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种植30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栽培方式包括加温温室、塑料大棚、露地,种植制度包括连作、填闲、轮作,比较不同设施和栽培制度对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连作(CK)土壤的EC值,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硝态氮含量及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温室填闲种植(S1)、大棚连作(S2)、大棚轮作(S3)和露地(S4),pH值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4处理的速效养分、铵态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S3相对于S2显著降低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氯的积累,且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除速效磷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E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相关性;细菌数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细菌、放线菌数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总之,露地种植是维持土壤质量最有效的种植方式,大棚种植的土壤质量介于露地与温室种植土壤质量之间,温室填闲、大棚轮作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温室、大棚连作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种植30 a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栽培方式包括加温温室、塑料大棚、露地,种植制度包括连作、填闲、轮作,比较不同设施和栽培制度对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连作(CK)土壤的EC值,全氮、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硝态氮含量及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温室填闲种植(S1)、大棚连作(S2)、大棚轮作(S3)和露地(S4),pH值则显著低于其他处理;S4处理的速效养分、铵态氮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S3相对于S2显著降低速效养分、铵态氮、硝态氯的积累,且显著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关分析表明:除速效磷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EC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相关性;细菌数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细菌、放线菌数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总之,露地种植是维持土壤质量最有效的种植方式,大棚种植的土壤质量介于露地与温室种植土壤质量之间,温室填闲、大棚轮作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温室、大棚连作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4.
朱金籴  焦书升  王璟 《蔬菜》2018,(11):27-32
以开封市郊区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下,露地菜田和蔬菜大棚之间的耕层土壤酸碱度以及速效养分的差异。结果表明: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pH值比2年限大棚土壤降低了0.4个单位;5年种植年限大棚土壤碱解氮含量比露地种植高42.4%;2年限大棚土壤有效磷含量比露地土壤高4.6倍;土壤速效钾含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无明显差异;5年限大棚土壤有机质比露地土壤高13.6%。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矿质氮含量及硝化强度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露地菜田土壤(0年)为对照,以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5、10、15、20年)为供试土壤,分别测定其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及硝化强度,以明确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自身速效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为不同年限设施菜田定点施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设施栽培,0~20 cm土层的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强度均高于相同种植年限20~40 cm土层,且设施种植年限越长,矿质氮的表聚特征越明显。与露地菜田相比,相同土层各设施菜田土壤的矿质氮含量均显著提高,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2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w,后同)于15年时达最大值513.45 mg·kg-1,20~40 cm土层矿质氮含量于10年时达最大值353.21 mg·kg-1。硝化强度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除种植年限为15年的设施菜田外,其余设施菜田土壤的硝化强度均高于相同土层露地菜田土壤,以10年设施菜田最大。应减少设施菜田氮肥投入,并控制其硝化强度,避免蔬菜产...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在黑土上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微生物量、硝态氮、速效养分的舍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pH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的酸碱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的微生物量及硝态氮舍量大幅度增加,速效养分的增加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来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5-195
为了保护设施蔬菜土壤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种植年限的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状况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在设施土壤中出现了大量的累积,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累积强度增大,超过10年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设施果菜类蔬菜耕层土壤养分积累与棚龄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5):45-49
为了研究寿光不同棚龄设施果菜类蔬菜耕层土壤养分积累状况,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不同棚龄的日光温室25个,用"S"型采样法,采集0~20 cm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结果表明,寿光设施栽培土壤pH值逐年降低,并与棚龄呈弱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374 58,表明寿光棚室耕层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增高,并与棚龄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20 454、0.644 182、0.574 865、0.629 884。连续种植10 a,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57%增加到3.22%,速效磷平均含量由216 mg·kg~(-1)增加到418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由448 mg·kg~(-1)增加到1 128 mg·kg~(-1)。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可能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种植 1~ 8a的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日光温室种植年限的延长 ,土壤可溶性盐、电导率、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 ,酸碱度 (pH)呈降低趋势 ,有机质含量增幅不大 ;土壤速效养分中硝态氮含量过高 ,速效磷含量也很丰富。最后提出了温室土壤培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八一镇设施大棚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对硝酸盐累积、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棚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均出现了累积,硝态氮累积较为明显,3年棚龄的大棚中叶菜类蔬菜已出现重度硝酸盐污染,茄果类蔬菜硝酸盐污染较低。  相似文献   

