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32-35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的三级模型,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传统村落完整格局,并梳理当地文化特色及节庆风俗,提出物质—非物质共同传承的保护理念,探寻传统村落空间演化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动力,为保护规划及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历史遗产,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瑰宝,对传统村落的分类研究有助于传统资源的活态传承,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本文以川南传统村落为样本,整理川南地区各传统村落历史发展特点及现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解读和分析,将传统村落划分为4类,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的研究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选取东三省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进行时空分布格局特征和多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东三省传统村落在元代及以前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趋势较为明显,清朝时期传统村落分布范围显著增加,扩展方向呈现出随机性,民国和建国后新增传统村落数量减少,但方向趋势更为明显;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呈集聚型,并且传统村落在各地市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了辽宁省朝阳-锦州传统村落分布带、吉林省白山市传统村落分布区2个高集聚地域;高程、坡度、坡向、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早期传统村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交通可达性较差,不易受外来因素冲击,传统村落的保存较为良好,历史文化和政府政策因素在东三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形成保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供村民公共交往的空间,体现村落的整体风貌,是社会形态与人际关系的代表,其蕴含着村落演变发展的历史文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和公共空间的形式发展巨大改变,这导致传统村落自然的特质不断消失,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接下来,本文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演变过程,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日渐深入,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在社会各界均得到了大力重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玉树地区实际情况为例,研究玉树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情况。玉树虽然在传统村落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共享生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做好旅游业的适度开发以及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修改维护、强化古民居建筑空间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省605个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Arc GIS空间制图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借助SPASS统计软件具体研究传统村落分布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河南省传统村落具有大范围分散、小区域聚集的分布格局;海拔越高,留存的传统村落数目就越多,豫北太行山、王屋山,豫西小秦岭、伏牛山及豫南的大别山脚下传统村落的数量相较其他低海拔地区为多;人口密度似与传统村落分布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并不一定受人口多寡的制约;人均GDP水平和传统村落的分布关系不大;从交通水平来看,距离交通线路越近,能够搜索到的传统村落数目越少;对于靠近城镇的传统村落来说,不加限制的城镇化是威胁到它们保护的最大可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保护河南省传统村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是中国众多乡村聚落中具有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运用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黔东南州传统村落组群风貌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黔东南州传统村落呈组团状分布,分布不均衡.从地域分布上看,多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从行政区划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黎平县、从江县、雷山县、台江县和剑河县;从民族来看,苗族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等环雷公山区域,侗族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黎平、从江和榕江3县.(2)黔东南州传统村落组群风貌划分为山地苗族民俗风貌区、河谷低地侗族建筑风貌区和苗侗非遗文化风貌区.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村落,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保留原乡肌理,推行“古村落+”模式,以保护传承为首要、农耕文化为底色、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32-235
为合理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引入地理集中指数和不平衡指数,对四川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传统村落呈集中分布状态且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及川南山区。最后以此为依据为四川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出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从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20,(8)
正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包括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等。2003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强调"要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省江山市对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现状和问题开展了调研,并就如何传承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村落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渐凸显,乡村与自然协调的空间格局正慢慢消亡。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生存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泰和爵誉村传统村落为例,在研究村庄布局和村庄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继续保留人与自然的整体性、重点保护地域特色的原真性和创造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三点适应于爵誉村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乡村文化在空间中的物理表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探析对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的基理,研究其景观表达,从而识别和提取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营造的评价因素。研究表明:河南省的传统村落地域空间分布不均衡,豫南地区在河南省传统村落所占数目较多,在整体空间结构上,河南省传统村落呈“多点网状布局”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传统村落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趋势;村落内的重要文化景观以宗祠居多,其次是戏楼,清灰色由此成为村落景观的知名文化符号,村落环境因素中突出环境因素主要为古井、古树、池塘、河道。豫南大别山区整体村落建筑保存良好,地域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爽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89-197
以浙江省63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浙江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北冷南热"的态势。整体分散,局部聚集,形成了四个聚集中心:丽水市南部、丽水市北部、台州市西部、金华市西部。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形因素、区位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海拔高地区呈聚集分布,海拔低地区呈离散分布,大多传统村落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向阳坡,利于发展农业。与县级区划中心和主要景点距离较近,利于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村落主要位于GDP和人口密度较低的县区。传统村落核密度与高程、交通呈空间正相关,与水系、主要旅游景点、人口密度、GDP等因素呈空间负相关。浙江省传统村落绿色旅游发展策略:构建旅游协同发展圈,大力发展绿色休闲旅游,深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多方互惠共赢等。  相似文献   

15.
洪伟  段晓梅 《北京农业》2015,(6):255-256
丽江宝山石头城是一座依石而建的古村落,保留着纳西族原始建筑风貌,是云南省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2个古村之一。其建筑风格奇特,历史悠久,文化深远,作为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分析宝山石头城村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风貌特色,总结石头城村保护发展的现状优势及亟需改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上揭示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湘西州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凝聚型,在地理区域上的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表现为"核心多边缘少",县域尺度上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花垣县和龙山县;(2)元朝、明朝和清朝是现存湘西州传统村落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三个朝代保留下来的古村落最多,分布范围最广;(3)险要的自然环境条件、稍显闭塞的交通和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布局。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湖州荻港村落文化积淀深厚,从早期的渔猎文化发展到农耕文化及所带来的名人文化在村落中仍清晰可辨。该文选取荻港村这一案例村,通过探析其传统村落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的现状,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尝试从协调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恢复文化生态3个方面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思路,以期为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问题,人们重视其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重要性,而对其作为空间发展体的发展问题认识不足。分析了传统村落作为空间发展体,其发展困境在于边缘化的经济区位、农业生产模式的更新动力不足、自然条件的囿限性、人口退化和传统文化传承间断等5个方面,进而论述了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路径在于,构建有效驱动其发展的动力系统、确立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建立新型农民培养的长效机制和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业考古》2021,(3):263-271
传统村落作为具有多重价值内涵的活态文化遗产,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建筑、生产技艺、精神观念、民俗礼仪等文化信息,是乡村社会悠久历史的见证。价值的认知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起点,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已成为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钓源村为例,详细分析了钓源村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规划的思想和框架,在分级保护规划、高度控制规划、景观风貌规划等层面,对传统村落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旨在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不够,空间发展存在问题较多.借助GIS技术,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估算确定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呈凝聚型,空间分布不均衡.说明高程、坡度、水文、交通条件、经济指标、文化因素是影响临沂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现存传统村落实行整体组团发展,适合发展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