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美国、日本、英国对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提高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法律地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引入重要栖息地制度,完善禁猎区制度;完善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管道等线性工程会对沿途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道为案例,将途经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和栖息地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数(EI)为0.139,表明工程对评价区总体影响较轻微。其中,对栖息地影响评分为0.248,对野生动物影响评分为0.165。根据打分标准和规范可知,该项目实施对这一区域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影响,对栖息地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栖息地的占用和连通性的阻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活动。结合施工方案和现状评估得出,对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的潜在影响是暂时且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结束以及实施保护和减缓措施,这类影响会逐渐消失。建议不断优化线性工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影响,避开鸟类的迁徙期和繁殖期,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线性工程对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减小土地破碎化,同时与保护区签订相关生态补偿和日常监管协议。研究可为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南花岩溪国有林场野生动物丰富,尤其鹭科鸟类是林场的代表性动物。根据花岩溪林场野生动物组成、分布状况及栖息地特点,建议:将珍稀野生动物及鹭科鸟类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将林场划分为保护区域、保持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国有林场总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3%,对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应作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一部分。在森林经营中,应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根据关键物种的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进行区域划分,实施分区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
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 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最严重的就是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修筑交通干道,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跟着被分割、缩小,使一些野生动物种群失去了种群间进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野生动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灭绝,保护野生动物就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文章以乌兰察布市为例,阐述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业部最近制定了从根本上保护拯救我国濒危野生动物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若干个国家和省级保护工程。目前,这一规划正在积极实施中。我国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7种,二级保护动物238种,林业部门在保护、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保护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性,本文利用各种调查成果资料、监测记录、案例举证,对珍稀野生动物主要种类、分布及保护现状作了分析和研究,面对保护乏力的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太白山南坡湑水河中上游孟家沟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调查观察结果认为,孟家沟可能为新的大熊猫冬栖地,现有大熊猫1只.对粪便检测结果显示,食物全部为巴山木竹叶子.建议对黄柏塬地区的大熊猫冬季栖息地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熊猫对栖息地利用情况,同时,加强对社区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专业队伍和村民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反偷猎体系,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文摘荟萃     
英国自然保护立法英国最早由国会颁布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是在1869年通过的一部关于保护海鸟的法规。随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自然保护方面的法规。1975年的《野生动物与野生植物法》,扩大了对多种濒灭动物的保护,加强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并规定了对一些特定的稀有物种的特别保护.1981年的《野生生物与乡村法》不仅规定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同时也注意了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保护。该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农业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该法在1985年修改后,为保护特别重要的自然栖息地提供了新的措施。该修正案还引进了一些对任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太白山南坡渭水河中上游孟家沟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调查观察结果认为,孟家沟可能为新的大熊猫冬栖地,现有大熊猫1只。对粪便检测结果显示,食物全部为巴山木竹叶子。建议对黄柏塬地区的大熊猫冬季栖息地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大熊猫对栖息地利用情况。同时,加强对社区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实行社区共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专业队伍和村民业余队伍相结合的反偷猎体系,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对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概况,包括从法律、行政、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的保护措施,概述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对黑河地区黑龙江省林业厅所属林区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结合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适宜生境的森林环境条件,确定了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范围和林分类型。针对区域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现状,提出了区域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加以概述。介绍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含义及构成,分析国际社会野生动物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对野生动物旅游业可持续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必要性,以及高该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参10。  相似文献   

15.
四川若尔盖沼泽的黑颈鹤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主产我国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也是全球唯一生活于高原的鹤类,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以保护。郑作新等(1965)60年代曾对四川红原至若尔盖公路沿线的黑颈鹤数量进行过考察,张家驹等1987年曾调查若尔盖沼泽黑颈鹤的分布、数量。为制定若尔盖沼泽黑颈鹤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1991年5~6月对若尔盖沼泽的黑颈鹤资源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综合考察,现将考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是生存在自然状态下,由于物种自身原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有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是非人工饲养的各种哺乳类、鱼鸟类、爬行类等其他动物。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地球上不少动物都处于灭种的边缘,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逐渐受到威胁,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都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都非常重视,很多国家都开始颁布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的大国家。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生物多样性标准、生态安全标准及天然林保护标准及其指标。根据文献、试验及专题调研,提出生物多样性标准包括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或地段的保护、濒危物种保护、重要和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具重要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境和栖息地保护5个具体指标,以及生态安全及天然林保护各两个指标,并计算了生物多样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了鸟类栖息地现状,表明该地区鸟类栖息地严重破碎化,严重威胁着保护区内珍稀鸟类的生存,提出了封山育林扩大保护区面积等加强珍稀鸟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适宜性评价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结果 显示:赤麂"源"栖息地有13处,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中部的山地."源"栖息地空间扩散在研究区表现为从西向东扩散程度逐渐减弱,且零散分布有不易空间扩散区域,主要为陡坡或高海拔的林地.划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的赤麂保护格局作为研究区生物安全格局,其中低安全格局的面积为5862.73 hm2,中安全格局的面积为6913.28 hm2,高安全格局的面积为7900.73 hm2.  相似文献   

20.
徐红波 《国土绿化》2014,(11):50-50
为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时打击和遏制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11月2日起,国家林业局派出5个野生动物保护督导组,赴华北、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的重点区域和案件多发省份,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巡查督导。督导组将在相关省份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抽查野外栖息地巡护看守情况;区域内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利用场所清理整顿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以及非法运输案件多发线路的执法检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