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范红梅  刘志海  金昭  赵列香 《种子》2016,(12):54-56
以3年不同批次的加工药材为试验材料,采用HPLC法,对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旨在评估黔西南州引种金银花的中药材质量,为其质量检测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检测色谱系统的适用性优良,检测条件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好;3年不同批次的引种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2.4%~4.2%,木犀草苷含量为0.067%~0.137%,均明显高于药典规定含量,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金银花花器发育时期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以幼蕾期、青蕾期、白蕾期、银花期、金花期5 个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银花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累积量及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以及异绿原酸A含量在青蕾期最高,分别高达27.29、0.22、0.84、0.36 mg/g,而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和总异绿原酸含量峰值出现在幼蕾期,分别为7.22、1.77、9.30 mg/g。(2)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 和总异绿原酸累积量均在白蕾期最高,分别为82.19、4.12、5.56、101.67、23.05、130.07 μg/朵,仅有木犀草苷累积量最大值出现在青蕾期(10.39 μg/朵)。(3)随着金银花花器发育,绿原酸与木犀草苷比例先降低后增高,而异绿原酸A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异绿原酸B、C所占比例逐渐降低。金银花有效成分含量、累积量以及比例与发育时期密切相关,最适采收期为白蕾期。  相似文献   

3.
吕蕊  徐文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22):7579-758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不同花期金银花的多种有机酸、木犀草苷、花青素成分含量及不同花期间功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本研究采集山东平邑地区的7个花期的金银花样本,在中药制备基础上,通过HPLC的方法,完成了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花青素的含量测定,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明确不同花期样本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的峰值含量分别为(12.23±0.95)、(82.54±4.83)、(55.74±3.75)、(2.97±0.87) mg/g,均出现在大白期;隐绿原酸、花青素的峰值含量分别为(3.84±1.20)、(0.63±0.04) mg/g,出现在二白期.大白期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与DPPH、ABTS清除率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与ABTS清除率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P<0.05);花期与花青素含量、DPPH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P<0.05).本研究初步认为,不同花期所含的有机酸、木犀草苷、花青素含量存在差异,大白期的抗氧化活性更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绿原酸含量有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健康脱毒种苗及栽培方式对杭白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2020年早小洋菊二代脱毒苗和早小洋菊常规苗为试验材料,考察脱毒种苗和栽培方式对杭白菊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脱毒种苗较常规苗,其多项农艺性状的指标均有提高,增产效果显著,每公顷增产1.55 kg,增幅达27.26%。在栽培方式中,发现直立型栽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均优于常规压条种植,其中以双条双株栽培方式最佳,其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得到提升,产量增幅明显,每公顷增产3.67 kg,增幅达50.6%,且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黄酮含量相比于《药典》标准分别提高了170%、275%、28.6%和108%。在不同时期的激素处理中,发现在花蕾膨大中期喷施0.06 mol/L GA3,可显著提高杭白菊的品质。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健康脱毒种苗及配套的优化栽培能有效提高杭白菊的农艺性状和品质,“良种+良法”模式为杭白菊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长叶榧种子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濒危植物长叶榧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脂肪、总蛋白质、总黄酮、总绿原酸、总鞣质等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产地长叶榧种子中可溶性糖、总黄酮的含量以浦江地区最高,粗脂肪、总绿原酸、总鞣质的含量以桐庐地区最高,总蛋白质的含量以富阳地区最高。桐庐地区不同质量大小的长叶榧种子中,除总绿原酸外,种子质量越大,可溶性糖、总黄酮、总鞣质的含量越高,但粗脂肪、总蛋白质的含量却越低。长叶榧种子可溶性糖的含量与粗脂肪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富硒菊花的食用安全性与营养保健功效,给富硒菊花种质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等分析了金丝菊、香菊、雪菊3种富硒菊花的营养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种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测定了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富硒菊花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应。结果发现,3种菊花的硒元素含量在0.125 9~0.195 4μg/g之间。雪菊的水分、灰分含量最高,金丝菊的粗脂肪含量最高,香菊的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高,同时具有较高的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和氨基酸评分,说明香菊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较为接近。3种菊花均含有3-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芹菜苷、蒙花苷、木犀草素、芹菜素、香叶木素和金合欢素,均未检出镉与汞,铜、砷和铅含量分别在13.250~20.875μg/g、0.000~0.087μg/g、0.375~1.038μg/g之间。富硒菊花具有一定的总还原力与DPPH·、ABTS·+、·OH自由基清除活性,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力。本研究为富硒菊花种质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璐 《分子植物育种》2023,(9):2900-2907