11.
种植年限对设施菜田土壤pH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以山东省寿光地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pH值以及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寿光地区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降幅达0.05~0.69个单位,其中尤以0~20 cm土层降幅最大,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下层土壤pH值下降明显,种植10 a后20~40 cm土层土壤pH由8.67下降至7.99。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明显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与露地小麦土壤相比分别增加了6.1%、46.4%、66.5%、125.3%。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小麦土壤,但种植年限影响不大。各土层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显著增加,1~3、4~6、7~9、≥10 a种植年限设施菜田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8.9、14.8、18.1、18.3倍,有效钾含量分别是露地小麦土壤的2.8、3.2、3.5、3.5倍。设施菜田各土层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与已有研究结果相比土壤pH值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8个县设施黄瓜主产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主要根层土壤(0~40 cm)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分析其与种植年限的关系,以期为区域设施黄瓜科学水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个地区根层土壤养分均出现过量积累现象,尤其乐亭县最为严重,硝态氮含量达278.20 mg·kg-1、有效磷含量186.10 mg·kg-1、速效钾含量734.73 mg·kg-1、pH 6.85、电导率值769.97μS·cm-1。随种植年限增加,设施黄瓜根层土壤孔隙度、团粒体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种植年限10年以上的根层土壤pH较10年前呈降低的趋势;除永清县大棚土壤有盐渍化的趋势外,其他地区土壤没有出现盐渍化。膜下沟灌使土壤趋于酸化,膜下滴灌使根层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上海市松江区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养分富集明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5棚龄时最高;设施4 a及以上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 a大棚,Ca2+、Na+、Cl-、NO3-、SO42-含量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高,6 a及以上大棚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K+、Mg2+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持续升高,HCO3-含量则呈降低趋势;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增加不断下降,呈酸化趋势,最低降至4.06,达到强酸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陇中地区长期种植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茄的日光温室土壤为对象,在番茄生长的幼苗期、始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分别采集温室土壤(0~20cm),比较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结果表明:在土壤理化性状中,非转基因番茄在整个生育期会导致土壤pH值持续下降,而转基因番茄在幼苗期会导致土壤pH值明显下降,以后会逐渐升高,最终使土壤pH值与对照值接近,结果期转基因番茄土壤pH值的相对变化量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番茄;2种番茄都导致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先增加、后降低,转基因番茄土壤水溶盐的变化量在幼苗期、始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均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番茄;2种番茄都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降低,且两者各生长阶段相对变化值差异不显著。在土壤养分中,2种番茄都导致土壤全磷、速效磷、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含量持续降低,除了转基因番茄在始花坐果期、结果期土壤全磷含量相对变化量分别显著、极显著小于非转基因番茄外,其它养分在个生长阶段的相对变化量差异均不显著。因此,该地区温室在适当调节土壤盐分含量、科学合理施肥的情况下,可适当年限地连续种植转基因番茄。  相似文献   

15.
以3个不同种植年限(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36 d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氮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矿质氮的含量,明确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和添加外源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菜田减肥、高效施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随设施菜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施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则随之减弱,种植年限为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培养期间的最大增量分别为90.77、83.66 mg·kg-1和74.03 mg·kg-1,硝化速率常数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而同一种植年限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总体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施氮量下,全部施用无机肥处理大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硝化速率常数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该研究可通过施氮量和肥料种类的变化来直接调控土壤矿质氮含量,以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6.
连续多年种植蔬菜,老菜地土壤环境劣化,病虫危害日趋严重,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作者对上海市金山区不同连作年限的老菜地进行了土壤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逐渐降低、含盐量逐渐升高,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逐渐降低、碱解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逐渐提高,细菌和放线菌含量逐渐降低、真菌含量逐渐提高。由此可见,蔬菜常年连作可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内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养分严重失衡,真菌引发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且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劣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3,(2):195-200
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和累积规律 对济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内外及不同蔬菜作物的土壤养分差异和频数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了日光温室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累积特征,并对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与种植年限进行曲线拟合,研究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电导率显著高于棚外土壤,增幅分别为135.3%、475.2%、290.1%、97.7%、188.7%,pH值较棚外土壤降低0.31;各土壤养分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解决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南京市江宁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设施内土壤pH值显著低于露地,且EC值和NO_3~--N含量显著高于露地,表明设施土壤盐渍化及酸化严重。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选择耐盐品种、改进浇水方法、合理施肥等。  相似文献   

19.
高温闷棚下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温闷棚下,不同填充物和不同灌溉量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相比,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提高土壤的pH值;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EC值;增加土壤湿度能明显降低土壤的EC值;高温闷棚下单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单施石灰氮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单施有机肥可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增加,而单施石灰氮却导致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有机肥和石灰氮复合添加能明显促进NH4+-N含量增加,增加土壤湿度使土壤NH4+-N含量增加、NO3--N含量减少;单施有机肥或石灰氮均可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者配施情况下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更大,土壤湿度越大速效磷的含量越高,土壤湿度过大则会降低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乡市牧野区冬春茬蔬菜拉秧后,即夏季敞棚休闲期,硝态氮在各土层中的残留、空间分布状况及淋失风险,试验以农田为对照,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2年、3年、16年和21年)设施菜田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各土层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均高于农田,且二者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与种植年限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