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明周 《杂交水稻》1989,(2):48-48,F003,34
我国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出强优势组合,1975年进入大规模制种,同时北方杂交粳稻也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以后,在中国广阔的田野上开展了一场有亿万农民参加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用杂交水稻逐步取代常规水稻。它改变了我国水稻单产长期低而不稳的局面,把稻谷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6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210万亩,1979年达到7600万亩,1983年为1.124亿亩,1987年为1.6439亿亩,1988年上升到1.9亿亩。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农作物良种推广史上是少见的。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  相似文献   

2.
(一)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推广,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湖南从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稻,至1985年,10年来累计推广了1.59亿亩,与常规稻比较,每亩增产140斤,共增产稻谷222.6亿斤。特别是“六、五”期间,我们认真总结了“五、五”期间的经验,提出了“积极领导,总结经验,样板示范,稳步发展”的方针,使我省杂交水稻生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标志是: 1.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尽管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杂交稻的推广面积仍然达到了2042万亩,比1980年的1412万亩增加630万亩,增长45%。其中杂交晚稻1581万亩,比1980年…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国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视,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990年又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据1989年12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年会统计,南方13个省区及辽宁省、北京市的计划种植面积即达2.2688亿亩,其中四川为4000万亩,湖南3700万亩,江西2500万亩,广东2000万亩,湖北1950万亩,广西1800万亩,江苏1650万亩,安徽1487.6万亩,福建1424.9万亩,浙江920万亩,贵州60.0万亩,云南350万亩,海南200万亩,辽宁100万亩,北京10.5万亩。 又l$同一次会议核实绕计/拍拍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撤积二’983俄忆商,”其中回地为朋80万亩,占水稻播种…  相似文献   

4.
据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1985年12月常州会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累计推广杂交稻5.2亿亩,约增产粮食600亿斤。1985年全国种植杂交稻1.26235亿亩,比1984年减少460万亩,单产863斤,比1984年亩平854斤,每亩增产9斤,总产1091亿斤,比1984减少26亿斤。 由于1985年全国粮食减产,而杂交水稻基本稳产,各省对杂交水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安徽、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先后召开了杂交水稻专业会议,并拔款加速杂交稻的发展,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加粮食总产的战略措施,因此“七五”期间我国杂交水稻将有一个大的发展,预计1990年我国杂交水稻种…  相似文献   

5.
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粳型杂交水稻发展稍迟一点,1975年实现“三系”配套,1977年在生产上开始推广。据1987年合肥全国杂交水稻会议初步统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6439万亩,其中南方(包括陕西)籼杂16235万亩,北方粳杂204万亩。 一、推广应用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76—1979年发展时期。从1976年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到197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7600万亩,平均每年扩大近两千万亩。1980—1981年是徘徊时期。杂交水稻由于当时组合单一,生育期较长,抗性不强等原因,有些地…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1991年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 已突破2.6亿亩 1991年11月,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间组在南昌会议上统计,我国杂交稻种植面积已达2.608352亿亩,占全国稻田面积的54%强,第一次超过常规稻种植面积。各省种植杂交稻面积如下:四川4221万亩,湖南4069.63万亩,江西2943万亩,广西2598万亩,广东2311.3万亩,湖北2300万亩,安徽1501万亩,福建1410.2万亩,浙江975.93万亩,贵州758.63万亩,河南400万亩,云南400万亩,海南294.83万亩,陕西150万亩,辽宁127万亩,上海22万亩。 1991年杂交早稻已发展到4768.71万亩,已占全国1亿多亩早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比1990年扩大1103…  相似文献   

7.
从最近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召开的1999~2000年度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上获悉,1999年度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制种面积大,生产数量足,所产种子能满足2000年度杂交水稻大田生产需要。据对17个制种省(区)统计,1999年杂交稻制种面积12.8万hm‘,总产3.23亿公斤(其中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江苏、湖北等6个主要产种省(区)制种9.5万hm’,总产24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杂交稻制种面积和总产70%以上),加上1999年6月末库存种子0.23亿公斤,1999~2000年度可供种3.46亿公斤,预计2000年度全国杂交水稻大田种植面积2.54{3亩,需种量约…  相似文献   

8.
信息     
“七.五”后三年杂交水稻 在全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最近我们从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了解到.由于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增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农牧渔业部计划在“七·五”的后三年,每年递增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000万亩,到1.990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2.088亿亩,接近占全国总稻田面积的一半。 具体的发展规划是:杂交早稻1988年种植2650万亩,1989年3370万亩,1990年4280万亩。杂交中稻1988年种植8378万亩,1989年9020万亩,1990年9522万亩。杂交晚稻1988年种植6400万亩.1989年6850万亩,1990年7200万亩。 (柯闻供稿) 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 组考…  相似文献   

9.
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于1986年12月26~29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年会。会议交流了各省(区)、市一年来杂交水稻生产、科研和种子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形势与发展趋势,研究了 “七·五”期末可能达到的目标和1987年杂交水稻生产规划,讨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1986年全国杂交水稻生产情况 1.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创历史最高纪录。据这次会议统计,1986年南方13个省市加辽宁、北京等15个省(区)、市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36亿亩,不但恢复了1985年退下来的面积,而且比最高的1984年超过200万亩。现在面积超过2000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杂交水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是水稻育种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技术革新,它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1981年,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1974年选育出强优组合,1975年研制出一整套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从那以后,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迅速扩大。目前,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95亿亩,而杂交水稻将近占四分之一(表1)。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只要栽培措施得当,杂交水…  相似文献   

