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加速了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并实现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打下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给农村教育带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重视农村教育发展,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而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对城镇化具有双重作用,在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和保障的同时,也增加了城镇化的机会成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呈现出家庭小型化、就业非农化、村庄空壳化、村民老龄化、决策民主化、生活信息化等趋势,为农村公共服务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政府应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科学规划以确立合理目标,创新机制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高效化,因势利导以增强农村公共服务决策的群众基础,构建信息平台以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公正与公开,进而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体系,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和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好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人数近两亿六千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然而在我国城乡教育不平衡的现状下,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成为真正市民,必须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其就业范围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含义入手,主要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引起政府和社会公民的重视,从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实现城乡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助于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本文将基于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杨凌示范区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时,要充分开拓农村内部就业空间,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结合杨凌示范区本地实际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开拓就业新领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力打造杨凌示范区的规模化效应,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9.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由于土地的使用效益下滑,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的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等原因,迫切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财力的限制、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清、农民工流动群体难以控制等问题。我们要分清缓急,首先,要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建立多方承担机动灵活的缴费机制。  相似文献   

10.
郑砚砚  何志文  刘勤  檀律科  谢居力  张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06-13007,13068
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发展趋势,对目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对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但我国农村城镇化目标体系的构建、道路的选择应在尊重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及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提出.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依靠市场推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走多元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58-160
西藏"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而城乡物流一体化有利于打破城市和农村的隔阂,实现城乡物流效益最大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西藏城乡化的发展进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藏物流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西藏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建设提出了很多振兴政策,其中倡导实施"农村现代化"对日本农业农村的建设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日本农村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重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努力促进城乡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的城镇化更是令人瞩目。农村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发展是围绕为农民谋福利而离不开土地的,其关键是在于让土地流转起来,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共同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我国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就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快完善土地流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统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统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从我国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从农村产业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城乡就业政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亚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业、农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觯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枢纽、桥梁和基础. 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城镇化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转型和创新,实现城乡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协调,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协调政府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消费与需求的关系;正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化模式;正确融合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联系,走集约,节约,生态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村就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维持乡村交换系统功能的重要基础。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对比可以发现,成功的农村就业促进政策的核心特征是在农村发展的整体性框架下考虑和设计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尤其要重视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对就业的支撑功能;同时,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与人口结构的变化,要将农村就业促进的目标定位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而非仅仅定位于扶贫或提供基础性生存保障,并不断推动农村就业促进政策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国内农村就业促进政策要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导向下,兼顾“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的双重目标,基于农村发展乃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大局进行整体性政策设计,并重点支持立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数字化就业岗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都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种人口流动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这些劳动力将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能够帮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从而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培养新型农民,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能创业的农民工队伍,促进转移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民培训工作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创城乡和谐发展新局面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就余杭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文化、就业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民转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亚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业、农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觯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枢纽、桥梁和基础。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城镇化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转型和创新,实现城乡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协调,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协调政府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消费与需求的关系;正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化模式;正确融合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联系,走集约,节约,生态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特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要积极回应农村女性需求。农村城镇化的公共服务设施要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能够为农村女性提供丰富而有保障的生活,能够培养农村女性城镇化思想观念。为达到以上需求,要从行政管理、就业服务、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文化体育六大方面,配置和完善乡村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