盐丰47为母本,以辽24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35.4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4%,米质较优,抗穗颈稻瘟病,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介绍了铁粳1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