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3+3"校县联合行动新模式下,农业高校专业学院应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知识与学科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烟草学院在服务县域产业经济过程中,实现了科研在生产中完成、师生在实践教学中成长的校县合作新机制,探索了校县合作共建助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促进了县域烟草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达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效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以田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市场+农户"三种模式,并以田阳县为实例论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为"批发市场+协会+农户",即"市场+农户"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县域文化的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创建了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的计算公式,并对贵州省黔东南州展开实证研究。运用县域政府统计数据和16个县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运算,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得出黔东南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县域文化经济协同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不仅涵盖"三农",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提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并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五"以来,通化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并形成优质粮食、中药材、人参、酿造葡萄、畜禽、林特产品六大龙头产业发展集群。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稳步实现"三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预计2015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将达390亿元以上,是"十一  相似文献   

6.
<正>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县域经济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资源型县域经济,也称"资源性县域经济"、"资源县域经济"、"资源指向型县域经济",其中的"资源"是指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因此,所谓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而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又要遵循资源型产  相似文献   

7.
立足资源特色和优势,围绕突破县域特色支柱产业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推广、转化适用技术成果,促进了棉花、畜牧、特色林果、沙产业、红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形成了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我国县域工业化的内涵、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县域工业化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推动县域工业化的内在动力;从资源开发、中心城市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产业集群聚集、外向经济推进、"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转型等方面,探讨了县域工业发展途径和模式;从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是促进县域地方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县域旅游经济同质现象突出,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难以得到充分显现。本文以诸暨市为例,研究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开发问题,凭借诸暨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诸暨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新概念"智慧城市旅游"。实现诸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可以为其他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后发优势的发挥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岗村红色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战略”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岗村红色文化基因深厚,拥有"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两大红色文化核心构成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备受瞩目。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创新驱动战略,"设计战略"理念的引入,为小岗村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产业发展中,可充分挖掘"小岗精神"传承性、涉农产业主导性、关联产业互通性3项战略设计特征;坚持产业创造张力激发、模块化战略设计思维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生态化导引动态跟进3项战略设计原则;运用生态位动态跃迁、网络型产业关系架构、生态型产业系统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结构设计4项设计战略模式,推动小岗村红色文化创意产业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和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出适宜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产业脱贫新模式,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思考的新课题,徽县"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产业脱贫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魔芋产业是旬阳县农业产业化链条较为牢固的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2008年将魔芋产业列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后续产业,作为实施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农业30亿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面积力争稳定超过5万亩,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的产业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明确发展重点,采取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3.
蔡莉 《甘肃农业》2022,(4):29-31
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是21世纪具有巨大市场发展前景的新兴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它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能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金塔县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本文就如何充分挖掘和开发县域内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释放文化旅游综合效应,进而助推县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脱贫攻坚、项目带动、融合创新、产业升级、城乡统筹的五大原则,依托县域文化资源和地质资源,深入挖掘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建设成为由"五区两地一环线"组成的文化旅游大县,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支撑。但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陕西省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咸阳市辖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诸如都市农业发展、产业配套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等。最后,根据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将咸阳市辖区内各县域按照距离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的远近划分为近郊县域、"一小时经济圈"县域和"两小时经济圈"县域等三类,并分别探讨了各自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娟 《河南农业》2012,(1):55-56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河南省目前有108个县(市),全省84%的人口和91%的土地分布在县(市),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8.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8.1%因此,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的发展壮大,对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县域产业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差别化"、"主动化"、"联动化"等3条发展理念,筛选出了全县的主导产业,最后提出了县域的经济分区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认真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白酒金三角、培育千亿元白酒产业"和泸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战略部署,古蔺县将高粱生产、白酒酿造、红色文化、农民致富有机结合,投入巨资,倾力打造"红色高粱百里长廊",借助红色文化,发展高粱产业,助推酒业跨越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了解决一家一户高粱育苗技术问题,我们在高粱大、中棚漂浮育苗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古蔺县二郎镇复陶村赵明  相似文献   

19.
鹤峰县实施产业扶贫的基本作法是:坚持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紧扣经济结构调整主线,围绕民营化推进特色化、知识化、外向型,探索贫困山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特色经济、知识经济、外向经济的"四位一体"的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新路子,促进扶贫开发由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其核心是要提升县域产业的竞争力,而提高县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从多角度分析研究产业集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如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