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鲤鱼是北方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其饲料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含量,更要注重蛋白质的质量。优质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例合适,容易被鱼类所吸收。目前国内北方鲤鱼的配合饲料中采用的主要原料为豆粕,菜粕,而豆粕、菜粕类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蛋氨酸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饵料系数高,其主要原因是蛋氨酸不足引起氨基酸不平衡,饵料利用率下降,造成饲料浪费。有关专家认为添加单体蛋氨酸能提高鲤鱼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但也有专家认为鱼类对饵料中氨基酸和添加游离氨基酸存在着吸收不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配合饲料在养殖中的使用急剧上升。草鱼饲料通常以豆粕、菜粕、棉粕等作为主要的蛋白源,但此类蛋白原料也大量用于人类食品和畜牧饲料行业,因而造成水产饲料蛋白原料紧缺,饲料价格成为了制约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且豆粕、菜粕、棉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等使得饲料转化率降低,并对鱼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鱼体生长和品质,从而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寻求新的  相似文献   

3.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营养平衡实际上是氨基酸的平衡。饲料中一旦缺乏某种氨基酸,会使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限制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多余的氨基酸则脱掉氨基作为能量被消耗掉,从而造成蛋白质利用不合理。但是所有的植物蛋白都存在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为蛋氨酸和赖氨酸,因此,当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添加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花鲈对常用饲料原料中氨基酸和磷的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Cr2 O3为指示物 ,以 70 %基础饲料和 30 %的待测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 ,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 ,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 ,测定了花鲈对红鱼粉、豆粕、花生粕、菜籽粕、肉骨粉和棉籽粕中蛋白质、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和磷的利用率。在水温 2 5± 1℃的试验条件下 ,花鲈对鱼粉、豆粕、花生粕和菜籽粕的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都在 80 %以上。花鲈对原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与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变化相一致 ,除了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之外 ,对肉骨粉中表观氨基酸的消化率最低。对饼粕类原料中的含硫氨基酸 (如蛋氨酸 )的表观消化率低于其他氨基酸 ,对鱼粉中的组氨酸、对肉骨粉中的苏氨酸利用率最低。花鲈对鱼粉中磷的利用率最高为 85 5 2 % ,而对菜籽粕、肉骨粉和棉籽粕中磷的利用率很低 ,仅为 8 6 9%~ 2 4 82 %。  相似文献   

5.
中华绒螯蟹对11种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氧化钇(Y2O3)作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原则配制饲料,测定了体重(97.34±7.36) g的中华绒螯蟹对不同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鱼粉、血粉、肉骨粉、乌贼内脏粉、虾壳粉、啤酒酵母、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共11种商品蛋白质饲料原料.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不同饲料蛋白源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40.62%~89.75%,其中,鱼粉和血粉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6.07%和89.75%,显著高于其他原料组;而菜籽粕(42.41%)和玉米蛋白粉组(40.62%)的粗蛋白消化率则明显低于其他饲料蛋白源(P<0.05).其他蛋白源的消化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豆粕(77.94%)>啤酒酵母(76.90%)>虾壳粉(74.02%)>肉骨粉(73.78%)>棉籽粕(71.63%)>花生粕(65.90%)>乌贼内脏粉(63.51%).在动物性蛋白源中,中华绒螯蟹对血粉和鱼粉的氨基酸消化率较高,二者的总氨基酸消化率均高于90%,试验结果还显示,蟹对乌贼内脏粉的氨基酸消化率最低,仅为63.51%;单细胞蛋白源啤酒酵母的总氨基酸消化率(86.77%)高于其他植物性蛋白源;在植物性蛋白源中,对棉籽粕的总氨基酸消化率最高(85.37%),其次是豆粕(79.41%).本研究结果对评价不同饲料蛋白源的营养价值,以及开发中华绒螯蟹氨基酸营养平衡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草鱼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离体消化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草鱼肠道酶液对棉粕、红花粕、豆粕、菜籽饼、葵粕、菜粕、大豆、小麦麸、玉米等几种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在0、1、3、5、7h时的离体消化率。结果表明:①草鱼对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本试验中几种原料的粗蛋白消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大豆>豆粕>小麦麸>菜籽饼>葵粕>菜粕>棉粕1>玉米>红花粕>棉粕2;②在离体消化时,各种饲料保持了较高的消化率,氨基酸的消化率可以作为评价饲料蛋白质质量的指标;③从离体酶解反映过程分析,反应可以控制在5h内完成。  相似文献   

