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验发生装置示意图】(如图1)【实验收集装置示意图】(如图2)【提出问题与解析】1.对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仪器,我们都有哪些认识?答案:A、D装置中的试管是最常用的反应容器,容积小,所盛药品较少,适合制取较少量的二氧化碳。B、C装置中的锥形瓶容积为250 m L,容积较大,所盛药品较多,适合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2.
【实验发生装置示意图】(如图1)【实验收集装置示意图】(如图2)【提出问题与解析】1.对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仪器,我们都有哪些认识?答案:A、D装置中的试管是最常用的反应容器,容积小,所盛药品较少,适合制取较少量的二氧化碳。B、C装置中的锥形瓶容积为250 m L,容积较大,所盛药品较多,适合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同高锰酸钾制氧气(图1);若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无需加热,发生装置同双氧水制氧气(图2)。【提出问题】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呢?【仪器展示】提供的仪器如下(见图3):  相似文献   

4.
正【实验目的和要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分别贴有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装于烧杯中,洗涤仪器用),放滴管用的烧杯(200 m 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1个,抹布。【实验简述】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触觉上感觉到二者发生的是放热反应,但是在视觉上却观察不到明显变化,因为该反应既没有沉淀  相似文献   

5.
香蕉幼苗对钾离子吸收动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蕉幼苗时期对K+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特征。【方法】采用改进常规耗竭法,研究香蕉幼苗对K+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用根干重作为Michaelis-Menten方程的Vmax量纲较为合理,当K+浓度为560 mg/L时,香蕉吸K+速度最快,吸钾量最大;当香蕉钾吸收量达到最大钾吸收量的1/2时,溶液中K+浓度(Km)为129.2 mg/L。【结论】香蕉对K+的吸收量随着溶液中K+浓度的增加而增加,K+吸收动力学曲线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Vmax量纲不同,所得到的K+吸收动力学参数值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三氨基改性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3N-APMSs)的吸附性能,为促进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DA)为改性剂,通过共聚法和后期接枝法制备出了3N-APMSs,并采用批处理的方法探讨了其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去离子水、0.01mol/L EDTA溶液和0.1mol/L HCl溶液对3N-APMSs再生的影响。【结果】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扫描分析显示,成功制备出了3N-APMSs;N2吸附-解吸技术分析表明,经过改性后3NAPMSs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均明显减小。共聚法合成的3N-APMSs对溶液中Cu2+的吸附要慢于后期接枝法制备的3N-APMSs,但经过12h后二者对Cu2+的吸附率均超过99.5%。0.01mol/L EDTA溶液和0.1mol/L HCl溶液是较为合适的3N-APMSs再生剂。【结论】共聚法和后期接枝法均能制备出对Cu2+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3N-APMSs,但共聚法有利于氨基在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孔隙中的自助装定向排列。3N-APMSs对Cu2+的吸附不是范德华力作用的简单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
【实验目的和要求】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器材和药品】试管(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胶头滴管2支(分别贴有盐酸、氢氧化钠标签),酚酞试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装于烧杯中,洗涤仪器用),放滴管用的烧杯(200 m 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1个,抹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壳聚糖在山楂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为延长山楂保鲜期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1%壳聚糖溶液、1.5%壳聚糖溶液、2%壳聚糖溶液、1%壳聚糖+1%抗坏血酸混合溶液、1%壳聚糖+1.5%抗坏血酸混合溶液、1.5%壳聚糖+1%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和1.5%壳聚糖+1.5%抗坏血酸混合溶液)涂膜处理山楂,常温贮藏情况下定期测定山楂的果实硬度、失重率、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果实腐烂率等生理指标,分析壳聚糖涂膜处理对山楂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山楂的腐烂率,其中以1%壳聚糖涂膜处理山楂的保鲜效果最好,山楂的贮藏时间较常规贮藏延长1个月左右,山楂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容物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在山楂贮藏过程中,使用1%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延长山楂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正>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内容,课本原有实验消耗药品较多、造成浪费,用时长且污染空气,为此我做出如下改进。【实验器材和药品】橡胶塞、500 m L透明塑料瓶3个、800 m L透明塑料瓶1个、医用输液管2条、医用输液器2个、注射器2个、吸管若干、脱脂棉、胶头滴管(放于烧杯中)、盛放废液的细口瓶、抹布;蒸馏水、浓氨水、酚酞溶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 mmol/L NaCl和100 mmol/L Ca(NO3)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 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3)2处理.100 mmol/L Ca(NO3)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 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 mmol/L Spd;Ca(NO3)2+Spd处理.100 mmol/L Ca(NO3)2溶液+叶面喷0.25 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3)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2和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3)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2和H2O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3)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mmol/L NaCl和100mmol/L Ca(NO_3)_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_3)_2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Ca(NO_3)_2+Spd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_3)_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_3)_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产于青藏高原东缘4种风毛菊属(SaussureaDC.)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方法】利用常规压片技术,对4种风毛菊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4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如下:星状雪兔子(S.stella)为2n=2x=30=18m+12sm,水母雪兔子(S.medusa)为2n=2x=34=20m+10sm+4st,异色风毛菊(S.brunneopilosa)为2n=2x=30=10m+20sm,禾叶风毛菊(S.graminea)为2n=2x=28=6m+20sm+2st;核型均属2B型。【结论】4个种的染色体中均未发现随体,且都为二倍体;禾叶风毛菊较其他3种风毛菊进化。  相似文献   

