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考察充氮保鲜对一级大豆油产品保质期的影响,以酸价、过氧化值、氧化诱导时间为评价指标,分别在20 ℃和40 ℃储藏环境下,与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空白组的大豆油进行对比,在18个月的保质期内,每3个月对其进行1次检测。结果表明:充氮保鲜对20 ℃和40 ℃环境下储藏的一级大豆油酸价无明显抑制作用,能较好地抑制过氧化值的升高,同时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能有效延长一级大豆油产品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2.
利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对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延长储备花生油储存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花生油氧化稳定性测定条件为:进气流量5.5psi,样品质量5.00g,加热温度130℃。选择迷迭香提取物为主抗氧化剂,复合抗氧化剂配方为0.03%迷迭香提取物+0.01%抗坏血酸+0.005%柠檬酸+0.005%TBHQ。此配方抗氧化效果接近于TBHQ。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油、大豆油、菜籽油与葵花籽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并测定其不同时间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同步荧光光谱及荧光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植物油不同温度下的同步荧光光谱峰变化主要集中在300~415 nm内,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存在波动现象;在50℃和150℃加热氧化条件下,300,330,375,415 nm这4个峰都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二维相关分析表明,这4个峰的荧光强度变化速率不同,不同油变化差异较大;同种油在不同温度下,4个峰的波动情况、相互关系、变化速率均有明显差异。这些峰的变化与油脂氧化过程中荧光物质和油脂氧化程度的变化有关,可以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变化特性作为监控油脂氧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级菜籽油样品分装后在40℃环境条件下,采用充氮、添加抗氧化剂TBHQ两种不同方式储藏,同时与40℃常规储藏作对照,模拟油罐密封储藏,研究油脂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等储存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温度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价、过氧化值、色泽明显增加,溶残、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在同样的储存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TBHQ更有利于油脂储存。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豆油常规低压氢化反应速度慢、反式脂肪酸大量生成的弊端,对大豆油氢化条件进行优化改进。主要考查了反应氢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氢化大豆油中碘值、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氢化反应条件为氢气压力2.5 MPa,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2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催化剂添加量1.5%。在此工艺条件下,氢化产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17.387%,与常规氢化相比,反式脂肪酸含量降低了16%左右。  相似文献   

6.
豆浆加热程度对内酯凝胶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豆浆在不同加热条件下对内酯豆腐凝胶强度和黏度的影响。在相同GDL浓度、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的条件下,生豆浆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对内酯豆腐凝胶网络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生豆浆在温度95 ̄100℃加热10min,制得内酯豆腐的凝胶强度最好;生豆浆的加热温度在75℃以下时,无凝胶产生,只有絮状沉淀,且黏度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菜籽一级油、菜籽二级油、菜籽色拉油(无抗氧化剂)、菜籽色拉油(添加抗氧化剂TBHQ),在不同存放条件下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下,四种菜籽油的过氧化值与氧化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在60天的储存期内,当温度低于40℃时,添加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菜籽色拉油的抗氧化性最强;当储存温度为60℃时,菜籽二级油的抗氧化性最强。在室温(20~25℃)将四种菜籽油放置在暗处和不同光照条件下(0~15000Lux)储存,若将菜籽油放置在阳光直射的位置并与空气接触,一周以内,无论是否添加抗氧化剂(TBHQ),其过氧化值均超过12meq/kg的国家标准(GB2716—88)。同样条件,将其放于暗处60天,除菜籽一级油外,其它三种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均小于7meq/kg。  相似文献   

8.
研究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不同天然抗氧化剂、不同合成抗氧化剂下的影响,并采用Schaal烘箱法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应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合成抗氧剂中的TBHQ抗氧化效果最佳,天然抗氧化剂中的迷迭香效果最好;添加0.02%TBHQ,可使牡丹籽油在25℃条件下预期贮藏时间由1.49个月延长至6.44个月。  相似文献   

9.
从储存条件、原料大豆和加工工艺3个方面,分析研究一级大豆油抗冻性。结果表明,储存条件中温度对其影响较大;不同原料产地大豆生产的大豆油因脂肪酸组成不同,其抗冻性存在一定差异性;加工工艺的影响则是通过改变油品色素等其他成分含量进而改变成品油抗冻性。由此可见,储存条件、原料大豆和加工工艺都会对一级大豆油抗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传统的大豆油水化脱胶工艺中,水化温度、水化时间和水添加量对大豆浓缩磷脂Gardner色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化条件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大豆浓缩磷脂的色泽、得率和丙酮不溶物的含量等因素,大豆浓缩磷脂的色泽随着水化温度增加,水化时间的延长而加深,水化时间过短会使水化不完全,大豆浓缩磷脂和大豆油的品质会受到影响,水的添加量不宜过少,否则磷脂得率会减少,影响大豆油品质。  相似文献   

