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菱别名菱角、龙角、水栗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解积暑烦热,生津健脾,和气益胃.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 菱的大田种植分直播和育苗定植两种方式.水深1.5 m以下的较浅水面,播种后较易出苗,可以直播.水深2~4 m的水面,一般直播出苗困难,即使出苗,也较迟缓,瘦弱纤细,产量较低,可以采用育苗定植.若准备提早种植或菱种不足时,也可育苗定植.  相似文献   

2.
深水菱角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菱角,又名水栗、沙角、芰实,为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菱角用途广泛,果实生食可代替水果,熟食可作菜肴和副食,加工可制成菱粉,用作糕点、冰淇淋和烹调的原料。菱的可食部分含有麦角甾四烯和β-谷甾醇,据试验具有抗癌作用。菱的茎叶可作家畜的青饲料,其叶柄也可作蔬菜食用。  相似文献   

3.
菱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生、熟食皆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栽培菱角,既可提高水域综合效益,又可丰富市场供应。菱角生产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掌握以下六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菱角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之一,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幼嫩菱角可当水果生食,菱盘是菱角的茎和叶梗,可作为特色保健蔬菜食用,鲜食或腌制均可。菱角在河塘或露地普通栽培,采收期短、上市期迟、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为此,我们通过开展大棚栽培菱角技术研究,实现了菱盘和鲜菱角春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延后管理延迟采收的长季栽培,菱盘和鲜菱角在5月中旬即可采摘上市,秋冬季可  相似文献   

5.
水田菱角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菱角,我地俗称“老菱”、“河菱”,属菱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其肉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既可作果菜,又可作粮食。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同时菱角种植具有适应性强,易栽培等特点。南方各地有利用河面种植深水河菱的习惯和经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田种菱角成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菱角栽培技术,它改变了传统河塘种菱习惯,具有省工、省力、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菱角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我镇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几户农民在小面积试种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菱角,又称芰、水栗、菱实、芰实,为菱科菱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我国南方尤其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菱角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营养丰富,每百g鲜菱肉含蛋白质3.6g、脂肪0.5g、糖类24g,并含有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和钙、磷、铁以及多种氨基酸等,被视为养生之果和秋季进补的药膳佳品。此外,菱盘可腌制  相似文献   

7.
大棚黄花苜蓿—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留种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花苜蓿—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技术,并与传统栽培模式作了比较,该模式在减轻病虫害发生、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菱角通过大棚集中育苗,可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使菱角提早上市,大大提高了菱角的经济效益,实现菱角长季栽培.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田菱大棚育苗、带果移栽、合理疏盘、流水控温、嫩菱采摘等技术研究,使菱角采摘期提早到5月中旬,比常规种植提早2~3个月;同时通过科学管理,采摘嫩菱促进菱角生殖生长,平均667m2产量达1500kg以上,比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通过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成熟期的差异形成积极互补,形成了田菱5~10月份的带果移栽长季栽培技术.该技术在浙江省示范推广,每667m2收入超过1万元,效益非常可观.其主要技术:一是采用大棚育苗,提早播种,集中育苗,有利于控制环境条件,培育壮苗并提高土地利用率,延长了菱角的生长期从而获得高产;二是带果移栽,在大棚生长至初次开花坐果时,将菱角带嫩果整株移栽至露地,此时露地气温已经回暖,菱角移栽后生长空间更大,马上进入开花结果的旺盛期;三是合理疏盘,及时摘除分蘖产生的小菱盘,防止养分分散流失,促进大菱盘持续开花坐果,同时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四是流水控温,在夏季高温时,通过流水灌溉降温,可防止菱角果实老化,提高单个果实的重量和品质;五是嫩菱采摘,在结果旺盛期,及时分批采收嫩菱,以果皮未硬化、果柄与果未明显分离为采摘标准,防止菱角老熟后脱落.大棚田菱栽培宜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洁净、高温季节水源有保证的田块,最好在水库排水渠附近.现将菱角带果移栽长季节栽培技术的苗期管理和大棚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棚菱角—草莓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设施草莓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姜堰区草莓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轮作是预防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我们采取菱角与草莓进行水旱轮作,有效解决了大棚草莓的连作障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菱角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用地方特色品种溱潼四角菱,该品种植株分枝力强,商品外形好,菱的4只角分布在两个垂直的平面上,角尖细,仓饱满。1.2整地选择近3年未种植水生植物的田块,冬季提前  相似文献   

