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瓜类缺氮素时,叶片变小,新叶淡绿,芽数变少,从下到上顺序变黄,叶脉间黄化,叶脉突出,后扩展到全叶,坐果少,膨大慢;缺锌时,叶小簇生,斑点可能在主脉两侧先出现,主茎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密生,分枝过度,植株矮化,从中位叶开始褪色,叶缘枯死,叶片稍外翻或卷曲;缺铁时,植株新叶、腋芽开始变黄白,尤其是上位叶及生长点附近的叶片和新叶叶脉先黄化,逐渐失绿。叶尖端坏死,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变白,脉尖失绿,出现细小棕色斑点,组织易坏死,花色不鲜。  相似文献   

2.
<正>1果树缺铁症1.1症状。果树缺铁时首先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片黄化,俗称"黄叶病",先由新梢顶端叶片发病,随病情加重,叶片上出现褐色枯斑,逐渐枯死脱落。发病后树体衰弱,花芽形成不良,坐果率也较低。多发生于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在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都会  相似文献   

3.
<正>1果树缺铁症1.1症状。果树缺铁时首先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片黄化,俗称"黄叶病",先由新梢顶端叶片发病,随病情加重,叶片上出现褐色枯斑,逐渐枯死脱落。发病后树体衰弱,花芽形成不良,坐果率也较低。多发生于含钙较多的碱性土壤中,在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都会  相似文献   

4.
辽宁苹果树发生缺铁黄化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PH值和HCO3^-1含量高,从而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偏低,树体内铁活性降低,引起苹果树发生缺铁黄化。苹果树缺铁总是从幼叶上失绿表现出来,典型的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间失绿,在叶片上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顶芽坏死。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坏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了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其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缺铁大豆、玉米光饱合光合速率比对照大豆、玉米分别下降了大约88%和95%左右。随光强增加,缺铁大豆、玉米叶片的FV’/Fm’、qP显著降低;缺铁玉米叶片的Fv’/Fm’、qP降低比缺铁大豆显著。缺铁大豆、玉米的NPQ随光强增加而增加并且比对照高。缺铁叶片叶黄素脱环化程度比对照高大约3—4倍,缺铁玉米叶片脱环化程度比缺铁大豆略高。所以我们认为缺铁叶片减少了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激发能,大部分激发能被耗散掉了;缺铁叶片增强了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而且缺铁玉米比缺铁大豆启动了更多的叶黄素循环。  相似文献   

6.
铁(Fe)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光合作用。为探究Fe对蓝莓(Vaccinium spp.)重要生命活动的影响,以蓝莓‘莱克西’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铁(Na-Fe-EDTA)、只有难溶铁(Fe2O3)及缺铁(不外加任何铁元素)共3种铁环境,分析其苗木生长发育及其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难溶铁和缺铁2种胁迫环境下,蓝莓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及SPAD值均显著低于正常铁环境(P<0.05),而难溶铁环境下蓝莓苗木的基生枝数量和生长量、地径、叶面积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显著低于缺铁环境(P<0.05);正常铁环境中叶片PSⅡ实际光合效率高于难溶铁和缺铁环境,而光抑制程度显著低于这2种铁胁迫环境;难溶铁、缺铁环境中的蓝莓苗木叶片受损、叶片的光合能力减弱,其中难溶铁环境与缺铁环境相比,光系统中心转换效率更不稳定,叶片受光抑制程度最高;叶面积、单株生物量、基生枝生长量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SPAD值间呈显著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7.
在花木栽植中常因缺铁会使叶,片出现黄化现象:其缺铁症状先从新叶的叶脉间出现黄化,叶脉仍为绿色.继而发展成整个叶色转黄或发白。大型花木缺铁时.轻者叶片变黄.生长迟缓:重者引起树冠焦枯或整株枯死。如果及时用自配铁肥施救.可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转番茄铁载体基因(LeIRT2)八棱海棠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具有抗缺铁能力的苹果属植物新种质。【方法】通过半定量式RT-PCR检测、印迹杂交、营养液pH的变化和低铁(铁浓度为10-6 mol•L-1)水培条件下,根系和叶片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在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的9个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株系中,有6个转基因株系成功转录,目的基因在叶片和根系中都有表达。其中2个在缺铁情况下显著提高了根系总铁的含量和叶片中活性铁的含量,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根系和叶片中锌的含量。【结论】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
缺氧 缺氮时叶片小,叶片从下向上变黄,叶脉突出,叶脉间黄化,后扩展至全叶。植株瘦弱,坐果少.生长缓慢。防治:可施入硝酸铵及尿素等。  相似文献   