11.
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的四湖中区,东经112°3′—113°19′,北纬29°26′-30°12′,农田高程在23—33米之间,80%耕地在海拔27米以下,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滨湖平原县。 我县从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当年面积是665亩;1978年猛增到14.74万亩,由于天气影响及组合抗性等原因减产,1979年面积降到5160亩。1981年种植面积开始回升,1983年达5.9万亩,1984年监利县纳入江汉平原杂交水稻大样板后,种植面积猛增到22.95万亩,1986年达62.63万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3%。近三年全县共增产粮食3.92亿斤,其中杂交稻增产2.07亿斤,占粮食总增产量的52.8%。…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在我省大面积推广以来,为我省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从全省的情况看,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不够平衡,为了进一步发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加快我省粮食生产发展的速度,本文着重对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回顾与研讨。 (一)我省杂交水稻生产的回顾杂交水稻从1974年开始在我省试种,到1977年全省九个地、市种植面积达240.96万亩:1978年全省发展到800万亩,占稻谷播种面积2533.7万亩的31.51%:平均亩产262公斤,比年报稻谷亩产239.5公斤,高22.5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年底,共有427个两系杂交组合通过了省级或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品种有62个。2005年至2011年,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83个品种中,两系杂交水稻占17个。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的统计资料,1993年到2009年共有121个两系组合年推广面积达到或者超过6 700 hm2,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97.4万hm2(3.15亿亩)。2002年两优培九的推广面积达到82.5万hm2,荣登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的榜首。此后7年,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面积6次位居第一,1次位居第二。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占全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0%左右,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类型,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杂交水稻推广现状 (一)杂交水稻推广过程莆田市1975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26.5万亩,1976年多点示范7070亩,1977年大面积推广。此后。十二年间,经历了“发展-调整-再发展-再调整”的过程,1977~1980年累计推广72.2万亩,平均亩产396.7公斤,比常规稻每亩增产44.4公斤;1988年出现第二个推广高峰期、年种植面积45.39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50.52%,平均亩产433.4公斤。莆田市根据山区、平原、沿海三种不同农业生态地区的特点,布局杂交稻生产耕作制,在高海拔单季稻区,着重抓单季稻改为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经过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南岸,与湖北省江汉平原相连,居北纬28°34′-30°20′,东经111°08′—113°05′之间,是湖南的稻谷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区自1975年开始试种、推广杂交水稻以来,种植面积很不稳定,单产低。1977年杂交晚稻种植面积曾达到475万亩,但亩产仅410斤,比全省平均亩产低103斤,以后面积逐年下降,至1980年仅有1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区周围的丘岗地带,纯湖区只零星种植。因此,洞庭湖区一度被视为杂交稻种植的“禁区”。 为了解决杂交水稻在平湖区单产不高不稳的问题,1981年由湖南省粮油生产…  相似文献   

16.
杂交中稻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川东南低海拔一季中稻区光热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研究和推广了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1986~1989年收获再生稻1459.18万亩,平均亩产96.8公斤,共计生产稻谷14.12亿公斤。在适宜地区利用现有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进一步发挥水稻杂种优势,增产稻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闻名中外的杂交水稻,在我国粮食增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1985年全国种植面积1.2亿亩,单产又有新的提高,特别是制种产量全国平均亩产超过了200斤。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外也享有盛誉,并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一些国家为此发表了有关文章。“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将汇编自杂交水稻问世以来的有关三系选育、栽培、制种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总结、会议纪要、生产发展和展望,以及杂交水稻发展过程大事记,全书约30万字。预计1986年下半年开始,由中国农科院和湖南农科院负责组织编写,1987年上半年进行审稿和定稿工作,争取1988年上半年出版。“中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从1976年推广以来已在我国广泛种植。实践证明,它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性强、收益大等优点,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同时杂交稻的选育成功,不仅标志着这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还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对世界农业科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推广杂交水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杂交水稻的推广,尽管经历了一个“发展、停滞、回升、再发展”的过程,但总的来说发展是很快的。1976年至1978年由200多万亩发展到7000多万亩,1979年和1980年徘徊,1981年回升到7500万亩,1982年发展到8425万亩,198…  相似文献   

19.
我国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十年之后就成功地实现了三系配套,选育出了能应用于生产的强优组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1976年的200万亩,发展到1987年的15000万亩,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杂交早稻的发展却十分缓慢。特别是长江域双季杂交早稻的面积更少。1986年,长江流域双季杂交早稻面积仅200多万亩,1987年也只500万亩左右。而我国整个长江流域双季早稻面积有9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20.
一、杂交粳稻种子生产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1965年,差不多与杂交籼稻(始于1964年)同步开始。而国际上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最早也是在粳稻上开始的。但我国杂交籼稻自1973年获得成功以来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1990年已累计种植近17亿亩,增产稻谷1200多亿公斤。而杂交粳稻虽然也早在1975年就三系配套,却步履艰难,进展十分缓慢。至1990年,南方稻区杂交粳稻面积仅30.4万亩。原来发展较快的北方稻区近年来也处于徘徊下降的局面,种植面积已由200多万亩下降到1990年的85万亩。 杂交粳稻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