木犀草苷(cynaroside, CYN)是一种存在与多种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旨在揭示木犀草苷对运动性疲劳诱导的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递增负荷游泳建立了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游泳当天对大鼠分别灌胃2 mL 5 mg/kg、10 mg/kg和20 mg/kg的木犀草苷,连续9周。末次游泳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的心功能参数、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和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组织形态。通过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Keap1、HO-1和NQO-1的m 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的核转位。结果表明,木犀草苷降低了运动性疲劳大鼠的LVPWd、LVPWs和LVIDs,升高了EF和FS (P<0.05)。木犀草苷降低了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LDH、CK和cTnI水平,减轻了心肌组织学病变(P<0.05)。木犀草苷升高了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组织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0.05)。木犀草苷升高了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组织Nrf2、HO-1和NQO-1 m RN...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桑树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对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2个不同倍性桑树杂交亲本和组合后代群体为材料,通过对桑叶中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所有杂交后代不同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桑叶中水分和灰分含量2个性状变异系数小于10%,遗传相对稳定,而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等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在群体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2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桑叶营养物质(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值均小于相应亲本均值;活性物质(多酚类、黄酮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均值均高于相应亲本均值,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单株筛选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综合分析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可为桑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N)45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而绿原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能有效地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施磷(P2O5)为360 kg/hm2时单株产量最高,施P2O5量在0~180 kg/hm2的范围内,绿原酸随着施磷量增加而增加,超过180 kg/hm2时,绿原酸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施K2O量在0~30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绿原酸含量以施钾量为225 kg/hm2时最高。其中当N、P2O5、K2O施用量分别在240~360,180~360,150~225 kg/hm2范围内,四茬金银花药用成分木犀草苷平均含量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的0.0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超过此施肥量范围木犀草苷含量则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毕节烟区不同生态区(光照、降雨、温度等)对烤烟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多酚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和大方县植烟生态区种植云烟105和云烟116,并对中部烟叶多酚类物质及常规化学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烟生态区、品种及其互作对多酚含量的贡献不同,生态区对烤烟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总酚的贡献率分别为22.68%、7.68%、9.67%、94.40%、9.48%和3.14%;品种的贡献率分别为68.53%、60.91%、82.39%、0.04%、63.10%和69.34%;生态区与品种互作的贡献率分别为8.79%、31.41%、7.94%、5.55%、27.42%和27.52%。云烟105在大方生态烟区的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更高,而云烟116在威宁生态烟区的莨菪亭含量更高。烟叶多酚含量与磷、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烟叶多酚及化学成分来看,毕节新引进的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更适宜种植在大方地区,且云烟105表现优于云烟116。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栀子资源品质,采用HPLC测定比较栀子果实中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和栀子黄色素含量的差异,并以各成分作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份栀子资源果实中均含有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绿原酸以及栀子黄色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绿原酸含量最少。其中湖北大悟野生栀子(7号)栀子苷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分别达125.95、2.71 mg/g;湖南浏阳野生栀子(2号)西红花苷-Ⅰ及栀子黄色素含量最高。湖北大悟(7号)、湖南浏阳(2号)野生栀子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可参考作为选育良种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花生壳中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柱温27℃。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3,4-二咖啡酰奎尼酸和木犀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5~60μg/mL(R2=0.999 9),3.63~58.08μg/mL(R2=0.999 9),17.25~276μg/mL(R2=0.999 7)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n=5)为121.6%,97.79%,124.35%,RSD分别为0.71%,1.49%,0.44%。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花生壳资源产业开发中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南、北高丛蓝莓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南、北高丛蓝莓引种上海后,品质及花色苷抗氧化能力表现出的差异。以上海地区主栽的5个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品质、花青苷、总黄酮含量以及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tential assay)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布里吉他’(Brigitta)的果形最大,达2.87 g;‘奥尼尔’(O’Neal)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3.44%;可滴定酸含量较低,酸固较高,果实风味浓郁;‘蓝丰’(Blue crop)酸固比最高,为11.8。蓝莓果实总黄酮、花色苷的测定中,‘埃利奥特’(Elliott)的花青苷及总黄酮含量均最高,同时DPPH和FRAP的测定值也最高。测定结果均反映出引种上海后,‘奥尼尔’(O’Neal)品质最好,适合做鲜食品种;‘埃利奥特’(Elliott)抗氧化能力最强适合做保健品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武兴菲 《保鲜与加工》2021,21(3):125-129
