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牛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军  王惠生 《中国牛业科学》1995,21(2):34-35,55
黄牛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上)罗军,王惠生(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陕西杨陵,712100)1前言黄牛是某一特殊环境或地域范围内所固有的、经长期以役用为主的家牛群体,是家畜遗传资源宝库的组成部分。现存的各个黄牛群体均具有鲜明的特征,不存在遗传缺陷,...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牛毛色的演变及其遗传(下)耿社民,常洪(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4中国黄牛毛色遗传位点的确立关于牛毛色遗传的研究,国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Ibsen.H.L.(1933)[16];Briquet·R·J和Lush·J·L(...  相似文献   

3.
秦川、淮北及秦淮F_1黄牛体尺体重回归分析焦平林(安徽省蒙城县农牧渔业局,233500)秦川牛原产渭河流域,属我国优秀的肉役兼用型黄牛品种.近年来许多省区都引进了秦川公牛或冻精改良本地黄牛,仅安徽淮北地区目前秦川杂交牛存栏比重就达30%以上。为了解秦?..  相似文献   

4.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秦川牛应该由役用方向向肉用方向转型。本文以眉县秦川牛良种选育示范基地为例,探讨了秦川牛转型的主要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地方黄牛良种,以体大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而著称于世。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秦川牛应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转移,要着重解决生长发育较慢、后躯发育欠充实的缺陷,提高优质肉产量。因此,必须通过导血改良,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周至县从1998年开始,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冷冻精液,对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累计改良黄牛2.15万头,杂交改良一代牛在体尺、体重及产肉性能方面与秦川牛进行对照,显示出良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6.
秦川牛普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黄牛品种,为使秦川牛这一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我省从1997年开始,把秦川肉牛作为一个产业进行重点开发。秦川牛自1981年较大规模的普查之后,再没有进行大面积普查。为了摸清我省秦川牛资源现状,为今后秦川牛选育提高和产...  相似文献   

7.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秦川牛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秦川牛是我国珍贵的黄牛品种.近年来,由于奶牛产业发展的冲击,秦川肉牛产业发展滞缓,存栏数量锐减,甚至随着肉牛的无序改良,秦川牛原本优秀基因有可能丢失.本文就秦川牛的保种、选育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秦川牛保种和选育措施,探索秦川牛今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良种牛繁育方案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案一办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与晋南牛的种牛场,进行纯种繁育,生产中国四大黄牛的良种牛。方案二办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与晋南牛的配种站,对外本交、鲜精人工授精或冻精人工授精,本品种繁育中国四大黄牛或杂交改良当地小个子黄牛。  相似文献   

10.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它以体格高大,毛色紫红,役用能力强,产肉性能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良好而闻名于国内外。我区白开展黄牛改良工作以来,始终以秦川牛为主要父奉改良山地黄牛,引进辜川种公牛及其玲冻精液颗粒,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截至1990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辜川牛250多头,各种牛改良配种累计1371万头(次),其中秦川牛配种改良占95%以上。秦川牛改良面覆盖全区7县(市)。1990年底,辜川牛种公牛存栏60头,改良配种点120个,其中秦川牛奉交点60个,冷配点60个。  相似文献   

11.
石璞  高翔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2):62-64,77
鲁西黄牛是1986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中28个黄牛品种之一,与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并列为“五大地方良种牛”。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牛占了15个,其中就有鲁西黄牛。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地方黄牛品种增加到了52个,鲁西黄牛仍作为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以其“体躯高大结实、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的特点,是发展和培育中国肉用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4法系夏洛来牛对我国黄牛的改良作用4.1培育我国专门肉用牛品种十分珍贵的种源目前,我国有近1亿头黄牛,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我国有47个黄牛品种和类型,其中五大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延边牛闻名国内外,但按肉用指数BP I衡量,目前仍处  相似文献   

13.
以秦川黄牛为受体牛,高产荷斯坦牛为供体牛,经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收集和胚胎移植后,26头受体黄牛受胎15头,最后分娩10头,受胎率达57.7%。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牛业已成为农民实现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秦川牛作为陕西的独特品种资源,其肉用性能在国内黄牛品种中是最佳的,改良开发的潜力也是最大的。但是秦川牛毕竟不是专门的肉牛品种,其生长速度慢,出肉率低,经济效益差,已不适应肉牛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黄牛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秦川牛。主要产地在秦岭以北,湃山以南,渭河流域的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其中以咸阳、兴平、武功、礼泉、长安、乾县等地的为最著名。秦川牛的主要特点是:被毛呈紫红色或黄色,体躯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厚,头的大小适中,眼睛圆大,口方面平,鼻镜宽大,角短细致,颈短而薄厚适中,公牛颈部隆起,垂肉发达。公牛体重为450~650公斤,母牛为300~450公斤。阉牛平均体重为500公斤左右。秦川牛肉质细嫩,易育肥。在中等营养水平的状况下,个体屠宰率为53%,净肉在45%左右。2.鲁西黄牛。原产地在山东省的济宁和荷泽、鲁南地区、河南省…  相似文献   

16.
秦川牛是中国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以其体格高大、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等特点而饮誉海内外,是我国四大良种黄牛之一,因产于八百里秦川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而得名。全国著名黄牛专家邱怀教授曾誉秦川牛为“国之瑰宝”、香港地区饮食业中曾评为世界第二名优良肉牛品种而闻名遐迩。又因其适应性强、增重快、  相似文献   

17.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其肉用性能非常突出,具有诱人的发展潜力.本文就秦川牛肉用性能开发的前景、制约秦川牛肉用性能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秦川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黄牛改良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陕西省自1985年开始全面开展黄牛改良以来,主要采用了黑白花、丹麦红牛将秦川牛向乳用方向改良,还采用了兼用的西门塔尔或肉乳兼用短角牛将秦川牛向以肉用为主的肉乳兼用方向发展。目前,已获得了各种杂交后代。一些乳用改良牛已开始投入生产. 陕西省富平县位于渭北旱源,曾是秦川牛的良种产区之一,1987年该县引进丹麦红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县秦川牛,目前已获得各代改良牛3125  相似文献   

20.
<正>秦川牛是我国著名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居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是陕西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繁育历史悠久,为役肉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种。周至县是国家肉牛养殖基地和陕西省秦川牛开发基地县,2001年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与2003年4月开展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认证工作,笔者从2006年参与"三品认证"工作,无公害肉牛育肥技术一直是肉牛生产中关键控制点。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