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2.
冬枣苗木工厂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枣一年生半木质化嫩枝,剪取带有芽6~8cm长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茎段芽诱导、试管苗继代培养增殖、诱导生根等培养基筛选试验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茎段芽诱导以MS附加较高浓度的生长素IAA 0.5 mg/L+NAA(1.0~1)m/L;增殖培养基以MS+NAA 0.1+BA(2~4)mg/L;诱导生根培养基以l/2MS+IBA 0.6 mg/L+NAA 0.15 mg/L+蔗糖20g/L+琼脂6 g/L为最佳培养基.结合技术应用,总结出冬枣组培快繁生产技术管理程序,使继代培养增殖倍数达到3.6~4.2,诱导生根率达到93%,移栽成活率达到92.4%.入圃苗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枣四倍体在离体条件下的表现,以四倍体冬枣和酸枣组培苗为试材,建立了冬枣和酸枣四倍体的组培快繁体系,并与其二倍体组培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冬枣的最适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BA 3.5mg/L+IBA 0.2~0.6 mg/L和1/2MS+IBA 2.0 mg/L,增殖系数3.2,生根率100%;四倍体酸枣的最适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BA 2.5 mg/L+IBA 0.2~0.6 mg/L和1/2MS+IBA 1.0 mg/L,增殖系数3.6,生根率100%。经比较,冬枣和酸枣四倍体的增殖能力、生根能力和抗玻璃化能力均强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5.
讨论了以牛至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在增殖培养基的筛选过程中发现 ,以茎尖为外植体时 ,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中加入BA 2 .0mg·L-1,IBA 0 .0 2mg·L-1,增殖倍数最高可达 5 .5 4 ;而茎段的增殖倍数较小为 2 .83。在生根培养基的筛选中发现 ,牛至在不含激素的 1/ 2MS、MS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 96 %~10 0 % ,但获得根较细 ,侧根少 ,移栽不易成活 ,加入激素后 ,生根数量增多 ,同时侧根数量明显增加 ,试验数据表明NAA ,IBA ,IAA 3种激素均可提高生根数量 ,浓度以 0 .5~ 1.0mg·L-1较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紫萼(Hosta ventricosa)的幼嫩花序为起始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方法。结果表明:2%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4 min为最佳灭菌方式;最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 mg·L-1+NAA 0.2 mg·L-1。将诱导的健康芽转至6-BA 4 mg·L-1、NAA 0.5 mg·L-1和2,4-D 0.25 mg·L-1的增殖培养基中,伸长倍率为3.5,增殖倍率为3.9。将健康不定芽转至生根培养基,以1/2 MS+ABT 0.5 mg·L-1为佳,在此培养基上可形成粗壮健康的白色根,长度2~9 cm,数量4~6根。将完整植株转移至园土∶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1∶3∶1的基质中炼苗2个月,成活率达97%以上,可地栽。 相似文献
7.
穿龙薯蓣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可用来提取薯蓣皂甙 ,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试验首次使穿龙薯蓣组培成功。试验结果表明 ,带芽茎段、带芽根茎和茎尖以定芽成苗方式诱导成苗 ,带花蕾原基的花序轴以叶丛—不定芽方式诱导成苗。穿龙薯蓣的组培扩繁倍数与继代次数密切相关 ,一株继代苗理论年增殖数可达53万株。最佳扩繁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 BA3mg·L-1 NAA0.3mg·L-1 及MS NAA1.0mg·L-1。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建立彩叶草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绯巫彩叶草的茎段为外植体,对彩叶草增殖、生根及组培苗移栽的最适培养基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绯巫彩叶草芽苗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1.50mg/L+NAA0.05mg/L+水解酪蛋白0.40g/L+蔗糖30.0g/L,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达100.0%,增殖倍数达8.65;生根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10~0.50mg/L,生根率达100.0%,平均不定根根数达12.95~17.88条;生根培养基中用白糖代替蔗糖作碳源的外植体生根率达100.00%,根多而长,植株生长良好;试管苗移栽到腐叶土中成活率为92.86%。[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彩叶草大规模工厂化育苗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兔眼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方法]以蓝莓品种的幼嫩茎段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品种对茎段诱导效果及不同培养基及激素组合对灿烂继代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并开展瓶外驯化生根试验。[结果]4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蓝莓茎段最佳取材时期,萌芽率为62.2%;灿烂品种在改良WPM+2.0 mg/L ZT+0.05 mg/L IBA+30 g/L蔗糖+6.5 g/L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茎段增殖率可达3.21;继代40~50 d的茎段用1 000 mg/L ABT快速浸蘸处理后扦插于装有苔癣的穴盘上,生根率达85.33%;生根组培苗在草炭∶园土∶珍珠岩=2∶1∶0.5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85.67%。[结论]为蓝莓的南方适栽品种的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 0.2 mg/L、NAA 0.5 mg/L和PVP 2.0 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 0.4mg/L+NAA0.2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 0.4 mg/L+NAA0.2 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4.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游离单糖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很低;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在枣果发育前期逐渐增加,临近白熟期达最高值,随果实着色成熟又有所下降;枣果游离单糖中的酮糖只有果糖,醛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各约占50%,另有少量的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15.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6.
17.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枣树,并且逐年加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经多年多地试验,查明此病的症状、危害及病原菌。结果显示: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河北、山东、天津的产区普遍发生,以河北泊头市发病最重。该病在枣果进入白熟期(8月20日左右)开始发病,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近圆形软腐病斑。1998—2000年3年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26.9。依据柯赫氏法则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有性阶段鉴定为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Schw.)),无性世代鉴定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经黑光灯诱导后,囊孢壳菌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可形成子座与分生孢子器。有性世代的子囊壳与子囊孢子只发现于越冬后的病枣果中。 相似文献
18.
19.
滨州市冬枣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滨州市冬枣产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冬枣在区位、技术、品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农户素质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面临市场混乱和食品安全的威胁.应抓住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和政策倾斜的机会。提出了促进冬枣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冬枣产业化组织,促进冬枣协会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推进冬枣商品化处理和贮运技术;深化滨州沾化冬枣的品牌保护,实现滨州沾化冬枣绿色、休闲产业之路,最终实现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摘 要:本研究采用改良的GC-ECD测定方法,在冬枣采收前30天,对冬枣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百菌清、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进行农药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喷药浓度对冬枣3种农药的残留量影响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水平,残留量均表现为上限浓度﹥下限浓度﹥CK;随着采样间隔时间的延长,每种农药在冬枣上的残留量均逐渐减少,不同的农药变化趋势不同;洗涤剂对百菌清和氰戊菊酯的清洗效果较好,自来水洗涤对氯氰菊酯的去除效果较好。上述结果可为冬枣的无公害果品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