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两种豆类材料发酵得到的纳豆激酶进行活性测定,得到其活性最强的时间及两种纳豆制品的最佳食用时间。通过TAME底物法测定了不同豆类材料纳豆激酶的活性动态及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纳豆制品在发酵至12 h,其纳豆激酶活性最强;以大豆为原材料的纳豆激酶活性大于以绿豆为原材料的纳豆制品,且纳豆制品在发酵至12 h是纳豆食品药用保健功效的最佳食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在发酵豆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微生物在几种主要发酵豆制品中的应用。总结了我国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的各种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调节功能,分析了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并针对我国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的研究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5年,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教授及副主任委员张学元、蒋建平、梅方权等20多位科学家,向国务院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的建议。大豆行动计划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突破口,利用传统的大豆加工技术,制作并廉价供给中小学生豆奶及其他豆制品,以有效地改善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当地大豆及系列化制品加工业的发展。“大豆行动计划”要求:第1步,选择10个县(市)作为试点,每个县选择1所~2所中学或小学,利用当地生产的大豆开发生产豆制品,以解决优质蛋白质之不足。在有条件的县(市)利用国产…  相似文献   

4.
传统发酵豆制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因此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步,发酵豆制品中的微生物得到深度挖掘。简要综述了4种发酵豆制品生产中的关键微生物及在产品现代化生产中的工业改良,旨在为发酵豆制品中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和优化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延长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保质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非发酵豆制品营养物质丰富,水分含量较高,因此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而腐败变质。本文对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探索和研究延长传统非发酵豆制品保质期的技术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在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年产大豆占世界总产量的第四位,2005年产大豆1700万t。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豆制品消费国家,2005年中国消费大豆达到4500万t。豆制品行业的自主创新对于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豆和大豆食品养育了中华民族,为我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7.
大豆发芽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的营养价值已为人们所认识,除了利用蒸煮、发酵的方法将大豆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传统食品外,豆芽也占豆类食品消费的很大部分。大豆芽口感鲜嫩,同时发芽大豆可以使豆制品在风味和营养价值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豆芽生长迅速,适合工业化生产,清洁无污染,易于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但是,发芽的同时也会引起脂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和养殖业主要饲料来源之一,区域大豆在生产上存在种植规模小、管理技术粗放、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差及豆产品加工滞后等问题,应因地制宜优化品种布局,推广因种集成配套栽培技术,适度扶植豆制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开发和延伸大豆产业链,为区域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韩城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豆制品行业中小作坊的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相当程度的中小企业并存,不仅难以形成品牌化产业,而且使行业市场监管力度缺乏。因此实现豆制品生产的工厂化、工艺科学化、品种多样化、管理标准化、效益规模化,以及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已迫在眉睫。将富含蛋白质的豆制品与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果蔬原料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营养结构更为合理的新型果蔬复合豆制品,极大地提高了果蔬资源和大豆资源的利用率,对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及附加值,促进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仅是大豆起源国,也是大豆加工食品的发祥地。通过简述豆腐、腐乳、酱油、大豆油脂等的开发史,多角度地浅析了我国大豆产品开发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代和宋代,我国大豆产品开发达到了顶峰;豆腐等发酵制品大都在西汉年间问世;早在北宋年间我国就开始对豆油进行提取与利用,油脂与蛋白质的分离同时也是我国大豆开发利用的一项巨大突破。通过对大豆产品的开发研究,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大豆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外大豆食品研发的观念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方食品和西方食品都有各自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国传统豆制品的营养价值极高,豆腐、豆浆、豆豉等豆制品的美味和价廉优势是商品开发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近年对大豆食品开发主要偏向引进技术,研发对象偏向油脂化工,显然忽视了传统豆制品的开发,根源主要是没有认识到传统豆制品的潜在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由辽宁省沈阳市新型包装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CS-I型干豆腐生产成套设备,可实现大豆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出干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素鸡等系列产品。该设备是豆制品加工成套设备的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3.
鸡蛋豆腐是以鸡蛋、大豆为主要原料,用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将浆体直接灌入包装盒内,通过加温成型而制成的一种豆制品。现将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对驯化的乳酸菌种进行发酵,制成营养丰富和酸甜适中的酸豆奶。研究大豆的处理方法、菌种的驯化方法和加工工艺及操作要点,得到酸豆奶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蔗糖加入量为7%,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5.
伊成霞 《种子科技》2023,(17):63-65
大豆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能够加工成豆制品,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深受消费者喜爱。大豆在我国栽培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结合当地种植情况选择适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从大豆品种选择和处理、种植地选择和整理、大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大豆加工产业的发展 大豆的加工始于2000多年前中国以豆腐为代表的传统豆制品加工,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才开始将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开发。然而伴随着科技人员对大豆组分及其作用的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经蒸煮、制曲、发酵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为控制豆豉生产的品质,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将HACCP原理应用到曲霉型豆豉加工生产中,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原料控制、清洗消毒、制曲、发酵为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HACCP计划表。  相似文献   

18.
在豆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煮浆的目的是使大豆蛋白质能够均匀、适度合理地受热变性,为点浆凝固等后续加工过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达到灭菌和去除豆腥味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大豆的营养成分被最大程度地溶解出来。  相似文献   

19.
豆制品与水     
豆腐是大豆蛋白质的凝胶体。在加工制作过程中,大豆原料经过浸泡、磨碎、分离、洗渣等环节,借助水的作用,将可溶性蛋白质有效地抽提出来,制成豆浆。再通过煮浆,添加凝固剂使豆浆变成豆脑,从而制成各种豆制品。俗话讲:“豆腐用水做”,一语道出了水在豆制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可以说离开了水不论用何种方法,都达不到制成豆腐的目的,因此在豆制品生产中应重视对生产用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毓峰 《种子科技》2023,(23):97-99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能够被制作成多种豆制品。大豆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酸等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大豆栽培历史悠久,但是大豆的产量严重不足,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此,应加大对大豆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加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分析了大豆栽培技术的要点、大豆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