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福建省云霄县2004-2013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三化螟灯下诱集数量、田间残留量及发生为害程度总体属轻发生趋势。由于当地晚稻收割后大面积开发冬种生产,恶化了三化螟赖以生存发育繁衍的越冬场所,使三化螟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化螟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特点的试验和观察,并结合湖北省三化螟实际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和为害程度主要受到年度间的气候、栽培制度、品种、越冬作物、防治水平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因子间(在生物学上)相协调时,可造成三化螟大发生和严重为害;因子间不相协调时,则维持在一般水平或轻度发生;当因子间作用特别突出时,就会成为当年三化螟种群数量上升或下降的主导因子。掌  相似文献   

3.
分析水稻三化螟在晋江市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顺昌县近年水稻三化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顺昌县近几年来水稻三化螟发生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与耕作制度改变、种植品种多样化和优质化、暖冬气候等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春耕溶田、合理布局水稻种植结构、加强测报、抓住关键时期、选择高效药剂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县水稻三代三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为26.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3.7%,其中白穗率在10%以下的面积有17.5万亩;10~50%的面积有8.4万亩;50%以上的面积有0.6万亩.估计全县损失稻谷1374.9万kg,是本县近50年以来为害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三化螟是泗洪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扩粳压籼,粳稻面积不断扩大,加之当地气候条件、栽培等因素的适宜,三化螟发生逐年加重.2000年大发生,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少见.现就其发生特点和原因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9.
10.
水稻轻型栽培地区三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法国提出干浸膏指标是含24%的银杏黄酮糖甙和6%的银杏萜类物质,仅明示了萜类总量;1998年时提出含黄酮糖甙24%,萜类6%,其中银杏内酯3.1%,白果内酯2.9%,进一步突出了萜类主要成分银杏内酯与白果内酯间的比例与含量,使我国的干浸膏及其制剂难以达标.因此,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如突破现有"乙醇热提"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提取设备及关键技术,加大创新力度,尽快和国际动态质量标准及规范接轨,以增强产品竞争能力[6].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显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越冬代虫量基数、播期、种植方式及品种自身抗性有一定的关系。灰飞虱越冬代虫量基数与冬季的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27~*);在5月1日至6月10日,播期越早,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相对越重,与播期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y=43.614e~(-0.867x),R~2=0.9918~(**));直播稻的发病率要高于移栽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480克/升毒死蜱乳油对水稻三化暝有较好的防治效果,80克/667m2、65克/667m2、50克/667m23个剂量防效分别达到86.78%、86.77%、83.36%;防治秧田枯心苗于三化暝卵孵化高峰期施药效果最佳;同时使用480克/升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以每667m250~65克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持续大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推广杂交水稻以来,水稻二化螟为害加剧,发生代次多,发育进度不整齐,世代重叠,损失逐年加重。为此,探讨了二化螟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对口化学农药防治为重点,以及生物、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系统观测区不同年份中稻种植面积及第三代二化螟成虫发生量、幼虫发生量,比较纯双季稻年份和中、晚稻混栽年份第三代二化螟的成虫高峰的差异,分析了第三代二化螟发生量与中稻面积的相关性,揭示出第三代二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压减中稻面积、适时防治及选用高效药剂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虫溃啶对三化螟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为3.35mg/L,均高于对照药剂三唑磷和杀虫单,对二代,三代三代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生产应用时,防治二代三化螟适宜用量为60-80ml/667m^2,三代三化螟为80-100ml/667m^2,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10~2016年崇明区稻飞虱发生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年中白背飞虱发生量最多,灰飞虱次之,褐飞虱最少。白背飞虱发生量年度差异大,以三(1)代发生最多。灰飞虱以三(1)、四(2)、五(3)代为主要危害代,自2011年开始,灰飞虱发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年褐飞虱发生量明显低于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各年度间发生量差异不大,以六(4)代发生最多,三(1)代最少。  相似文献   

17.
对防治三化螟的药剂种类及使用浓度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5%氟虫腈SC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最好,并且药效期长,保穗效果好.其次是20%阿维·唑磷.药后7 d,5%氟虫腈SC 667m2用30ml、40ml的防治效果达92.2%和96.8%,药后20d的保穗效果分别为93.9%和97.4%,显著高于目前常用的三唑磷、敌百虫和杀虫双.  相似文献   

18.
汉中稻区稻螟主要以二、三化螟为主.国内对二、三化螟全代起点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未见报道.为探讨汉中地理种的起点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提高稻螟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我们对安康市有代表性的灯下螟虫发生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了二、三化螟全代起点发育温度,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可推出两害虫的发生型.  相似文献   

19.
就锐劲特防治早稻一代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地域应用锐劲特防治早稻一代二化螟的杀虫效粜均在94.8%以上,21d的保苗效果最高可达100%,防效稳定,并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率可达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