13.
<正>问题的提出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做了一组实验:分别向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了吗?怎样通过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根施脯氨酸对铬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轮选988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30 mg/L脯氨酸对160 mg/L Cr3+胁迫下的小麦根系的生理影响。【结果】Cr3+胁迫严重抑制小麦生长。与单独Cr3+胁迫相比,根施脯氨酸后,小麦幼苗根长、株高、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分别上升了49.4%、 17.9%、 21.7%、 35.4%、 52.0%和38.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分别升高了8.51%、4.50%、8.19%和9.74%;引起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含量、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下降了60.32%、24.56%和34.20%;根系活力上升了1.67倍。【结论】根施脯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小麦根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增强小麦的抗逆性,缓解Cr3+对小麦根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提高麦秸的饲用价值,【方法】对麦秸进行了不同的氨化处理并饲喂肉牛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麦秸经造纸废液复合氨化处理,其粗蛋白含量和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1.40%和45.28%,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25.04%。【结论】建议在秸秆的氨化处理中推广使用造纸废液复合氨化处理技术,以提高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小军进行了下列实验:将数根火柴捆在一起,伸入到一集气瓶中,用另一根火柴点燃,等火柴头燃烧完后取出。迅速将集气瓶口与另一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集气瓶瓶口对接,振荡,发现红色KMnO4溶液颜色消失。【提出问题】问题1:火柴头的成分是什么?问题2:什么气体使KMnO4溶液褪色?【查找资料】小军从网上查到:火柴头的主要成分为氯酸钾(KClO3)、硫磺粉(S)、三硫化二锑  相似文献   

17.
【实验题目】用准备好的10%的氯化钠溶液(密度按1g/cm3计算)配制质量分数为1%的氯化钠溶液50mL。【实验仪器】10mL和100mL的量筒各一个,胶头滴管两支(分别放在两个烧杯内),100mL的烧杯(贴有"1%氯化钠溶液"标签)一个,10mL10%的氯化钠溶液盛于60mL的细口瓶中,蒸馏水盛于125mL的细口瓶中,试管刷一个,抹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研究安乃近(AN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为安乃近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运用光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安乃近(ANG)的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ANG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BSA能运输ANG,是一个自发过程,其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力。BSA的亚螺旋域ⅡA是主要结合位置,离酪氨酸残基更近,有微弱的药物负协同作用。ANG对BSA构象产生影响。Cr3+、Co2+、Fe3+、Mn2+和Mg2+对ANG与BSA结合有竞争作用,增强药效。【结论】ANG确实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金属离子对两者结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对板栗“石灰化”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茶多酚对板栗“石灰化”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新鲜板栗为试材,经2%、4% 、6%茶多酚溶液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石灰化”指数、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经2%茶多酚溶液处理的板栗“石灰化”指数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2%茶多酚溶液处理能使板栗的SOD和CAT活性高于对照,而 产生速率和H2O2积累量低于对照,减少MDA积累,从而抑制板栗过氧化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茶多酚处理可降低板栗贮藏过程中的活性氧产生,抑制“石灰化”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胎衣不下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离子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各种微量金属离子与氧化应激的关系,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深入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理。【方法】分别在分娩时和分娩后12 h采集5头胎衣不下(RFM)奶牛和5头胎衣正常排出奶牛的血样,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2组奶牛2个时期血清中的K+、Na+、Ca2+、Mg2+、Cu2+、Fe2+、Zn2+和Mn2+等8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同时用722可见分光光度计对2组奶牛分娩时血清中的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与胎衣正常排出组奶牛相比,RFM组奶牛血清中的Mn2+、Zn2+和Cu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a2+和Mg2+含量显著降低(P<0.05),Fe2+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RFM奶牛血清中的抗氧化酶Zn-SOD、Cu-SOD及总SOD和GSH-Px的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而MDA与OH.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胎衣不下奶牛血清的金属离子水平和抗氧化指标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