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8个大麦品种比较研究,大中88-91、西引二号等六棱大麦熟期迟,抗寒性强,成穗率低,穗数少,穗型大,粒数多,粒重低,产量高。二棱大麦,苏啤3号熟期早,抗寒性中等,分蘖性较强,成穗率高,穗、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产量高;扬饲麦3号熟期偏迟,抗寒性较强,分蘖性强,成穗率、有效穗及粒重中等,穗型较大,粒数较多,产量较高;苏引麦3号熟期早,抗寒性差,成穗率较高,穗数中等,穗型大,粒数多,产量中等;单二熟期迟,抗寒性与分蘖性强,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偏小,粒重高,产量中等;沪麦16熟期适中,抗寒性较强,分蘖性中等,成穗率低,穗数少,穗型较大,粒数较多,粒重中等,产量较低;扬农啤2号熟期早,抗寒性差,穗数少,穗型很小,粒数很少,粒重特高,产量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 8个大麦品种比较研究 ,大中 88- 91、西引二号等六棱大麦熟期迟 ,抗寒性强 ,成穗率低 ,穗数少 ,穗型大 ,粒数多 ,粒重低 ,产量高。二棱大麦 ,苏啤 3号熟期早 ,抗寒性中等 ,分蘖性较强 ,成穗率高 ,穗、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 ,产量高 ;扬饲麦 3号熟期偏迟 ,抗寒性较强 ,分蘖性强 ,成穗率、有效穗及粒重中等 ,穗型较大 ,粒数较多 ,产量较高 ;苏引麦 3号熟期早 ,抗寒性差 ,成穗率较高 ,穗数中等 ,穗型大 ,粒数多 ,产量中等 ;单二熟期迟 ,抗寒性与分蘖性强 ,成穗率高 ,穗数足 ,穗型偏小 ,粒重高 ,产量中等 ;沪麦 16熟期适中 ,抗寒性较强 ,分蘖性中等 ,成穗率低 ,穗数少 ,穗型较大 ,粒数较多 ,粒重中等 ,产量较低 ;扬农啤 2号熟期早 ,抗寒性差 ,穗数少 ,穗型很小 ,粒数很少 ,粒重特高 ,产量低。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了解特色稻品种冷水红的农艺性状,对冷水红的株高、分蘖、叶片数、每穗粒数、粒形、千粒重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糙米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冷水红的株高168.5 cm,分蘖数为4.2个,叶片数为13.1片,每穗粒数120粒,粒长8 mm,粒宽3.4 mm,粒厚2.2 mm,千粒重30.4g;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分别高22%、42%、45%,存在显著差异;其氨基酸总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高49%。说明冷水红的营养成分丰富,价值高,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春39号(原代号SD09-6)是由石河子大学麦类作物研究所2002年以埃及优质春小麦品种NS64为母本,新春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择,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2年03号).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春性,中早熟,生育期91~93 d,与对照品种新春6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发育快,长势强而稳健,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株高80~82 cm,茎秆柔韧,抗倒伏能力较强.株型较紧凑,茎秆、叶片蜡质较重;主茎和分蘖穗发育均衡,抽穗期一致,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颖,穗长8~10 cm,每穗小穗数15~18个,不育小穗少,每穗粒数38~47粒.籽粒饱满,长圆形,白粒,角质,千粒重41~45 g,落粒性中等,容重790g·L-1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丰47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1年利用以AB005为亲本转育而成的十余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等品种及一些籼粳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混合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在辽宁省全生育期158 d,属中晚熟品种。株高95~97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667 m~2成穗率达30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属半紧穗型,平均穗长15.6 cm,平均穗粒数可达120粒,千粒重26.5 g,抗性强,耐肥抗  相似文献   

