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一、藜麦概述藜麦,属苋科(原藜科)藜属,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和秘鲁,距今已有5000~7000年的古老种植历史,在当地土著居民中从古至今一直沿用原始的方法作为主粮种植。(一)藜麦的营养特性种植藜麦,主要是收获其籽实作为粮食食用。藜麦备受关注的最主要特点是高蛋白、近乎完美的氨基酸组成以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和藜麦为主要原料,对藜麦番茄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麦番茄复合饮料最佳的工艺配方为藜麦浆添加量35%,番茄汁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5%;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添加量0.12%,黄原胶添加量0.08%,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0.10%,卡拉胶添加量0.05%。  相似文献   

3.
食用藜麦需采用浸泡或碾压的方法将种皮中的皂苷去除,提升口感。根据对藜麦物理特性研究,提出一种干法搓擦降皂工艺,并对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实现藜麦由低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三江藜1号是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具有中早熟、矮秆抗倒、高产、千粒重高、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9-2020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2年6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31.7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同步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5.5kg/667m2,比对照增产5.9%,适宜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灌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藜麦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干旱的经济作物,其经济效益是种植小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15倍。对藜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高寒山区广大藜麦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藜麦覆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总结了藜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藜麦覆膜栽培技术的比较优势,探讨了藜麦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光、温、水、土效应和藜麦生长发育的响应,评价了藜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明确了藜麦覆膜栽培技术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分析了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并初步总结出藜麦覆膜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藜麦覆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藜麦为主要原料,运用湿磨法提取藜麦淀粉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藜麦淀粉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湿磨法提取藜麦淀粉最佳工艺,即料液比为1∶6 (g∶m L),浸泡时间为4 h,磨浆时间为140 s,藜麦淀粉提取率达到67.10%;在水浴90℃条件下,藜麦淀粉溶解度为3.49%,膨胀度为13.46%;藜麦淀粉冻融96 h后,析水率无明显变化,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藜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粮食作物,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我国山西、吉林、青海、甘肃、河北等地开始较大面积地种植藜麦。通过科企结合,初步形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域的栽培方法,获得了一批性状稳定的育种材料,认定了藜麦品种1个。然而,我国藜麦生产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专用生产加工设备较为缺乏,加工产品多为藜麦米,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国内藜麦产品的销售以电商为主,缺乏实体销售,藜麦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国际市场藜麦需求强劲,藜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政策性调减,藜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通过加快品种培育和生产加工设备研发,丰富产品种类,藜麦必将在“调结构,转方式,保增收”的农业政策落实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藜麦,别称南美藜、印第安麦、奎藜、金谷子等,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作物,由于具有独特的、丰富全面的营养价值,养育了印加民族,被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鉴于其在油脂、蛋白质、脂肪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平衡结构,及其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和抗氧化剂等特性,并可降低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而被誉为功能性食物,同时被列为"全球十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北京市从2015年开始引进藜麦种植,经过几年的试种,逐渐找到了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品种、适宜播期、播深、密度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藜麦为近年引进我国的一种抗逆性强、营养全面的杂粮作物,一经引进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却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应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辅助育种等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藜麦育种工作中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1.藜麦生长条件适宜温度为15~20℃,最高温度不超过32℃,但它可承受-8~30℃的温度。无霜期在100d以上,藜麦是碳三植物,但它可有效利用水分(藜麦的生理机制能够避免水分不足),耐旱以及抵御土壤水分低。降水量300mm以上。尽管藜麦通常种植在碱性和酸性土壤,但是藜麦喜欢中性土壤。土壤pH5.5~8.5,土壤湿度至少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4,以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2.
藜麦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藜麦是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植物,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突出的功能性健康食品, 不仅富含多酚、黄酮、皂苷、多糖、多肽、蜕皮激素等活性成分, 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矿物质(K、P、Mg、Ca、Zn、Fe)等营养物质, 具有均衡补充营养、增强机体功能、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提高免疫、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菌抗溃疡等生理活性, 尤其适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人群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学生、老年人等人群食用。藜麦因其全面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功能特性, 且优于大多数谷物, 成为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本文综述藜麦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作用, 并展望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旨在对藜麦产业、食品保健和医药研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藜麦杂粮粥料液比及原料配比的研究,确定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8条件下,各原料添加量为藜麦40%,小米20%,糯米10%,燕麦米5%,芸豆5%,花生10%,红小豆5%,葡萄干5%时为最优配方。该产品具有低脂肪、低钠特点,重金属及微生物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4.
藜麦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苋科藜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原地区,具有大约5000~ 7000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印加人备受推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因为其全面的营养价值和均衡的氨基酸比例以及药用保健价值收到追捧,引起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为了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研究方向的参考,通过对国内外对藜麦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归纳了在藜麦的引种栽培、营养成分分析、产品开发利用、遗传谱系研究、抗逆性研究、抗病虫害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在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藜麦在低海拔地区产量和品质降低、藜麦的多种药用保健作用、藜麦副产物的利用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分析了藜麦作为一种杂粮作物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引种栽培以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燕麦、玉米、荞麦、黑芝麻等杂粮既可作为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又可作为开发保健食品的基料。以大米、燕麦、玉米、荞麦、黑芝麻为主要原料,经过预处理、蒸煮、冷却、搅拌、成型、烘烤、冷却、包装等工序,研制一种新型的营养丰富、口感香脆的即食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16.
藜麦是巴楚县近两年引进的特色农作物。藜麦种植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分析藜麦种植气象条件十分必要。根据2021年新疆巴楚县气候条件情况以及藜麦生长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巴楚县藜麦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巴楚县2021年3—8月气温、降水、光照条件能够适应藜麦生长发育,但是藜麦种植期间会遭遇高温、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这些气象灾害会影响到藜麦的健康生长。梳理了几点气象服务措施,以促进巴楚县藜麦种植提质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不同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5个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5%)PEG-6000处理对藜麦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对藜麦种子的萌发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且不同品种之间种子萌发所受抑制程度有显著差异。用隶属函数法测定5种藜麦萌发期的抗旱性顺序为:-6-8-11-10-7。  相似文献   

18.
荞麦面粉含面筋少、淀粉多,所以不宜制作面包,但以荞麦粉为添加剂制成的面包不仅具有养麦的特殊风味,而且营养价值也大大提高,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QA 13-7-6、2014 xsg 23 4 2、2014 xsg 48-2-8、2014xsg 53-1-2和2014 xsg 4-1-6等5个品种的藜麦种子为材料,研究藜麦在萌发期的耐盐程度.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处理供试种子,并统计其发芽率、根长、芽长等,计算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藜麦幼苗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出在低盐处理时升高,高盐处理时降低的整体趋势,而根长则受到很强的抑制,萌发时间也随着盐胁迫的程度增加而推迟.通过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品种2014 xsg 48-2-8和2014 xsg 23-4-2在受到盐胁迫时,耐盐性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18,(10)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对藜麦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形成再生植株的影响,以台湾红藜(Chenopodium quinoa Wild.)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增殖、生根、炼苗移栽等研究,建立了藜麦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6-BA 1.5mg/L+NAA 0.2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84.33%,MS+6-BA 2.0 mg/L+NAA0.6mg/L+2-IP 2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