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在校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自身心理、交往能力、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如何建设和谐校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文章在分析的过程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强化其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4.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人际交往提供机会,培养人际交往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改善人际交往的仪表和风度等。  相似文献   

5.
谭向阳 《甘肃农业》2005,(12):203-204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人际交往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指导。提高大学生自身约束能力,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扶措施,形成大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体系,助力其学习能力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入腾飞,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步入普及阶段,大学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各方面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凭据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存在的重科学专业教育,轻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学现状,从各角度深度剖析了理工科高校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并且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民大学生是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培育的高素质在村人才,务农爱农学农是其重要特征和职业特色。提升农民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既需要社会各界提供资源支持、高校开展创新教育,为农民提供帮助;更需要农民自身利用现存的教育条件,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养,积累管理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自身就业并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重逐年增多。这一特殊群体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和个人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立足于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交往中的主要心理表现,判断其人格指向,从而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5日,笔者针对某高校管理学、工学、理学三个学科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大学生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结果得出可从个人意识、提升途径、师生互动、学校及社会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1.
周静鹏 《河南农业》2022,(24):19-20
自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以来,我国一直大力投入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拥有丰富农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农科大学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臂膀。通过对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及能力提升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更好实现农科大学生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杨志清 《农业考古》2005,(6):425-426
在现代社会中,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都十分重要.影响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缺乏自信、不热心集体活动、对交往不能正确认识以及交往“挫折“等.农村大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贾冰  刘芸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23):249-251+260
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速进步,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农村中低学历青年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存在着就业困境,就业能力提升是农村中低学历青年普遍面临的迫切性问题。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析,农村中低学历青年的就业能力受到个体就业心态、家庭教育观念与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上不同就业观取向等因素的影响。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方法进行介入,挖掘农村中低学历青年的潜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知识技能、倡导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提升农村中低学历青年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精准扶贫群体作为一类弱势群体的存在,帮助其提升脱贫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难题。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对T村进行调研,发现了精准扶贫对象有技能学习、资源获取、心理调整等脱贫能力上的欠缺,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对贫困户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探析社会工作助推精准扶贫对象可持续脱贫能力提升的对策,让贫困对象有能力运用自身能力和社会资源去处理所面临的困境来实现“自助”。精准扶贫对象可持续性脱贫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其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从而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成为政府、高校和毕业生本人迫切关注的重点工作。为此,如何界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完善就业能力培养方案,不断提升就业能力,成为推进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借鉴USEM模型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并据此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危机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给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众多负面影响。课题组探索高校危机事件对在校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同时积极寻求全方位的努力,内外协作,共同提升大学生应对高校危机事件的能力。作为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主要探索提升大学生应对高校危机事件能力的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载体和商业模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通过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自我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社会环境,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开展互联网创业实践等策略的实施,达到提升"互联网+"时代园艺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培养对当代大学生尤为重要,它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生存状态起到关键作用。但当代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水平比较差,在功利主义、信仰和价值观、文明修养、心理素质、学习主动性、专业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七种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88-191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流动方式也由单身外出打工向家庭式迁移转变,流动儿童的问题与需求逐渐得到社会关注,通过对山西省部分地区流动儿童进行实践调研及社会工作专业示范项目的实施,探究提升流动儿童学习能力的途径与专业方法,旨在为健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做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