7.
用离体消化方法研究了凡纳滨对虾胃、肝胰脏和肠道的粗酶液对鱼粉、豆粕、菜粕和花生粕酶解8 h的体外消化率及0~4 h 4种饲料蛋白质酶解液中氨基酸的生成量.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胃、肝胰脏和肠道对鱼粉、豆粕、菜粕、花生粕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总消化率分别为36.50%、50.78%、42.02%、39%和46.28%、56.45%、43.28%、60.40%;0~4 h,4种饲料酶解液的氨基酸生成量随时间变化的线性关系较好.对于同一原料,肝胰脏粗酶液的酶解速度最大,其他依次为肠道、胃粗酶液,表明肝胰脏对饲料蛋白质的酶解能力强于胃和肠;对于不同原料,以花生粕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最大,其他依次为鱼粉、豆粕、菜粕,表明凡纳滨对虾对花生粕酶解消化的能力较强.饲料原料种类的差异和饲料蛋白质组成与性质的差异使其酶解氨基酸生成量和生成速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氧化钇(Y2O3)作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原则配制饲料,测定了体重(97.34±7.36)g的中华绒螯蟹对不同饲料原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选取鱼粉、血粉、肉骨粉、乌贼内脏粉、虾壳粉、啤酒酵母、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共11种商品蛋白质饲料原料。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不同饲料蛋白源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40.62%~89.75%,其中,鱼粉和血粉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6.07%和89.75%,显著高于其他原料组;而菜籽粕(42.41%)和玉米蛋白粉组(40.62%)的粗蛋白消化率则明显低于其他饲料蛋白源(P〈0.05)。其他蛋白源的消化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豆粕(77.94%)〉啤酒酵母(76.90%)〉虾壳粉(74.02%)〉肉骨粉(73.78%)〉棉籽粕(71.63%)〉花生粕(65.90%)〉乌贼内脏粉(63.51%)。在动物性蛋白源中,中华绒螯蟹对血粉和鱼粉的氨基酸消化率较高,二者的总氨基酸消化率均高于90%,试验结果还显示,蟹对乌贼内脏粉的氨基酸消化率最低,仅为63.51%;单细胞蛋白源啤酒酵母的总氨基酸消化率(86.77%)高于其他植物性蛋白源;在植物性蛋白源中,对棉籽粕的总氨基酸消化率最高(85.37%),其次是豆粕(79.41%)。本研究结果对评价不同饲料蛋白源的营养价值,以及开发中华绒螯蟹氨基酸营养平衡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草鱼对27种饲料原料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试验以0.5%Cr2O3为指示物,按照“70%基础饲料 30%试验原料“的饲料配制方法,在可控条件的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用2龄草鱼种(体重150-200g)对常用的饲料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进行测定。试验选用了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蟹粉、肉粉、肠衣粉、酵母、菜饼、黄菜粕、菜粕、双低菜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芝麻饼、棉粕、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和酒糟粉共17种商品蛋白质饲料原料,玉米、麦麸、次粉、米糠、标粉、小麦、大麦、玉米糟、稻谷、药渣共10种能量饲料原料,得到了每种原料的16种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表观消化率主要规律表现为:草鱼对原料蛋白质消化率高时对氨基酸的总消化率也高,如对鱼粉、豆粕的消化率高;对玉米类原料如玉米蛋白粉、玉米渣、玉米的氨基酸消化率较低,而对小麦类原料如小麦粉、麦麸、次粉等的消化率相对较高;在植物饼粕类中,草鱼对豆粕和菜粕的消化率较高,而对棉粕的消化率则相对较低;对同种原料的16种不同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也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规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岩原鲤对7种饲料消化力离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Tchang)肠道的粗酶液作为酶源,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膨化豆粕、膨化菜粕、膨化棉粕等7种蛋白饲料的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及其4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结果表明:(1)岩原鲤对鱼粉干物质的消化率和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均为最高,其次为豆粕;以菜粕、棉粕的效果最差。其中,鱼粉、豆粕、菜粕、棉粕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7.95%、40.46%、28.16%、16.74%,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分别为21.800mg·h^-1、17.233mg·h^-1、13.033mg·h^-1、14.100mg·h^-1。同时,肠道酶液对测定饲料的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均大于肝胰脏酶液。(2)棉粕和菜粕膨化后,岩原鲤对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以及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都增加。其中,棉粕膨化后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在肠道分别增加6.25%、10.53%,在肝胰脏分别增加8.43%、8.15%;菜粕膨化后干物质、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在肠道分别增加9.30%、7.72%,在肝胰脏分别增加7.99%、11.20%;棉粕和菜粕膨化后的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分别增加10.74%、16.08%。而豆粕膨化后,其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以及酶解氨基酸的生成速度却显著下降。结论认为,岩原鲤对所用的7种人工配合饲料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     
<正>可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的配合饲料获发明专利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的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罗非鱼脂肪肝的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它由鱼粉、发酵豆粕、肉骨粉、菜粕、棉粕、麦麸、面粉、磷酸二氢钙、多维预混料、多矿预混料、豆油、大豆磷脂、壳寡糖、黄芪多糖、氯化胆碱等原料按一定比例和特定方法制成。该发明饲料配方营养均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平双低菜粕替代蛋白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和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ola)鱼种随机分成6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Ⅴ组分别用不同比例"华双3号"双低菜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25%、50%、75%、100%的豆粕蛋白,Ⅵ组以83.66%的菜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100%的豆粕和鱼粉蛋白,在小型网箱中进行了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双低菜粕蛋白替代豆粕蛋白比例分别为25%、50%和75%时,异育银鲫和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平均摄食率等指标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当替代比例为100%或替代饲料中全部的豆粕和鱼粉蛋白时,两种鱼类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杭东 《齐鲁渔业》2012,(7):53-54
鱼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一类水产动物,这就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所以保证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尤为重要。赖氨酸作为鱼类生长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鱼粉用量。  相似文献   