6.
以主推种康青3号、肚里黄、北青1号为材料研究了青稞分蘖特性、成穗规律。青稞(裸大麦)分蘖力强,单株分蘖5.8个,成穗3.95个,叶蘖同伸关系符合n-3规律;单株分蘖和其成穗数与单株产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量呈负相关,与播种期呈二次函数曲线关系,并受品种分蘖特性的影响,晚熟种分率较多。生产中应充分利用青稞分蘖力强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增加分蘖成穗,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青稞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济宁 1 7号 ,原品系代号济宁 9944,该品种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大穗大粒、抗性好、农艺性状优的莱州 95 3为母本 ,以丰产性好、分蘖成穗力强、籽粒品质较好的石 90 - 40 0 5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4年 9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济宁 1 7号。1 特征特性1 .1 基本特征 济宁 1 7号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 ,叶色深绿 ,株高 75 cm左右 ,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高 ,一般每 667m2 有效穗数 35万~ 40万 ,株型紧凑 ,叶片中宽上冲 ,冠层结构合理 ,茎秆强壮 ,耐…  相似文献   

8.
《北方水稻》2009,(5):I0006-I0006
品种来源:龙稻5号,原代号:哈99—774,以牡丹江22为母本,以龙粳8号为父本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特征特性:主茎叶片13叶,棒状穗,株型收敛,剑叶上举。株高94cm,穗长15.7cm,粒数95粒/穗,千粒重26g,高抗倒伏,生育期132d,从出苗到成熟需活动积温为2500℃。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新疆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选用甘啤4号、垦啤7号、新啤4号、新啤8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225万、300万、375万、450万、525万粒/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其对4个啤酒大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4个品种的出苗期没有明显影响,抽穗期、成熟期均提前,生育期时间逐渐缩短;基本苗和最高总茎蘖数逐渐增加,有效穗数先增加后减少,分蘖成穗率逐渐下降;株高先升高后降低,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逐渐降低,其中穗长受到的影响最大;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却相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为了提高啤酒大麦产量,播种密度应该控制在375万~450万粒/hm~2为宜,其具体播种密度还要依据当地地力条件和种植品种而定。  相似文献   

10.
为给小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997~1999年在河南省偃师市高产麦田研究了多穗型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多穗型和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在群体动态变化、小穗和小花发育、籽粒灌浆过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针对多穗型品种在高产奈件下分蘖成稳率高、穗粗重较低的特点,采取在拔节期追氮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达到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效果;大穗型品种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数高,在拔节期以后分蘖发育明显慢于主茎,致使分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产量低于多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滇中地区大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对2012—2016年云南省饲料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海拔地区楚雄点60份参试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大小排序为每穗粒数株高抽穗至成熟时间(d)产量成穗率有效穗茎蘖数出苗期至抽穗时间(d)基本苗千粒质量生育期。穗粒数与株高、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产量与出苗至抽穗时间(d)、生育期与基本苗、产量与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出苗至抽穗时间(d)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质量与基本苗、有效穗与抽穗至成熟时间(d)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有效穗因子、基本苗因子、穗粒数因子,其特征值累计贡献率为91.963%。  相似文献   

12.
《北方水稻》2006,(1):80
花粳8号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6年以294为母本、盐粳10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育而成。2004年完成全部育种程序,于2005年1月经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花粳8号。该品种属多穗数型丰产品种。在辽宁全生育期为163d,比对照辽粳294晚熟1~2d,属中晚熟品种。抗低温、耐盐碱,出苗快而整齐,秧苗健壮,根系发达,移栽后发根力强,返青快,分蘖力强,低位蘖成穗率高,抗早衰,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结实率高。株高105.4cm,主茎16片叶,叶色较深,株型紧凑。平均每穴16.3穗,半紧穗型,稍弯,穗长15.8cm,每穗着粒105.5个,结实率8…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水平,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漯河市两个重病田块对14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并对不同抗性级别小麦的株高、株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存麦16号、才智141和众麦7号等免疫品种(系)12个,占鉴定材料的8.2%;检测到郑麦366、周麦26、郑麦119等高抗品种(系)37个(25.3%);中抗、中感和感病品种(系)分别有28个(19.2%)、42个(28.8%)和27个(18.5%)。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对小麦株高、株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高抗组、中抗组、中感组和感病组平均株成穗数较免疫组减少了4.01%、24.55%、33.41%和38.34%;以免疫组为基准,得到各组株高校正偏离率分别为 -0.71%、-6.16%、-8.82%和-11.72%;穗粒数校正偏离率分别为-0.66%、-13.61%、-23.33%和 -26.40%;千粒重校正偏离率分别为-3.00%、-4.79%、-7.73%和-8.83%。  相似文献   

