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竹生物量优化模型建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绿竹分布范围内设置样地142块,采伐标准竹368株,调查标准竹各器官的生物量;应用回归分析法,找出绿竹生物量与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选择教学模型Y=aDb建立了绿竹生物量估测模型,并运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模型参数a、b进行优化,得优化生物位模型;W=0.203890D2.224536,R=0.998,F=156,提高了估测精高,可做为绿竹分布区内生物量测算.  相似文献   

2.
绿竹(Sinocalamus oldhami Meclure)又名箓竹(广西)、毛绿竹、坭竹、石竹(广东)、乌药竹、效脚绿(台湾),是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笋用竹种,也是一种高产的用材竹种。因绿竹在我省,特别是在浙南很有发展前途,笔者结合“七·五”课题工作,调查了我省绿竹集中产区、分布区及近年的新引种区。现将材料整理成这篇拙作,  相似文献   

3.
绿竹(Denderocalamopsis oldhami)为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因其所产的笋形似马蹄,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笋用丛生竹.  相似文献   

4.
雅安地区引种撑篙竹×绿竹3号,经两年试验表明,撑绿竹在海拔1000米以下,生长正常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比当地慈竹产量高,是优良的纸浆用竹,可以适度推广,对其稳定性、丰产培育措施有待深入研究。1引种竹生物学特性撑篙竹×大绿竹,共有3、6、8、30号4...  相似文献   

5.
撑绿竹竹腔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丛生竹竹腔壁具有吸收功能,以撑绿竹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进行竹腔施肥,探索丛生竹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1.0%的磷酸二氢钾能提早出笋7d左右;分别施用0.5%、1.0%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明显增加撑绿竹出笋数量,0.5%、1.0%的尿素以及0.5%的磷酸二氢钾对撑绿竹胸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截顶留母竹高度 (节数 )、秆基芽眼处理和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 (含 6 -苄基嘌呤(BA) 萘乙酸 (NAA)的 MS培养液 )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分别对绿竹、孝顺竹和青皮竹 3个丛生竹种的次生枝采萌圃的促萌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中的绿竹次生枝采萌圃的持续经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留母竹高度为 7节 ,损伤母竹秆基全部芽眼 ,并从 4月中旬开始 ,根据竹种配合施用 5次剂量均为 1L·丛 -1的 BA NAA不同质量浓度的 MS营养液 ,即绿竹每升含 2 mg BA 1mg NAA,孝顺竹每升含 10 mg BA 1mg NAA,青皮竹每升含 5mg BA 1mg NAA等技术措施 ,该 3个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 ,每年每公顷可分别获得品质好的次生枝 14 250 0枝、114 0 0 0枝和 540 0 0枝 ;(2 )对上述的绿竹次生枝采萌圃按照竹丛内密度为 3株·丛 -1,丛内结构保持 1龄竹∶ 2龄竹为 2∶ 1,留母竹高度为 7节等技术措施进行改造 ,每年每公顷可获得次生枝 16 0 50 0枝 ,比每年重新营建采萌圃的方法增产 13%左右 ,并能数年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7.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84-190
采用五点法对宜宾市分布较多的4种竹资源,硬头黄竹、撑绿竹、慈竹和绵竹不同生育期的鲜重、总鲜重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竹种总鲜重平均大小为慈竹>撑绿竹>绵竹>硬头黄竹,不同生育期鲜重平均大小为1a生竹>2a生竹>多年生竹;2)不同生育期竹鲜重与总鲜重相关程度较高,绵竹总鲜重与2a生竹鲜重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43;3)不同竹种经济效益表现为慈竹>绵竹≈硬头黄竹>撑绿竹,撑绿竹1a生阶段经济效益比例高达44.58%,多年生阶段经济效益所占比例最小为22.78%。  相似文献   

8.
丛生观赏竹组培微繁殖与诱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观赏竹马来甜龙竹、撑绿竹、花吊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青丝金竹、花孝顺竹、银丝竹、花秆小佛肚竹、金叶马来甜龙竹为材料进行了丛生芽增殖生根及愈伤组织增殖分化两种再生途径的微繁殖试验,考察了多个竹种在此两种培养途径下诱导、增殖、生根(分化)、褐化、变异的情况,并进行了无菌微环境下秋水仙素芽诱变试验。试验表明,各竹种芽增殖及生根能力有显著差别,受到竹种竹叶、竹秆颜色的一定影响。叶、秆均较绿色的撑绿竹、马来甜龙竹、花吊丝竹芽增殖及生根能力较强,撑绿竹芽月增殖系数接近5倍,生根率达93%。所有竹种均能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大多在80%以上,撑绿竹为100%。愈伤组织普遍严重褐化,除撑绿竹褐化率26.7%,花吊丝竹76.7%外,其他竹种几乎全部褐化死亡。撑绿竹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途径获得了高效的植株再生。马来甜龙竹、撑绿竹在芽增殖中自然芽变概率约0.2‰,对撑绿竹进行秋水仙素芽诱变明显提高了变异率。马来甜龙竹的自然花叶变异植株经圃地培育形成了稳定的金色叶片变异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撑绿竹是优良的材用竹、纤维用竹、笋用竹和观赏竹,是贵州省遵义市优良的经济竹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仁怀、赤水和习水等县(市),栽植面积达1.73万公顷。近年来,撑绿竹茎腐病常常导致2年生以上撑绿竹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仁怀、赤水和习水等县(市)撑绿竹发病面积为1.16%,竹子枯死5万余株。据调查,在竹林密度大的地方或低洼地,撑绿竹茎腐病发病较严重。染病后竹杆变黑发脆,  相似文献   

