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以大冶市金牛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法和特尔菲法等对其规划前后的土地利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后的环境有了显著提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金牛镇未来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可有效改善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大冶市为例,基于大冶市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变更登记数据,分析了大冶市5年间的耕地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并定量分析了耕地侵占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地易被侵占区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侵占是大冶市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大冶市有48.56%的耕地位于被侵占风险较高的区域,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耕地被侵占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陈贵镇、东岳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等乡(镇、办事处)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风险要高于其他乡(镇、办事处)。  相似文献   

3.
论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以长沙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镇化水平衡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和发展程度;而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和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了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以长沙县耕地利用为例,从人口增长与人均耕地的矛盾、城镇化对耕地资源结构的影响、土地管理与土地资源开发,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从严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预警监测系统、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等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葛利玲  常献伟  潘元庆  余坤  付标  李天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78-2980,2986
通过对我国现实耕地状况的研究,分析新形势下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南阳市在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耕地减少情况与耕地减少的原因,找出在新形势下影响耕地保护的正反两方面原因,并以此提出耕地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对武汉近年来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武汉市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和耕地利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武汉市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总量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探讨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潜力大,是补充被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复垦要兼顾质量和效率,耕地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同时对评价复垦的宅基地的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西青区农村宅基地土壤、复垦后宅基地土壤和普通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1种评价因子,通过野外调研采样、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获取实验数据,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建立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复垦后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的数据验证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可靠性,然后对天津未复垦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等级为4.41级,对应八九等地。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相比在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低,复垦时应适量地增加富含氮、磷、钾、有机质等肥料或者化肥的施用,土壤容重和粒径差距较大,复垦时应着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注重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利用城市化的人口测量指标,研究宁波市城市化加快与耕地减少这对矛盾的关系,分析宁波市1997~2008年的统计数据以及宁波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的变动情况,根据分析罗列出宁波市耕地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可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只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广元市是四川省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以广元市为例探讨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对于推进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作机制,结合广元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广元市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实践探索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为广元市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县域耕地资源利用分析——以河北省辛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的耕地资源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耕地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河北省辛集市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辛集市耕地资源利用中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化程度、加强土地整理、注重耕地资源生产能力保护等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耕地数量锐减对生产和生活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大,笔者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分析了石家庄市耕地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揭示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并在此基础进一步从认识、管理、规划、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耕地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查阅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通过查阅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利用现状及之间的相互转换情况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详细耕地流转情况,了解玉溪市耕地与非农用地的利用现状,耕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速度、规模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是导致玉溪市城市规模扩展与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驱动力;玉溪市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突显。提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作、严格执行土地占补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的中原地区耕地预警实证研究——以新郑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发现并排除中原农区耕地警情,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客观的耕地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鉴此,以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确定耕地预警指标体系,主要预警指标有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增长率、灌溉保证率、农业GDP增长率、粮食单产、粮食作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比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长率、城镇化率...  相似文献   

13.
加强耕地保护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笔者以四川为例,通过对四川省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环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对四川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来说,要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必须要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土壤肥料新技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好耕地保护和培肥工作;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在分析鄂尔多斯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市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脆弱区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鄂尔多斯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世文  马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76-6577,6579
构建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体系和探讨评价的有效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指标分3层,9个指标;层次分析法对耕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比较方便和合理,从最终参评因子的权重排序可以看出,影响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因素主要是耕地利用强度和投入;应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和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从1996到2004年福建省耕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资源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耕地资源面临的危机,并对当前重庆市耕地保护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在耕地保护新形势下,结合大数据、先进技术及创新思维,提出搭建耕地资源保护监测监管平台和土地整治转型升级两措施,以期找到耕地资源保护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是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协调中央与地方的政策需求、加强耕地保护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俸玉婷  韦燕飞  黄鹄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40-5542,5578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山区的耕地保护工作难度加大。以广西西林县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发现,影响西林县耕地保护的主要因素是退耕还林,通过单对西林县标准分配面积的时空差异状况分析西林县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调西林县耕地保护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路燕  路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72-6774
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近10年来河南省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预测,进而研究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阶段,如何克服大量耕地非农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保护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燕榕  姜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18-12221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对1996~2006年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与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并未扭转;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仍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的中心在空间上高度重合;土地开发、复垦是耕地补充的主要来源,土地整理的比重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江苏省耕地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