10.
桃树叶片黄化,一般是由于缺铁引起的,在结果盛期会引起果实萎缩、脱落,造成减产或整树枯死。可用灌根法防治黄叶病。  相似文献   

11.
柑桔配方施肥与叶片Fe Zn营养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重庆的紫色土,贵州的红黄壤和3个柑桔品种为试材,采用N,P,K,Mg,Zn元素,进行5因素5水平旋转组合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柑桔叶片的Fe,Zn含量与Mn,N,K,Mg,Ca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在无其它元素作用下,Mg与Ca,Fe,K和Ca,N间有一定的颉抗作用。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地区、品种、年份的叶片营养成分变化有相似的综合反映。叶片缺铁、锌的差异很大,西南地区缺铁比缺锌更为普遍。根据叶片Fe,Zn临界值的筛选,获得了抗缺铁、锌的最佳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融安金柑结果母枝的培养及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融安金柑结果母枝枝梢长度和粗度、叶片数与开花坐果及果实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母枝粗度与长度、叶片数达显著正相关。坐果量与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和叶片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粗度对坐果量影响最大。顶端坐果量只与枝梢长度有显著负相关,与枝梢粗度、叶片数无显著相关性;而侧芽坐果量与枝梢长度、粗度、叶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且与枝梢长度相关性最明显。[结论]该研究对融安金柑结果母枝的培养及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灰性紫色土桃树黄化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诊断、土壤植物化学分析和酶学诊断法对成都市龙泉区石双性紫色土桃黄化病进行了诊断。发现桃黄化病系典型的缺铁症,发病土壤PH较高,有效铁含量低,叶片全铁、活性铁均低于正常植株,黄化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降低。故诊断将石灰性紫色土桃黄化病为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供试的苹果砧木中筛选出铁高效基因型,以矫治钙质土壤上苹果的缺铁黄化症.[方法]通过溶液培养,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在缺铁胁迫下的与铁代谢相关的根际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铁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缺铁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际酸化能力从低到高依次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黄太平.八棱海棠幼苗根系的Fe3+还原力最强,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次之,黄太平最弱.在缺铁胁迫下,黄太平叶片黄化程度最高,新疆野苹果和平邑甜茶次之,八棱海棠最低.营养液缺铁处理对八棱海棠叶片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在水培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对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和黄太平而言,八棱海棠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是一个较理想的铁高效苹果砧木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一、生理性卷叶1、症状。在番茄进入转色期前后,叶子自下而上逐渐卷曲,严重时全株叶片卷曲,使果实暴露在阳光下,叶片变脆。2、防治方法。定植后至坐果前进行抗旱锻炼;坐果后适时浇水提高土壤保水性;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料,改良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16.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发黄,俗称“黄叶病”。一般先由新梢顶端叶片发病,而后向下扩展。失绿部分先发现于叶肉部分,主脉和支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中脉也失绿,叶片几乎变成白色,甚至全树叶片变黄、脱浇、枯死。果树黄叶病是一种生理病害,多是由于土壤缺铁而造成的。发生时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据调查,缺铁严重的苹果、梨、桃园片,病株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施肥对槟榔坐果率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槟榔坐果率和产量.[方法]试验以9年生结果槟榔为研究对象,于花期前后,采用不同施肥处理,测定其叶片营养,观察槟榔坐果并测定产量.[结果]施肥能显著提高槟榔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以150 g/株专用肥+300g/株尿素处理效果最明显.在结果到果实膨大期槟榔落果最严重.专用肥施用后补施氮肥会提高叶片中氮素含量,降低钾素营养;而补施钾肥会提高叶片中钾素营养.叶片氮与钾素含量与槟榔产量呈负相关性,且槟榔产量因子中以单株结果梭数相关性最高.[结论]槟榔结果期间在施用专用肥基础上,适当补施氮及钾肥能显著提高槟榔坐果率及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光对温室番茄不同生长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鹏1号”番茄为试材,通过定时加温和通风,定时补光,研究番茄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随温度和光照强度增加,番茄叶片的Gs和Tr呈增加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胞间CO2浓度减小。不同温度光照水平处理番茄胞间CO2浓度在开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差异呈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生理性缺铁对库尔勒香梨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生理性缺铁对库尔勒香梨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和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库尔勒香梨在缺铁状态下不同发育期的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与正常叶相比,缺铁黄化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均极显著降低(P <0.01),叶片上表皮与下表皮厚度均极显著增加(P <0.01).缺铁黄化叶片维管束细胞排列凌乱,导管严重变形,口径变小,生长后期表现更为突出.黄化叶片叶肉栅栏细胞中叶绿体变形且明显变小,片层系统不能堆垛形成基粒而使基粒片层大部分消失;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松散,细胞内结构解体,甚至整个细胞空泡化.研究认为,香梨叶片外部表现黄化症状是由叶片内部及组织结构变化控制的,对比缺铁导致的标志性显微结构异常以及亚显微结构中特定细胞器的损伤,可以初步区分不同缺素或多重缺素对香梨叶片解剖结构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缺素症状 1、缺铁症状。作物缺铁时,叶绿素遭破坏,叶片失绿。初时嫩叶叶肉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以后叶片变自,尤其是新叶。严重时,新梢顶端枯死。石灰性土壤、盐碱地、大量施用磷肥的土壤易发生缺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