14.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宁春5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春51号(原代号永1623)是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用永3002(永良15/永060)和宁春4号杂交,经连续多年北育南繁,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0年12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麦2010002). 1特征特性 宁春51号幼苗直立,叶色中绿,茎秆细韧,叶片窄而上举,株型紧凑,株高85 cm.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穗长9 cm左右,小穗排列适中,每穗小穗数14~16个,每小穗着粒3~4粒,穗粒数30~35粒.籽粒小,卵圆形,千粒重43.0g,红色、硬质、饱满. 宁春51号为春性,生育期94~98 d,比宁春4号早熟2~4 d,属中熟品种.分蘖成穗率中等,中抗条锈、叶锈、白粉病.  相似文献   

15.
皖稻54号     
韩鹏 《作物研究》2004,18(4):243
品种来源:皖稻54号,原系号88-93,1988年由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农科所配组,其组合为88-22邀83-486×(泗稻8号×苏引粳1号)妖×T1003,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1993年引进后代材料,通过优中选优,系统选育而成。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全生育期156.2d,在淮北地区150d。株高105.6cm,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型紧凑,主茎叶片14片,叶片宽厚挺举,叶色浓绿,成熟时秆青籽黄。平均每穗总粒数173.2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6.1g。米质较优,整精粒率6…  相似文献   

16.
中梁30号(原系谱号9996-8-1)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生产上具有持久抗条锈性的小麦品种holdfast为母本,抗病高产品种中梁22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披垂,叶深绿色;穗长7.18 cm,穗纺锤型,白色,顶芒,颖方肩;籽粒红色、卵圆形、粉质、饱满;每穗结实小穗14.96个,穗粒数30.77粒;千粒重38.83 g,容重779.0 g/L;株高平均105.7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生长整齐;抗旱,耐瘠性强,丰产稳产性好,抗寒性好于中梁22号;早熟,平均生育期272.7 d.  相似文献   

17.
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与开发潜力。为了解栽培中黑青稞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水平田间试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黑青稞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穗长与产量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为成穗数最高茎蘖数穗粒数株高穗长生育期基本苗千粒质量;青稞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大小为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因此,在黑青稞栽培中要注意对群体的调控,保证较高的田间成穗数是形成高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沈免2135是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8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春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沈免91/L252//铁春1号/3/辽春10号.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小麦品种水浇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 沈免2135为春性,生育期78 d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面微有蜡被,叶耳红色,剑叶略下披,成株叶片数8片.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株高85 cm,茎秆粗壮,韧性好,抗倒伏.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长椭圆形,红色,角质,穗长8~10 cm,平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g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抗病品种泰兴9425与感病品种NasoNijo杂种F_1花药培养构建的188个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在大麦成熟后考查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及千粒质量共7个农艺性状,并对群体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其对大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黄花叶病抗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病害流行梯度下面积(AUDPS)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4个类群。研究发现AUDPS与大麦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及单株产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38、-0.62和-0.65,表明黄花叶病对参试材料的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云粳优1号     
云粳优1号(曾用名滇粳优1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以银条粳×合系34号细长粒型粳稻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稻米品质好,籽粒细长,垩白粒率低。200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云南省通过审定的第一个细长粒型粳稻品种。特征特性:云粳优1号为中偏矮秆旱熟中间型中粳。株高92.6cm,秆稍细,弹性好,株形较好,剑叶角度大,分蘖力强,穗层整齐。穗长19.2cm,穗总粒数98粒,穗实粒数72粒,千粒重25.5g,籽粒细长,壳色浅黄,不落粒,全生育期180d左右。耐肥力和抗倒伏性较强,熟色好。2003年稻米品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