11.
龚旌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88-292
探索一种价廉、无毒增塑剂的合成方法。以废弃大豆油脚为原料制备环氧大豆油甲酯,采用FT-IR和1HNMR方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环氧化工艺条件为:m(大豆油甲酯):m(甲酸):m(双氧水)=1:0.2:0.6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5h。所得产品环氧值达4.59%,色泽浅,质量稳定。为废弃大豆油脚作为环保增塑剂的开发利用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豆油在碱催化剂(KOH)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转脂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探讨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添加量为1.3%,反应时间为4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3.
ICP-MS检测大豆原油中金属离子含量,使用未添加涂层的不锈钢油罐2个,分别在25℃和40℃条件下恒温储藏。测量不同时期大豆原油样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具有溶出效应,且40℃储藏的大豆原油样品中同种金属离子含量高于25℃储藏条件下的大豆油含量,即温度越高,金属元素离子溶出越多。以全省大豆油ICP-MS检测金属元素结果为依据,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四种金属离子Fe~(2+)、Zn~(2+)、Sn~(2+)、Al~(3+)对大豆原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金属离子对大豆原油POV值、p-茴香胺值和挥发性醛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加速油脂自动氧化进程,影响大豆油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以巴旦木粕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指标,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巴旦木粕蛋白质。用单因素试验考查料液比、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p H值对巴旦木粕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数学模型,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巴旦木蛋白的等电点为4.0;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 H值9.0,料液比1∶22(g∶m L),加热温度48.2℃,加热时间59.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巴旦木蛋白提取率可达58.67%。  相似文献   

15.
研究苦槠"豆腐"的最佳制作工艺及成品的初步检验。采用水浴加热,以感官评分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料水比3个因素对苦槠"豆腐"制作的影响,优化苦槠"豆腐"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苦槠"豆腐"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12 min,料水比1∶12,此工艺条件下的成品,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其色泽光美,组织结构致密,剖面纹理清晰,口感爽滑,具有苦槠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脂肪酶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SODD)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参数。经分析初步得出脂肪酶催化法甲酯化最佳条件为:甲酯化温度45℃,甲酯化时间16h,转速180r/min,底物比0.1:1。最佳条件下脂肪酸甲酯化率达到96.2%。脂肪酶反复使用6个批次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频率、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欧姆加热肉制品大肠杆菌数、色泽及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欧姆加热肉糜制品中大肠杆菌残存率显著高于水浴加热,脂肪氧化情况较水浴加热条件下高,a*值较水浴加热低;延长保温时间可提高欧姆加热的杀菌效果,对色泽、脂肪氧化影响不显著;在工频(50 Hz)下欧姆加热的杀菌效果最好,且杀菌效果随着频率的上升有下降趋势,在高频段(100,200,400 Hz)加热时,TBARS值比低频段时低、a*值较低频处理下的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比较了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A、BHT、TBHQ)在葵花籽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优化茶多酚棕榈酸酯、迷迭香提取物比例,制备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发现当茶多酚棕榈酸酯0. 45 g/kg、迷迭香提取物0. 15 g/kg时,其协同抗氧化性最强。在最佳添加量条件下,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在减缓酸值、过氧化值方面优于BHT、BHA,与TBHQ相近。但在减缓丙二醛含量上升速率的能力优于TBHQ。因此复配抗氧化剂有其明显的优势,可为葵花籽油储存过程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艳  宋鹏翔 《粮食储藏》1991,20(5):36-43
本分析方法对大豆油、葵花油中戊烷测定,选择了气相色谱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了样品密封在一定容器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不同时间对戊烷量变的函数关系,探索出了测定油脂中戊烷含量方法。在应用本法测定分析戊烷的同时可分析出浸出植物油中残留6号溶剂量。本分析最小检出量,戊烷和溶剂残留量各为1×16~(-6)g。  相似文献   

20.
以高筋面粉、穇子、黄精、糖粉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料,研制穇子黄精韧性饼干.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其生产工艺及配方,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穇子粉、糖粉、黄精粉用量对穇子黄精韧性饼干品质存在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配方如下:以高筋面粉100%计,大豆油添加量10%,糖粉添加量24%,穇子粉添加量20%,黄精粉添加量4%,在烤制温度上火170℃、下火160℃的条件下,烤制时间20 min制得的饼干具有浓郁的穇子香味,口感松脆,后味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