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当许多年轻人奔向城市的时候,重庆市大足区一些人却返回到乡村,利用当地的独特气候土壤条件走上致富之路。这不,在智凤街道高笋村,就有一位忙碌的城市白领。他叫秦卫东,之前是一位建筑商。不过,经过近五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早已经成为一位"地道"的农民,虽穿着光鲜亮丽,但皮肤早已被太阳晒得黢黑。"我几乎倾家荡产在做这个事  相似文献   

2.
<正>在一批又一批农民离开乡土,扎根城市的同时,近几年,一股来自城市的细流逆潮而上,奔往广阔的农村,寻找属于自己的田园梦。他们逃离城市来到乡下,推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古老的土地上寻找新的盈利点。他们之中有企业家,有城市白领,也有刚刚跳出农门却选择返乡的"农二代"。他们自称"新  相似文献   

3.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0):50-51
<正>孙玉德是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碱厂镇的一位农民,虽说是农民,但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春种秋收,而是选择了栽树,而且栽的还是"摇钱树"。觉得不可思议?那就跟随本刊记者走近孙玉德,一探"摇钱树"的秘密吧!其实本刊与孙玉德早有渊源。早在2012年本刊记者就通过电话对孙玉德进行过采访,时隔两年,他的产业发展如何?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驱车来到本溪县碱厂镇,寻访孙玉德。几经打听,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般人眼里,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应该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过"白领"生活。而在成武县,两个大学毕业的高中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甘愿放弃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农村租地种菜,当一名地地道道的"菜农"。这两位大学生便是成武县汶上集镇后苗楼村的刘振华和党集镇毕石门村的毕经纬。别人说他们"傻",他们回答:"当农民不丢人,种菜很幸福"。刘振华和毕经纬是成武三中的高中同学,年龄相当,刘振华今年29岁,毕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朋友想到农村创业,他在城市打拼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觉得应该不是难事。但咨询一圈却打了退堂鼓,"经营模式、资金、物流、市场等都是绕不过的坎,农村创业难题甚至比在城市创业还要多。"类似这样的"想不到"还有很多。有人感慨,不同于城里火热的网购,农民互联网使用不熟练,产品推广难度不小;有人发愁,农村急缺懂市场、有技术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最近,杨进兴成了澧县九垸乡的一位新闻人物。一些村民纷纷夸奖说:"杨伢子几年大学没白读,前年打工回家当农民,一年就把本钱赚回来了,县里的领导来参观,还上了电视哩!"杨进兴是九垸乡合兴村的一名返乡青年,2005年华南大学毕业后,他在深圳富士康当上了白领工人。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3,(8):45
广东省佛山市两位"80后"白领,辞工当农民养殖蚯蚓,利用蚯蚓生产有机肥料,在实践环保创业梦想的同时,为解决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题出了自己的新点子。2011年初,阿佳和阿恒经过学习、考察后,租了5亩土地,盖起400平方米的棚子,从湖南引进150斤蚯蚓种,尝试用牛粪等饲喂繁殖蚯蚓并生产有机肥。尽管已经请了当地农民帮忙,但为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一位心系农民的优秀企业家,是一个热心人,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专家"、"蘑菇秀才"、"致富带头人";他又是一位有机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实践者、领跑者、宣传者和推广者,积极带领当地农民创业就业,发展林地经济,开展林下反季节香菇生产,使小树林里种出了大效益;他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用现代创新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不当"码农"改种"多肉"今年29岁的张小君,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留在城市成了一名"码农"。虽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但他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张小君  相似文献   

10.
65岁的张克义是庞各庄西瓜种植的骨灰级人物,率先试验嫁接育苗、率先种植小型西瓜、率先试验"双幕覆盖"抢早生产,他还是第一批北京市骨干农民培训的农民师资。每当说起西瓜高产经,他总是把育苗放在第一位,愿意和大家一起说说他的育苗经。  相似文献   

11.
<正>在歌山画水的三乡大地,有一位被誉为"农民的朋友,丰收的希望"的农资专业人才,被农民朋友们亲切地称为"楼老师"、"老楼",他就是东阳市方圆农资连锁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管理服务部经理)楼正海。心愿:为家乡农业科技发展,为农民致富服务楼正海,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在浙江十里坪劳改农场工作。那时的他负  相似文献   

12.
范杰  高万宝  李军 《农家顾问》2014,(10):25-26
<正>在被誉为"花生王国"的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有一名舞起"花生王国"产业化龙头的人,名叫赖卫东,他既是一名"职业农民"经纪人,又是一位推进花生产业化的带头人。2007年他从粮油收购经纪人转变为创办农业产业化的实业家,他多方筹资,创办了占地4.4公顷,总投资1.6亿元的正阳县美食美客花生蛋白有  相似文献   

13.
白领农民     
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龙魂则代表一种民族精神与气节. 在东方明珠--胶东半岛腹地的莱阳市,有一位以弘扬民族精神,追求龙魂的白领农民--宫学斌.这位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代表,与他所执著追求的大事业,在黄土地上升腾起永恒的民族龙魂,从此,这片热土沾上了灵气,滋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1两位农民育种家登上国家领奖台2009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有两位农民育种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河南省农民育种家沈天民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豫麦66,兰考矮早8号",2004至2006年累计推广1705万亩,增产小麦12.12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位养殖方面的能人,他在介绍时说:"农民要致富,首先要练就一双‘致富眼’。"他说,有一年,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农民"跟风跑",一哄而上养肉猪。他却没有,而是"调转船头"养母猪。后来证实他的路子走对了,仔猪市场的价高俏销着实让他大赚了一把。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因此,当今农民要想致富,就要有以下必不可少的"三只眼":首先要有"信息眼"。高速信息时代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农村无论是种  相似文献   

16.
高学冬 《北京农业》2012,(23):13-14
杨启是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位农民,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农民,他和他的水稻产业园以及他开发经营的"双启"大米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追逐梦想,成为首批职业农民;人生无悔,精心培育优质瓜果。培育新品种,大秦川瓜果流蜜;推广新技术,陕甘宁效益过亿元……"在陕西省举行的首届十佳职业农民表彰会上,评委会如此评价一位农民。这位农民只有大专文化,却是当地为数不多的高级职业农民。他笃信农民是个光彩的职业,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近期,他当选首届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会长。他就是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负责人马新世。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吉林市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里坐着一位戴着眼镜、年龄偏大、学习非常认真的学员,他就是龙潭区李家村的杨禄,今年57岁,平日里侍弄着自家一栋蔬菜温室、一栋蔬菜大棚,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蔬菜种植户,可现在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吉林市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的"旁听生"。早在年初,学校来到李家村遴选培训学员时,杨禄就第一个报名了,怎奈他的年龄已超过55周岁,不符合学员遴选条件。看着周围的邻居都已成功报名,他着急了!  相似文献   

19.
李 华,是 一 名"80 后"大学生"新农人".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孩子,一位扎根农业回馈家乡的创业者,一位脚踏实地与时俱进的中共党员,做好生态农业、回馈父老乡亲是他一直以来的创业梦想.2012 年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城市工作,毅然回到农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大学同伴一起成立了重庆市璧山区新芽种植股份合作社,用青春与汗水带动...  相似文献   

20.
河北赞皇县有一位农民靠"曲线图"养猪多年,总是有赚无赔,这位农民叫魏建书,是赞皇县院头镇瓦窑村人。魏建书养猪总是和别人不同,普通农民养猪总是大猪出栏就补进小猪;而他却是分批分茬地养,有的月份他干脆一头也不养,但有的月份却一下养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