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对瞬态瑞利波法测试技术的探讨,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该法在检测粉喷桩加固处理水闸软土地基效果中的应用。检测实践表明,该法是检测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水闸施工过程中结构整体下沉问题,根据软土地基上水闸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资料,推算出软土的固结系数,并合理预估剩余沉降量。根据产生沉降的过程,提出常规计算分级加荷下的软土固结沉降过程改进方法,取得与实测资料一致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滨海软土地基上水闸围堰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砂被+排水板"改进堆载预压法的设计、施工、检测过程和实施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围堰的稳定性并加快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4.
地基变形模量可以采用现场试验、查表、压缩模量转换等多种方法确定,对软土复合弹性地基的地基变形模量的确定方法进行探讨,以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考虑软土处理方法、材料特性而建立的权重法计算模式是合适的。从而为软土地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上的结构内力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闸基础的受力计算理论上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水闸基础设计中常见且较难处理的水闸基础类型与地基特性的相关关系,采用链杆法求解弹性地基梁的通用程序,进行了大量计算,通过分析讨论,取得的结果可应用到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6.
实际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常常会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软土地基最主要特征是含水量很大,而且土质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孔隙。此外,由于软土地基的土层比较松软而且强度小,稳定性不够好,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后再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深入的阐述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希望能给今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粉细砂地基的水工建筑基础处理新技术李传铎,熊义辉(江苏省水利厅南京210029)水闸规范规定闸基水平防渗长度初凝时采用渗径系数法确定,渗径系数C粉砂地基为9~13,细砂地基为7~9。我省农田水利配套建筑物中水闸一般挡水高度2~3m,净宽2~6m,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地基处理中,水泥土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利用特制的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加固软土,无需将软土取出。它制出的水泥桩造价比 钢筋混凝土桩基低70%。在充分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的现状,研究设计了新型深层搅拌机,以满足各地区施工企业对深层搅拌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马颊河属海河流域,干流节制闸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在马颊河裴庄蓄水闸的设计中,分析比较了大底板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等传统水闸基础的优缺点,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创新采用了铰接底板基础。通过将水闸底板上的垂直贯通缝改为交错搭接缝,使这种缝不传递弯矩,只传递剪力,作用相当于“铰”。铰的存在既降低了底板中的应力,从而减小了整体式底板的厚度,同时又可传递垂直荷载,增强了缝两侧底板的联系,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克服分离式平底板整体性差的缺点。这种新型的水闸结构型式,结构简单,传力明确,改善了水闸底板的受力条件,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处软土层土质差,埋藏浅、厚度大,在此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易引起地基变形的问题,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出穿堤建筑物以沉降控制来设计,并给出了沉降实测结果,用以评价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淮河入海水道堤防处软土层土质差,埋藏浅、厚度大,在此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易引起地基变形的问题,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提出穿堤建筑物以沉降控制来设计,并给出了沉降实测结果,用以评价地基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弱地基压缩性高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及在以往软弱基础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计阶段提出采用应用广泛工期短造价低的砂石垫层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在设计过程分别从软弱土的承载力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分布两条曲线的关系,以及基底附加压力及软土的容许承载压力比值三种不同方法计算砂石垫层的厚度,从而计算出砂石垫层的宽度,并且阐述了在施工阶段砂石材料的选用特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填海造地通常都涉及到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是直接决定工程能否顺利实现其建设目标的关键,也是目前地基处理中需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而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是合理进行沉降控制的前提,在对沉降计算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坝光填海工程,针对沉降分析中若干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进行相应的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土基上整体式平底板水闸设计,常用两种方法计算底板内力和应力。弹性地基梁法是常用的较为完整的方法,反力直线分布法是常用的较为简便的方法。该两法在实际工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现已被《水闸设计规范》所推荐。在这些计算方法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准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并对弹性地基梁法及反力直线分布法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混凝土防渗渠道在近十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发展作了论述。这些发展可归纳为降低造价、提高防渗性能的技术措施;断面型式和衬砌结构的发展;高流速渠道的采用;施工技术上采用小型衬砌机、喷射混凝土及塑料养护剂以及北方渠道防治冻胀技术的发展等。文末对混凝土防渗渠道技术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高陵县农民孙延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发出360°旋转多功能小型挖掘机,2004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引起海内外关注。据了解,3年前,孙延自己设计、绘图,将一台仅能旋转180°的小型挖掘机改装成全方位旋转的机子。在工地上,3台47.04kW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加固处理后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增长变化复杂的问题,基于抗剪强度摩尔包络线理论,推求了超固结淤泥质地基土任意固结度下地基土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解析计算式,并通过与现有计算理论对比分析,表明任意固结度下地基土抗剪强度指标随固结度的增加而增加,更符合浙江沿海地区淤泥质地基土实际工程经验理论;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现场试验检测对比分析,认为新推求公式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际土工试验值。  相似文献   

18.
竖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闸设计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多采用桩基。但是由于桩土作用的复杂性,要获得解析解是十分困难的。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接触面单元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接触单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桩与桩侧土体之间滑移破坏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城市进程脚步的加快让市政道路施工项目逐渐变得越来越多。然而,市政道路施工中却存在有软土地基的情况,软土地基若没有处理好,建设的道路易出现路基下沉和表面开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市政道路软土地基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以提升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文章就此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引江济汉高石碑枢纽出水闸工程地层为壤土、粘土、砂层及砂卵石,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增强地基承载力以满足设计要求是工程的重要课题。通过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短时间内很好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保证了施工质量,为出水闸建设按期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