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除了受制度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应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这种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制度是外因,能力是内因,内因是关键,起决定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要想成功实现,必须注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要遵循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升路径,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的也逐步加快,山西的城镇化发展中,晋南、晋西地区明显落后于北中部地区,城镇区域结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晋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近几年增长迅速,但由于城镇化的进程达不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使这一地区农民工市民化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3.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与市民化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红民 《吉林农业》2010,(10):17-18
农民工是世界工业化史上的共有现象,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跨越城乡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市民化"渐成为热门话题。文章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创新机制体制,以全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在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视角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来自于制度障碍、人力资本障碍、社会资本障碍等。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就是要在当前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整合各类配置性资源,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期通过各种要素的相互结合和互动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基于农民工市民化满意度调查数据,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回归方程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从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经济收入、心理认同、家乡环境、居住状况以及社会融入等6个维度构建评分系数矩阵,探究苏州市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多维分异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苏州市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整体处于低水平或较低水平;②苏州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在各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异;③社会属性是农民工市民化特征的外部驱动力,其中经济收入情况是市民化程度的基本动力,居住情况是市民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职业类型是主导因素;④个人属性是农民工市民化特征的内部驱动力,其中年龄和市民化年限因素是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根本体现,子女因素是潜在推动力,生活支出为非敏感因子,可以通过经济收入和职业类型与市民化程度间接关联。  相似文献   

8.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81-22782,22786
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优化: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消除根本性障碍;打破二元社会就业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平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转变政府观念,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指标,采用分类计算而后加总的方法对公共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为48660.2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资金的筹集渠道,以期为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不符合农民工市民化的宏观背景.农民工面临的土地问题实质是农民没有“退出权”.广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改变土地制度二元格局;促进农民职业转型;增强土地资产功能;增加建设用地供给.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政策建议包括: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首先对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进行梳理.然后,基于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和消除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两个政策目标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价.进而,基于广东农民工就业现状检验其政策效果.发现虽然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不断完善,但是从农民工教育培训、工资收入、社会保险等方面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依然不强.最后,本文提出了广东农民工市民化就业政策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6,(7):175-176
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两者的作用机制对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意义重大。人力资本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城市融入能力以及重构社会网络能力,一定程度上来说,人力资本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高低。因此,从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受到各种制度障碍的限制,以至于他们还无法真正融人到城市中来.作者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障碍基础上,探讨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就业问题而严重受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他们退出农村、进入和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意愿和能力也影响着他们就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市场供需不平衡、制度不公平、渠道不完善、地域不平衡问题,从调整供需结构、构建公平环境、完善信息渠道、统筹城乡区域4个方面,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2-235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任务,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都要投入成本。文章从企业和个人的视角进行研究,以快速工业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东莞市为个案,测算农民工市民化企业和个人所需投入的成本,得出在东莞市企业和个人所负担的成本分别约为5 593元和38 467元,并指出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为农民工市民化承担部分责任,不断提升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使农民工积极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对贵州325位农民工的实际调查,从经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提出了超越欠发达省份农民工市民化困境的政策性建议和现实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伟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72-3074
制度设置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最主要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因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创新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会管理机制,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新型城镇化革命的建设推进下,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有效融入城市的效果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目标和最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战略组成。而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在政策、制度以及战略定位等方面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诸多因素束缚,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进程和实践进程存在特殊性和不彻底性。由此,本文从社会支持视角出发,首先就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