为探究红枣在干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系,选用新疆和田大枣为试材,采用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对其进行干制处理,测定其在干燥过程中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褐变度的变化,并鉴定酶促褐变的底物。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枣果褐变度不断提高,总酚、总黄酮含量不断下降;枣果中共鉴定出11种酚类物质,其中芦丁、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是其主要酚类物质,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是枣果的酶促褐变底物,儿茶素是最主要的酶促褐变底物;干制过程中枣果的褐变度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儿茶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总酚、总黄酮参与了枣果褐变的进程。研究结果为红枣干燥过程品质调控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甜樱桃主要栽培品种多酚含量的测定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包括植物多酚在内的樱桃果实品质评价标准体系,进而为品种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定量分析研究山西省栽培的樱桃品种‘那翁’、‘红灯’、‘佐藤锦’、‘大紫’、‘龙冠’、‘红玛瑙’、‘8-2’、‘6-19’果实的总酚、原花色素、绿原酸、总糖、总酸含量与果实形态指标对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多酚类物质总量与种类对樱桃果实的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多酚类物质总量与种类可以作为衡量樱桃果实风味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试验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提出樱桃果实风味品质分级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解析大麦籽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特性有利于其含量检测、积累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8个大麦材料籽粒、7个发育时期1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7个时期,15种化合物总含量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0 d最高(335.71±41.63)μg g~(-1),成熟籽粒最低(165.52±38.63)μg g~(-1)。花后10 d曲克芦丁、芹菜素、短柄花素和白杨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55.75±30.76)μg g~(-1)、(8.41±1.54)μg g~(-1)、(10.71±1.53)μg g~(-1)和(4.41±0.60)μg g~(-1);花后5 d柚皮素查尔酮、花后15 d二氢槲皮素和花后25 d木犀草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42.41±15.39)μg g~(-1)、(17.92±6.60)μg g~(-1)和(5.19±1.37)μg g~(-1)。其中,柚皮素查尔酮的含量变化趋势为下降—平台—下降;曲克芦丁和白杨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下将—平台—下降;二氢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在含量检测等研究中,大麦籽粒曲克芦丁、芹菜素、短柄花素和白杨素的适宜取样时间均为花后10 d,柚皮素查尔酮、二氢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适宜取样时间分别为花后5、15和25d。上述结果为大麦籽粒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等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灌溉方式对地表蒸发和梨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面灌溉中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果实品质差的问题,于2013年在河北工程大学永年校区以5年生田间梨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地面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地表蒸发量、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4种地面灌溉方式包括沟灌、畦灌、覆草畦灌和覆草非灌溉。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地表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覆草畦灌和沟灌显著高于畦灌和覆草非灌溉处理。覆草畦灌和沟灌较畦灌可显著减少地表的蒸发量,覆草非灌溉、覆草畦灌、沟灌和畦灌3—8月的累积地表蒸发量分别是77.92、114.64、163.1、203.73 mm。沟灌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为1.99 kg/m3,显著大于覆草畦灌和畦灌,分别提高了1.45、1.06 kg/m3。沟灌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综上,沟灌既能减少地表蒸发又能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是当前较好的地面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樱花中嫩红素成分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以及高效提取工艺研究。本研究以中国南方主栽樱花品种‘关山’为试验材料,利用HPLC-MS/MS法对其花瓣干品内的嫩红素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乙醇提取法、低温干燥法获得樱花冻干粉。结果表明,在HPLC-MS/MS分析中,在正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27种黄酮类物质(总黄酮相对浓度为44.85μg/mL),含量较高的有槲皮素-3-O-丙二酰基葡萄糖苷、O-丙二酰氨基己糖苷黄酮base+4O、槲皮素-3-β-D-葡萄糖甙等;在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出34种黄酮类物质(总黄酮相对浓度为1 170.72μg/m L),含量较高的有芹菜素-7-(2"-乳酸葡糖酯)、猫眼草酚-C 6,4’-二葡糖苷、槲皮素-3-β-D-葡萄糖苷、6-羟基木犀草素7-(6"-丙二酰葡萄糖苷)等。樱花黄酮类物质成分测定在负离子模式下测定更为准确。此外,樱花嫩红素最佳提取工艺为:首先加8倍体积的70%乙醇没过样品浸泡1 h,再加入20倍体积70%乙醇进行渗漉提取,去除滤渣后低温真空浓缩,回收至无乙醇味,最后取浓缩液冷冻干燥获得樱花冻干粉,且冻干粉中黄酮类含量高达65.35%。研究...  相似文献   

20.
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4):255-258
为了研究套袋对山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和总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为生产优质山葡萄提供理论指导。以‘双红’山葡萄为试验材料,应用HPLC技术,研究套袋对山葡萄花色苷及相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使果实的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降低,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采收期提前解袋可使还原糖增加,总花色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花青素-3-葡萄糖苷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