10.
丛生竹的引种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0余年来的丛生竹引种、育苗和造林试验得出:丛生竹走母竹育苗,以苗繁苗、竹苗造林来扩大和发展江西省丛生竹之路是行之有效的。并筛选出了适合江西省东西部栽植的丛生竹优良品种有黄竹、坭竹,青皮竹、绿竹、梁山慈竹。赣南地区除上述竹种外,还适合栽植的有粉单竹、大头典竹、吊丝单竹、吊丝球竹、吊丝竹、撑绿竹等10多个丛生竹种。  相似文献   

11.
竹种的选择 丛生竹是指没有竹鞭,地下茎粗短,地上竹杆呈丛生状的竹子(也称合轴丛生竹)。常见的笋用丛生竹种有麻竹(大头竹)、吊丝球竹(甜竹)、巨竹、大绿竹、绿竹、青甜竹、大头典竹、黄麻竹、吊丝竹、车筒竹、花吊丝竹等十多种。这些竹种在全区各地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平地、河谷地区都能选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椽竹竹材的理化性质,并与毛竹、青皮竹和绿竹竹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椽竹各竹龄竹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3~0.632 g·cm-3、0.656~0.801 g·cm-3和0.658~0.777 g·cm-3,随着竹龄增长各部位竹材密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基本密度小于参比竹种毛竹和青皮竹,大于绿竹.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平均气干体积于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9.6%和13.6%,大于毛竹;各竹龄椽竹竹材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和纵向干缩率.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灰分平均含量小于绿竹和青皮竹,酸不溶木素平均含量与青皮竹接近而小于绿竹,综纤维素含量大于80%,多戊糖、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平均含量均高于青皮竹和绿竹,而苯-醇抽出物平均含量小于青皮竹和绿竹.综合分析,椽竹作为纸浆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2-5年生的苦绿竹、椽竹、橄榄竹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外形尺寸,并对其在人造板上的应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与毛竹相比,绿竹各项力学性能均较低;椽竹和橄榄竹,除了顺纹抗剪偏小外,横纹抗弯、顺纹抗拉、顺纹抗压与毛竹相当。3个竹种的壁厚和直径较小,均不适合于普通竹地板生产;苦绿竹和橄榄竹可用于制作竹材胶合板、碎料板等人造板产品,椽竹因直径较小,只适用于碎料板生产。  相似文献   

14.
闽南滨海沙地丛生竹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闽南滨海沙地 ,通过挖大穴、客土、施基肥等措施 ,营造的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 ,经过科学的管理 ,3年出效益 ,4年可成林 ,实践证明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可作为除基干林带外的老林带二代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15.
绿竹的引进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竹别称“毛绿竹”、“泥竹”,本地俗称“龙竹”。乔木状,地下茎合轴丛生型竹种。绿竹从芽-笋-竹的整个生长过程,是通过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的分化、伸长加大和老化成熟等几个阶段完成其节间生长的。它所消耗的养份,主要依靠其连生母竹供给,发笋愈多,供给愈难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典型的散生型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混生型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丛生型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为研究对象,对其植株氮含量及其在不同器官间(叶、枝、秆)的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竹子不同器官的氮含量均表现为叶 > 枝 > 秆,各器官氮含量均随着竹龄的增大而下降;3年生叶片氮含量绿竹显著大于高节竹、苦竹(P<0.05);秆中氮含量表现为绿竹 > 苦竹 > 高节竹,其中2年生和3年生秆氮含量在竹种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绿竹和苦竹的1年生秆氮含量也显著大于高节竹(P<0.05)。不同竹种间枝条氮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竹种间氮素积累量表现为绿竹 > 苦竹 > 高节竹,其积累量分别为370.28、254.72和113.03 kg/hm2,而氮素利用效率高低则表现为高节竹 > 苦竹 > 绿竹,3种竹子每生产1 t干物质所需氮素为分别为6.37、6.53和7.96 kg。  相似文献   

17.
绿竹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对绿竹标准竹调查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方法,找出绿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竹高、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Y=aDb和Y=aDbHc数学模型为最佳,可以作为一定立地条件下绿竹生物产量估测。  相似文献   

18.
绿竹移竹蔸苗造林与插枝苗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造林后绿竹生长情况与母竹的直径大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绿竹是福建省广泛栽培的乡土竹种之一,是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优的竹种.通过对福鼎市秦屿镇蒙湾沿海沙地绿竹栽培结果的分析表明,绿竹在沿海沙地上种植可以发挥防风固沙、防浪护岸等多种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绿竹在沿海沙地栽培技术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绿竹之乡”福建省尤溪县,广大竹农科学种竹育竹,由于种竹栽培短,见效快,形成了一年种,两年养,三年见效益,四年达高产,成为竹农致富的好门路和聚宝盆。2006年,尤溪县绿竹笋产业可创新高,产值突破1.05亿元。科学育苗,是发展绿竹的立足点。这个县利用丛生竹杆主枝基部的萌蘖再生能力,在每年春季3月竹液流动时进行扦插育苗。同时利用丛生竹主枝基部根点和隐芽,插枝育苗。选用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直径适中,杆基芽目肥壮,须根发达的1年幼生竹为母竹,进行移植造林。科学择地,是发展绿竹的前提。该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暖湿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