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同模式的分析比较,力求得出适合重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联结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户与农业企业双方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为天津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户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的形式两方面对天津市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现状进行总结;针对天津存在农户经营分散、企业市场带动能力较弱、农企双方购销合同违约率较高、农业合作组织的中介职能作用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市场带动能力、规范双方购销合同、发挥农业合作组织中介职能和创新利益联结形式等对策及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成功的经营方式,它可以解决农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是薄弱环节,它们不能有效地联结,使农民收入的提高受到影响,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何燕  宋连久  赵燃 《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0):243-252
调查分析藏东南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藏东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2020年7—11月藏东南6县1区295个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分别通过农业成本、农产品附加值、利益联结机制对农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加效果最好,利益联结机制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效果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成本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较差。进一步促进藏东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户经营收入必须调整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开放、健康、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相对稳定合理有效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机制形成动因、经营形式及参与者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利益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局部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产业化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伸,动力机制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方式逐步完善,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吴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93-19095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组织模式提出了建议,推崇“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以保障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以此确定他们之间不同的契约关系,探索一种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8.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和产业化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结分散的农户,两者的连接机制决定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农民增收,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机制的角度入手,以南京市为例,着重考察其对农户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效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的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独山县农业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模式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独山县农业企业发展概况,总结归纳了独山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的6种模式,提出大力培育并促进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壮大、以增强企业带动能力为重点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稳定增收、核查和监管并重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等4条促进独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文章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3种主要利益联结模式:市场联结、契约联结与产权联结。探讨了契约式利益模式的缺陷并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认为目前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呈增长趋势、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龙头企业经营组织对农户带动能力不断提高、龙头企业联合实力逐步在增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的联结方式呈多样性等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企业的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素质偏低,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人才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力投资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理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建立牢固的利益机制,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进行科学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意义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使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又一伟大创举。(一)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化中的利益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关注热点。朱金鹤等人认为利益联结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运行的下去的关键因素。[1]范亚东等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民结成共同利益关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用技术》2011,(3):23-25
新闻背景: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优势生物产业发展计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培育壮大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也要看到,我省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小而且分散,基地建设和加工龙头企业不配套;龙头企业少小散弱,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联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泰州农业产业化存在经营模式单一、利益联结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户缺乏利益代言人,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风险识别和预防机制缺乏,农户仍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传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成本高昂;针对上述分析,认为现阶段宜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培育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民公司,引入强契约和强关系治理农民与农民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这一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嘉兴平湖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深层次探析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问题。并基于其利益联结机制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政府等产业化经营参与主体,提出建立一个机制,服务两个需求,打造三个平台,强化四项基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绍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75-15076,15079
在分析曲靖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后,对曲靖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种利益联结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企业与农户间利益联结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变迁,是市场经济作用的必然。为使农户分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果,提出了"公司型龙头企业+农民股份合作组织"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它从提出到现在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农业产业发展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初步总结探讨了全国各地在发展中创造出的不同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及约束条件,指出了在推行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按照"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思路,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多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带动农户进入产业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产品加工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04-30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历史性改革,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通过对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现存问题的分析,从壮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及内部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