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对于建立现代化农业及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生物化学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本就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以适应21世纪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发展,从课程构建,教材建设,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诸方面做了探索,以期对本专业的硕士生培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夏晨 《农业展望》2022,(12):86-91
农科研究生是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力量。采用访谈与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30所农业院校2 000余名研究生和112家主营业务与“三农”相关的用人单位开展调查分析,通过与工学、理学、管理学在读研究生分组对照进行比较发现,农科研究生在人文艺术、创新能力、科研产出、心理素质、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评价均值得分较低;相比工学、理学、管理学研究生,用人单位最不满意农科研究生的五项素质项目分别是人文艺术知识与技能、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英语水平、国际化视野、自信心。在分析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现状以及用人单位对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宏观层面、“三农”行业人才需求层面、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农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农业院校研究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多方面的贡献。本文以兽医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例,从实践能力全新概念的引入,结合都市型农业背景、导师团队建设和产学研联合办学3个角度阐释兽医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契机、新模式、新方法,为农业院校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是学校科研的生力军,也是经济建设的直接参加者,因此,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以及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研究生适应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作者从北京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北京农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水平提出了个人的想法,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与创业情况,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多数对就业前景不太看好,但农科类研究生对就业前景较社科类研究生看好;大多数研究生认为"自身能力与经验、技术不足"是就业面临的最大障碍;研究生在校期间最想获得的就业指导项目是就业信息指导,其他依次为就业心理辅导,创业辅导,职业知识指导,择业方法与技巧指导等;研究生对创业并不是非常看好,原因可能是我国政府及学校在研究生创业方面引导、支持力度还不够,研究生自身能力和风险承受力有限等等。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就业和创业,研究生自身需要提高能力和素质,校企需要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政府需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农业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尽快转变角色服务社会,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云南农业大学利用社会服务项目"3+3"县校联合行动为平台,培养青年教师为例,针对青年教师特点,探讨农科院校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人文素养的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会调查的操作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调查是当前农业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研究农村社会调查的科学程序对于促进社会调查的有序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阐明了农村社会调查流程的七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对于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的作用,并提出应该注意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以期对科学有效利用农村社会调查工具,全面提升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综合素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信息时代农业院校图书馆员应有的信息服务和农业院校图书馆员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指出提高整体信息素质是农业院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院校相继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但由于农业院校自身存在教育理念单一、学生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农业院校在全面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十多年后仍然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不高。为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研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自我效能感分别影响研究生在科研及就业方面的自我认可程度,进而影响其在科研和就业活动中的表现。经对沈阳农业大学300名硕士研究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农科研究生在科研和就业自我效能感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农科女研究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学科女研究生之间显著均不差异。基于此分析,建议社会消除对农业院校学生的偏见;高校正确引导农科女研究生在科研和就业方面树立信心;农科女研究生自身要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农业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预期的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心态、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意向以及就业指导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就业预期,从国家和社会角度、学校角度和学生自身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大任务,农科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高等农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农科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为例,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类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路径,以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农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机制,并在高等农业院校进行推广与应用,全面提升农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地方农业院校的新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三农"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将在三个方面推动地方农业院校实现新变革: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新实践,要求地方农业院校运用系统思维思考服务模式,整合校内外学科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整体性支撑;二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相辅相成,需要地方农业院校从"服务三农"提升为"服务人民营养与健康";三是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新型复合型人才支撑,将推动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保障体系新变革。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需求,地方农业院校在学科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地方农业院校已经开始推动自身在这三个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孟成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38-240
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科类高校研究生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知识与素质等方面显现出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些新问题,从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角度,对如何促进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协调与统一,进而提升农科类研究生教育水平进行了探析,对新形势下的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一直处于农业院校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地位。面向"十三五",在迈向"双一流"的进程中,农业院校需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勇于实践,积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破除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创业力体现于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农业院校研究生核心创业力是以综合素养、创造与创新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是创业者内在潜质和素养,需要教育与引导,需要培养和激励,需要实践和锻炼,需要制度与文化环境,需要政策和资金支持。研究提出转变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学研商一体化创业基地、完善创业心理品质训练、构建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五大途径创新,实现农科院校研究生创业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调查是提升地方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调查的作用,对农村社会调查在不同课程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并运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农村社会调查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应用能力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2.5%的学生赞同农村社会调查是一项提高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生源结构、层次,知识和能力结构特点以及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分析,寻找与国家综合大学及重点农业院校之间的差异,进而探讨提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部分高等农业院校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现象,提出为了生存,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并建立科学实用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其主要因素是西部地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迟缓,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业院校应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农科大学生应勤练内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