10.
大棚金花菜—菱角水旱轮作生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早春大棚高密度菱角育苗新技术,以及与金花菜进行水旱轮作的生态栽培模式,田间病虫害显著减轻,农药施用量减少50%以上,每年每667 m2总收入增加3 6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江苏菱角大棚长季浅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兴华 《长江蔬菜》2012,(17):26-27
导读:江苏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以四角的大青菱、水红菱2个浅水菱品种为主;2月上中旬播种,提前适期培育壮苗,4月上旬移栽,大行距定植;5月下旬揭除大棚薄膜,9月下旬再盖;依气温变化合理调控大田水层,适时整理菱盘、追肥、交替用药防治病虫害,菱角可从5月采收至11月,667m2产量2000~2 500 kg,产值逾1.5万元,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茶树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施栽培茶树是保护茶树安全度过不利自然条件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设施环境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时就茶树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无花果,又可以称其为文仙果、奶浆果,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较为珍贵的水果。本文主要就其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设施西葫芦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等 《西北园艺》2014,(3):12-13
<正>1茬口安排温室秋冬茬7月中旬营养钵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9月中下旬采收,12月上旬拉秧。早春茬12月上中旬在温室用电热线育苗,来年1月中旬定植,2月下旬采收上市,6月上旬拉秧。大棚春提前茬3月中下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7月中下旬拉秧。  相似文献   

15.
梨树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梨树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一般可提前1个月左右成熟,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梨树设施栽培要求技术较高,只有采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早熟丰产和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6.
1.设施的建造,油桃是喜光的树种.应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土层厚1m以上、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性能好、pH值4.5~7.5的砂质田块建造.2 品种选择应选择高产、优质、自然休眠期短、抗逆性强、坐果率高的油桃品种;适宜当地栽植的品种有丽春、超红珠、极早518、99-1、中油12.  相似文献   

17.
1 大棚结构选土壤肥沃背风向阳处冬暖式东西方向的大棚 ,选用杨木或刺槐作立架 ,竹木做拱形骨干架 ,立架间距 2 .5m,棚高 2 .5m,宽 1 2 m、长 80 m,覆盖材料为无滴膜和厚 4cm的草帘子等。大棚两端设 80 cm作业门。2 栽培技术要点2 .1 深翻整地施肥 选土壤疏松、排灌良好的地块 ,深翻 50~ 60 cm,每 667m2施入腐熟圈肥50 0 0 kg、过磷酸钙 1 50 kg、尿素 40 kg及硫酸钾40 kg,并将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 0 g和 3 %辛拌磷颗粒剂 1 0 0 0 g撒施于地面 ,然后整平并作南北方向畦 ,畦面宽 60 cm。2 .2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良种选用抗…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方气候实际,从葡萄提早、延迟和遮雨3方面阐述葡萄设施栽培的设施结构、品种选择、架式和株行距、栽植和栽后管理、温湿度和光的调控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1选苗应选择枝条粗壮、芽眼饱满、充分成熟的一级嫁接苗,枝条上无明显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完全、牢固,根系完整,无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栽植前用清水浸泡苗木8~12 h,剪去过长根系,保留10~15 cm。2栽植定植前开挖定植沟。定植沟为南北方向,植沟宽80 cm、深80 cm,沟长依棚宽确定。扣棚闷晒3 d,使棚内温度达到40℃以上,以杀灭土壤中的虫、菌。设施葡萄以春栽为宜,在夏津县4月上中旬栽植。栽植  相似文献   

20.
1品种选择选择以中早熟优质品种为好。我地为藤稔品种,平均穗重400~600g,粒重15~18g,果粒整齐,紫红色,品质优。2建园2.1整地选择南北向排灌方便的田块做栽培园。选择架式为双十字“Y”形架,行株距为2.5m×1.5m。开定植沟深、宽各60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