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的多糖含量。[方法]研究确定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测定3批芝芪菌质的多糖含量。[结果]当加入6 ml、0.05%的硫酸蒽酮溶液,在水浴中加热20 min,冷却20 min时芝芪菌质中多糖含量测定条件最优。[结论]3批芝芪菌质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991 3%。  相似文献   

2.
陈玉胜  阮鸣  张李阳  饶玉鹏  孙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10-1311,1313
[目的]对芝芪菌质的不同发酵配方进行筛选,并且对芝芪菌质中总皂苷和粗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从而为制定质量标准做前期准备。[方法]芝芪菌质的水提醇沉的浓缩液用正丁醇萃取出总皂苷;滤渣用于测定粗多糖;依照05版药典规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芝芪菌质中总皂苷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芝芪菌质中总皂苷和粗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43 3%和1.161 6%。[结论]含2.5%黄芪药材的芝芪菌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3.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的多糖含量。研究确定了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多糖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并测定了3批芝芪菌质的多糖含量。研究得出,当加入6.0 ml、0.050%的硫酸蒽酮溶液,在水浴中加热20 min,冷却20 min时,芝芪菌质中多糖含量测定条件最优;3批芝芪菌质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991 3%。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提、醇沉、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芝芪菌质多糖,并对各纯化多糖成分进行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测定。用DEAE-3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4种纯化的芝芪菌质多糖GAP-1、GAP-2、GAP-3、GAP-4。4种纯化的芝芪菌质多糖均有一定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适宜浓度的GAP-3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最好。芝芪菌质纯化多糖对GAP-3K562、SMMC-7721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有一定的抗肿瘤药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芝芪菌质对日本沼虾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将日本沼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约45尾,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芝芪菌质,饲养35 d后测定日本沼虾生长情况和血清溶菌酶、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芝芪菌质的试验组日本沼虾的血清溶菌酶、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增高。[结论]饲喂适量的芝芪菌质能促进日本沼虾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相似文献   

6.
芝芪菌质多糖对AA肉鸡生长、免疫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A肉鸡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1~3组,试验1~3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芝芪菌质多糖0.56、1.12和2.24 g.kg-1,研究芝芪菌质多糖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抗体水平和α-干扰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2、3组全期平均增重和料肉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在结合疫苗使用的情况下,35日龄新城疫抗体滴度试验1~3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3.0%、25.6%和15.4%;42日龄抗体滴度试验3组比对照组提高28.6%。血清α-干扰素含量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芝芪菌质多糖能改善肉色和降低失水率。由此可见,芝芪菌质多糖能促进肉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有效提高肉鸡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工艺下芝芪菌质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验证芝芪菌质的最佳发酵工艺。[方法]对不同发酵天数下芝芪菌质的有效成分多糖、蛋白质及总皂苷进行动态变化研究,绘制动态变化曲线。[结果]第20~25天是发生次生代谢最旺盛的时候。[结论]结合动物免疫学试验结果,确定第20~25天为发酵终点。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  段亮亮  江平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97-10699,1072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性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和甘草组成中药复方,制备成中药复方流浸膏并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药液;测定中药复方对鸡成纤维细胞(CEF)最大无毒浓度,并测定NDV在CEF上半数感染力(TCID50);设中药复方不同浓度组,正常细胞和NDV感染细胞对照组,采用3种不同的作用方式作用于各组以检测中药复方抗NDV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OD值,以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结果]中药复方对CEF的最大无毒浓度为2-6g/ml,NDV对CEF的TCID50为10-7.3;第①种作用方式中药复方的最小有效浓度是2-10g/ml,第②种作用方式为2-8g/ml,第③种作用方式为2-7g/ml。[结论]第①种作用方式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强,第②种作用方式次之,第③种对病毒的灭杀作用最弱。表明中药复方不仅具有细胞外直接杀灭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抑制病毒吸附、穿入、复制和成熟的某一环节,为研究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方酸制剂体外抗新城疫病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丙严  吴桂银  陈长春  丁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63-14464