14.
占秀安  刘平  王永侠 《水产科学》2007,26(3):175-178
动物的蛋白质需要实际是对氨基酸的需要,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就会降低蛋白质效率。用合成的氨基酸来平衡饲料中的氨基酸比例是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和节约蛋白质资源、降低饲料成本的最好途径。赖氨酸、蛋氨酸是多数饲料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这两种氨基酸已经商品化生产,其添加效果也在畜禽上证实。但是,在对虾饲料中添加游离氨基酸效果不稳定,在对虾能否利用合成氨基酸及其使用条件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就对虾氨基酸营养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饲料原料是饲料产业的基础,豆粕、棉粕、棉籽饼等是主要的饲料蛋白源。豆粕以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好等特点,一直被饲料行业长期使用。随着我国饲料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国产大豆和豆粕的增长量已远远跟不上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脱酚棉籽蛋白作为一种全新工艺的产品已被一些饲料企业认识、接受,并显示了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最大的鱼粉进口国,鱼粉缺乏问题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寻求新型蛋白质源.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主要采用3类蛋白质源替代鱼粉,分别为动物蛋白源(鸡肉粉、羽毛粉、肉骨粉等)、植物蛋白源(豆粕、棉粕、花生粕等)和单细胞蛋白源(酵母蛋白、细菌蛋白等).抗营养因子水平较低的非动物性饲料蛋白如酵母粉、藻类蛋白、细菌...  相似文献   

17.
鱼类生长在水中,其生长与饲料、水质、日常管理有关,其中饲料的营养水平与鱼类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合理配制鱼类的颗粒饲料,是养殖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而配制鱼类的颗粒料,应根据各种养殖鱼类的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原料的价格,合理搭配。鉴于目前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豆粕、花生麸、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比  相似文献   

18.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 ,利用草鱼肠道消化酶作为酶源 ,在水解 7h后 ,用茚三酮方法测定水解液中生成的氨基酸总量 ,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消化前饲料蛋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离体消化率。 4种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 6 4 5 6 %、豆粕 88 73%、菜粕 75 0 3%、棉粕 81 0 0 % ,显示出草鱼对 3种植物饲料蛋白质的氨基酸消化率高于鱼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翘嘴鮊对国产鱼粉、秘鲁鱼粉、豆粕、菜粕、棉粕5种饲料蛋白质的体外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国产鱼粉干物质消化率为55.75±3.06%、粗蛋白消化率为83.33±2.045%,分别高于秘鲁鱼粉1.47%、3.97%,提示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可以选用优质的国产鱼粉以替代秘鲁鱼粉以降低饲料成本;试验同时表明,翘嘴鮊对豆粕、棉粕、菜粕粗蛋白都有较好的消化效果,离体消化率均在50%以上,在设计翘嘴鮊配合饲料的时,可以适量使用豆粕、棉粕、菜粕等植物蛋白原料替代部分鱼粉.  相似文献   

20.
团头鲂对7种饲料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磷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指示剂,研究分别以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棉粕、酒精糟及其残液干燥物(DDGS)和菜粕作为蛋白饲料,将这7种饲料原料与基础日粮按照3:7的比例组成实验日粮,观测团头鲂(Megal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对这7种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及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实验鱼初始体质量为(296.54±1.71)g,分别投喂相应的实验饲料5周后采用自排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7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蛋白质、总氨基酸以及总磷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53.65%~77.48%、78.66%~93.63%、80.12%~94.83%、3.21%~48.02%.其中粗蛋白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以菜粕最高;花生粕、豆粕与鱼粉相接近;肉骨粉最低.磷的表观消化率以DDGS最高,菜粕和肉骨粉最低,其他4种原料的磷的表观消化率范围为11.81%~29.10%.由此可见,菜粕、豆粕、花生粕可作为团头鲂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在实际生产配方中可部分替代鱼粉.DDGS蛋白消化率高于肉骨粉,且磷的表观消化率较高,也可作为一种优质的鱼用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