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随着新疆林果产业发展,果农间作模式发展较快,莎车县果林间作模式主要为巴旦姆间作其他农作物,而谷子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16年,从新疆农业科学院粮作所引进谷子开展了果树间作春播谷子栽培示范,经测定,谷子株高在120~140厘米,植株高度适中,667米~2产量260.7千克。现将莎车县果树间作春播谷子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种植品种为豫谷18号,生育期在100天左右。二、示范地概况果树间作春播谷子栽培示范地点选在阿热勒乡苏  相似文献   

2.
《吴江村科技扶贫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基地蔬菜轮作种植模式,即"西瓜小葱、大肉芥菜胡萝卜"种植模式,在示范推广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模式一年连续种植三造蔬菜,实行轮作,以种植胡萝卜为主,适当适度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  相似文献   

3.
构杞与大麦、小麦、胡麻、胡萝卜、豌豆间作及单作等6种种植模式对宁夏构杞生长发育影响的调查结果表明,构杞与大麦、小麦、胡麻、胡萝卜、豌豆间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构杞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构杞株径、抽枝数、最长新技、结果数影响较大,对株高、最短新技的影响次之。在各种间作模式中,构杞与矮秆作物胡萝卜间作时的株径、最长新技、最短新技均高于与高秆作物间作的种植模式,而抽枝数、二级抽枝数和结果枝数无明显差异。在构杞实际生产中,应选择单作为构杞主要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是牡丹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一年可连作两茬,但连作会使胡萝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如果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又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为此,在牡丹区沙土镇开展了"小麦—胡萝卜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试验与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林间果园早春蔬菜间作模式,是一种在林间果园进行蔬菜种植的优化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投资收回周期短、时间快、经济效益高。林果行间间作蔬菜每亩年效益高达5000~10000元。林间果园早春蔬菜小拱棚地膜覆盖间作技术模式,不仅利用了早春林果行间的充足光、热资源,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林地果园的总体效益,现总结浅析如下。1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辽宁西北部地区,位于  相似文献   

6.
辽宁西部朝阳地区适合发展林果产业。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下作物种植经济效益,探讨了4种林(果)粮间作栽培模式,苹果与小麦间作、苹果与红薯间作、桃与谷子间作、大枣与大豆间作。经效益分析表明,苹果与红薯间作纯经济效益最好,桃与谷子间作纯经济效益次之,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由我院首次独立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疆三地州高效现代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中,院植保所承担的"主要特色农作物和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顺利完成2010年目标。"主要特色农作物和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分为"果粮间作模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靖宇县返魂草药材种植协会在返魂草驯化栽培实践中,先后进行了"参后地栽培"、"普通农田地栽培"、"返魂草与向日葵间作栽培"、"返魂草与玉米间作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实践证明,示范增收效果明显。2011年在靖宇县靖宇  相似文献   

9.
2010年至2012年在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334m2。经过试验示范发现间作套种比单一种植蔬菜效益要高。一般间作套种667m2收入30000元以上,比单一种植667m2收入高出5000多元,黄瓜、苦瓜间作就是一种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玉米、大豆产量有所降低,但玉米与大豆间作总体上比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收益高,玉米与大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收入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沙雅县,阿克度地区农机局驻村工作组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在林果地间作马铃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林果间作马铃薯种植技术汇总整理,以推动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阆中市农牧业局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旱地"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并有多项粮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间作模式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及效益该模式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可提  相似文献   

13.
"枣林镇金阳林果示范中心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的生产经营模式,与省内外种植大户、客商建立了‘农时对接、农超对接’技术服务和产品供求合作关系,示范带  相似文献   

14.
枣树、紫花苜蓿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生 《北京农业》2012,(15):37-39
天津市南部半干旱地区多瘠薄盐碱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多年来,在天津市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总结当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枣树、苜蓿耐盐碱能力强,苜蓿可改良盐碱地,培肥地力的特点,探索"枣草间作"技术。通过"枣草间作"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与推广,总结出天津市南部半干旱地区不同栽植形式枣树行间种植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乐亭县中保王庄乡,地处冀东滦河下游的滦河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条件优越.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解决人多地少,粮菜争地的矛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近两年来,探索出春播胡萝卜、玉米、秋菜花1年三种三收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一是能充分利用早春、晚秋地力、阳光等自然资源;二是玉米充分发挥边行增产优势,有利于大幅度增产;三是春播胡萝卜收获后,可腾出较大面积的空闲地栽培秋菜花.三种作物立体种植,高低相间,层层见天,各得其所,粮菜兼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1年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平均667米2产胡萝卜 3 000千克,玉米400~500千克,秋菜花2 000千克.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屯留县西贾乡罗庄村,2002年示范推广冬小麦复播胡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种植面积1.5公顷,涉及农户13户。通过精耕细作、精心管理,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种植形式该村地平水浅、交通方便,适宜冬小麦复播胡萝卜模式的种植。9月中旬麦田在耕地施肥、耙耢平整的基础上,9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枣树不同种植形式特点的分析,结合2003-2005年天津市农业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枣草间作"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与推广)成果,介绍了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枣树行间种植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江西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机械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期间,江西果业蓬勃发展,利用红壤幼龄果园发展间作春大豆种植生产,可补充果园前期收入不足的短板。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与试验,总结集成了一套适合于江西省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该项技术通过选择优良春大豆品种、合理密植、机械化条播带状播种、重施基肥巧施追肥、果园与春大豆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项技术的集成与试验示范,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红壤幼龄果园间作春大豆机械播种技术为江西省新垦幼龄果园实行间作套种春大豆提供了很好的种植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在2016年玉米花生间作小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推广实施了玉米花生间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先后开展了夏玉米抗逆丰产宜机收优良品种、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集成示范、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创新与示范、籽粒用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德州市玉米内部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模式与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河南地区玉米和大豆种植现状,提出了"玉米四行密袋状栽培"的粮豆间作高效生产模式,本文作者论述了此生产模式的概念和具体实施方法,通过示范,表明该生产模式操作简便,增产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