[目的]探讨复方酸制剂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为研制新型抗NDV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法,观察细胞病变(CPE),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病毒抑制率,评价复方酸制剂的体外抗NDV作用。[结果]随着复方酸制剂浓度的增加,CPE逐渐减弱,病毒抑制率明显升高,当浓度为1.0mg/ml时,病毒抑制率可达70.04%。[结论]复方酸制剂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抑制NDV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戴建华  乔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59-21060
[目的]探讨红景天多糖(Rhodiola sachalinensis polysaccaride,RSP)体外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ru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 Embryo Fibroblast,CEF)活性,为筛选抗IBDV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RSP对IBDV感染CEF的抑制作用。[结果]RSP抑制IBDV感染CEF的半数抑制浓度(50%concentration of inhibition,IC50)为0.38 mg/ml,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ex,TI)为4.34。[结论]红景天多糖体外有较显著的抑制IBDV感染CEF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中草药叶下珠中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为开发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新药提供条件。[方法]分别用75%乙醇(E)和纯净水(PF)煎煮叶下珠全草,再分别以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正丁醇(BU)萃取其活性成分。将萃取物分别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观察其对NDV病变的抑制作用;分别接种鸡胚,观察其对NDV血凝效价的影响;分别接种鸡,统计鸡群的死亡率,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E-PE、E-BU组萃取物均能明显抑制NDV在CEF细胞上的病变和显著抑制NDV在鸡胚内的增殖(P〈0.05),以E-BU较好;E-PE、E-BU组的鸡只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以E-PE组保护率较高。[结论]叶下珠水提取物效果较差;醇提取物E-PE组和E-BU组能有效抑制NDV病毒病变及其在鸡胚内增殖,对NDV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赵芳  郭瑜萍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42-1743
[目的]探讨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利用氢离子将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定量置换而形成去镁叶绿素,置换出来的镁离子注入高锰酸钾与鲁米诺混合液时发生后化学发光反应,利用这种耦合反应,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间接测定叶绿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8.0×10-8~8.0×10-5 g/ml的镁(Ⅱ),检出限达3.3×10-8 g/ml的镁(Ⅱ),对浓度为8.0×10-7g/ml的镁(Ⅱ)连续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结论]首次提出用化学发光测定叶绿素释放出的镁离子而间接测定叶绿素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无需叶绿素标准物质,且分析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植物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存放期内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活菌平板计数法,测定存放0、1、2、3、4、5、6、7、8、9、10、20、30、40、50、60 d的自制微生态制剂的菌群活性,对保存6个月的微生态制剂进行活化处理并比较效果。[结果]自制微生态制剂存放10 d内随着天数的增加,菌落总数先增加后减少,可稳定在2.25×1010个/ml水平,存放30 d时菌落总数为1.98×1010个/ml,降低了12%,60 d时为8×108个/ml,但不影响应用效果。5‰的红糖水活化处理后的微生态制剂菌落总量达7.4×107个/ml,比未经活化的提高了23%,提高了利用效果。[结论]保质期内的微生态制剂活菌数量相对稳定,存放期在10 d内的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构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构树叶的水、75%乙醇和50%丙酮提取物及不同给药方式对NDV、IBDV、ILTV和IBV等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的影响,探讨构树叶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乙醇和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ND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TV和IB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但对IBDV诱导的CEF细胞病变无影响。经丙酮提取物预处理的CEF细胞对NDV或ILTV感染的抵抗力呈上升趋势。[结论]构树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和粘附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取和纯化白术多糖,并探讨多糖中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醇沉分级、脱蛋白和Sephadex G-75制备柱从中药白术中提取分离得到cPAM、zPAM和PAM 3种多糖,并对这3种多糖进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3种白术多糖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5μg/ml的zPA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为5和10μg/ml的PAM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白术多糖的纯化程度与脾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关系;纯化程度高的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白术粗多糖中的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