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鲷全人工繁育及其增殖放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鲷属,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及日本、朝鲜等国的近海。黑烟生长迅速,适温、适盐性广,并具有移动范围小的特点。黑鳃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其人工增殖放流的适合性,即既可满足生态要求,又可产生社会效益。本所黑钢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生产性突破,为放流工作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我所开展的黑闲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始于1986年,并一直延续至今。历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放流工作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自然海区黑绍捕捞量的增加就是这一举措正确性的有力例证。现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厦门文昌鱼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2005至2006年,我们采用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us)和绿鳃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杂交子一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不育性,现将人工规模繁育杂交太阳鱼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4年以来,长江葛洲坝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共向长江放流仔幼中华鲟77万多尾,增殖了中华鲟资源。1988年3月中旬,来自全国的20多名专家教授在听阅了5万多字的技术论文,观看了人工繁殖、放流中华鲟的电视片、图片和培育的幼鱼,实地察看了各种设施以后,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1802)人工繁育在日照沿海试验成功.近年来,经过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研攻关,突破了稚贝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2011年共获受精卵约3亿粒,孵化D型幼虫2.3亿余粒,孵化率近77%.育成壳长3~9 mm以上西施舌苗900余万粒,圆满完成了日照近海海区西施舌的省级增殖放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刘勇 《水利渔业》1988,(4):20-25
本文回顾了鲟鱼人工增殖技术研究的历史,并着重概述了近几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本文还介绍了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生产的工艺流程,同时,提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戈牙、黄腊丁等,在陕西黄河、长江流域段都有生存,为陕西常见的底栖小型凶猛经济鱼类。黄颡鱼以其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陕西还没有规模化繁养殖。2013年5月,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黄颡鱼选育繁殖技术研究"项目组与汉中市汉台区黄颡鱼良种场合作,首次在陕西省进行黄颡鱼的人工催产与孵化探索性试验,产卵  相似文献   

8.
2004年至2006年,本项目均选用我所逐年从夏威夷引进的南美白对虾SPF原种亲本培育的子一代作为亲虾。其子一代亲虾经过10个月左右精心饲养并严格筛选,规格达到雌虾43克/只,雄虾38克/只以上,经过多次选育和检测,  相似文献   

9.
《现代渔业信息》2010,(10):30-30,35
受天津市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委托,天津市水产局于2010年8月12日组织专家组,对天津水产研究所主持的"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项目进行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中旬,受天津市农委项目办委托,天津市水产局组织专家组对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和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金乌贼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术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天津市水产局钱品席局长、刘金全副局长、王永生副处长、市农委项目办韩志慧、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孙志景所长、傅志茹副所长、天津市渔政处马维林处长等参加了验收。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2019,(1):13-13
<正>2018年11月底,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庙滩镇的湖北五合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华鲟繁育基地成功实现人工养殖子一代中华鲟的人工繁育,获得一批子二代幼苗。这也是该物种首次在鄂西北实现人工繁育。此前,湖北省荆州、宜昌已实现人工繁育中华鲟。农业农村部调查数据显示,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已由20世纪70年代1万余尾,减至目前不足100尾。人工增殖放流可使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有所增长,促进中华鲟的有效保护。湖北五合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中华鲟繁育基地,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规划设计,属于中华鲟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渔业信息》2009,(1):29-29
本刊讯: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3.
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2014,(4):35-35
<正>2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银鲳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历时近10年的时间,在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我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下:阐明了银鲳亲鱼性腺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细胞学特征、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及关键营养素的需求,描述了鲳鱼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受精生物学过程,丰富了银鲳繁殖生物学研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近海鲳属鱼类(银鲳、灰鲳、翎鲳、中国鲳、珍鲳)的种质资源特性,为我国鲳属鱼类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亲本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确立了银鲳及灰鲳  相似文献   

14.
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自选科研项目《热带观赏鱼——红小丑(Amphiprion frenatus)和双带小丑(Amphiprion clarke)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于5月18日通过了由海南大学、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琼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民建三亚市委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15.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舟山海域有部分分布,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畅销,是网箱养殖推广和海洋增殖放流的本地优良品种。为了解决黄鳍鲷苗种的供应问题,浙江省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  相似文献   

16.
由深圳市东部海岸水产有限公司杨小立高级工程师、张栋国副研究员承担曲“军曹鱼人工繁育规模化生产技术”项目,于6月15日由深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授权深圳市中衡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主持该项目的成果鉴定;参加鉴定的有深圳市农科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水科院南海水产所、华南师大等的专家,专家组到现场检查并听取了课题组的技术报告、审阅了技术资料、通过了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7.
西施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是一种个体大、贝壳薄,味道鲜美的海产双壳贝类。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采捕,西施舌的自然资源严重衰退,产量逐年下降,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对西施舌苗种繁育技术进行立项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经3年研究攻关,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09,(7):18-18
近日,在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组织指导下,日照市水产研究所成功举行了“日照市首次海蜇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将1000余万只优质健康的海蜇苗放流在石臼湾海域。这是日照市历史上首次进行人工海蜇增殖放流活动。至此,日照市人工增殖放流水产品种已增加至11个。  相似文献   

19.
胭脂鱼,又称火烧鳊、燕雀鱼,属鲤形目、胭脂鱼科、胭脂鱼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其自然分布主要在长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为探索胭脂鱼的资源增殖保护及人工繁育技术,我们于2004~2005年开展胭脂鱼子一代苗种培育与人工放流试验。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培育池的条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以来,微山县付村水产苗种繁育场每年都进行团头鲂的人工繁殖,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的苗种繁育技术。2006年,该场分2批次催产亲鱼200余组,产卵率达到90%,受精率在90%左右,孵化率达80%以上,共繁育水花鱼苗2600余万尾,培育乌仔、夏花等团头鲂鱼种2000多万尾。现将该场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