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20世纪以来,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先后在百慕大地区神秘失踪,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这种奇异现象进行了各种诠释,包括磁场说、黑洞说、次声说等,甚至还有人将其归结为外星人作祟。然而美国密西西比州大学物理学家布鲁斯·迪那多却认为,"百慕大地区"的船只失踪原因很可能只是海底沼气突然爆发产生  相似文献   

2.
<正>同外星人接触可能吗?这是地外文明探索中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因为除了外星人亲自登门拜访外,地球人必须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屏障,登上茫茫字宙中的智慧之岛,才能同外星人见面。而且,不论地球人同外星人的接触是直接还是间接的,都要先克服语言障碍,才能相互了解和交流。另外,超文明的外星人同地球人接触能给地球人带来什么呢?是幸运,还是灾难?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回答。克服时空屏障太阳系内不存在地外智慧生  相似文献   

3.
<正>在著名的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寇克舰长驾驶的星舰了。但在现实中,想要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星舰,人类还面临许多尚未攻克的难题。比如说,高效的动力与能源系统、封闭式生物循环系统等等。即便不考虑这些,也可想而知太空旅行中充满了危险:与小行星相撞,微小的陨石撞上舰体,甚至还可能遇到武装到牙齿的外星人……  相似文献   

4.
"赵氏小品"的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20多年来深得各类人群的喜爱,其特色化的语言、别具匠心的组合使语言焕发出巨大活力。语义、语法、语体的超常搭配给"赵氏小品"带来了奇异美。  相似文献   

5.
正"旅行者1号"是谁茫茫宇宙之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始终充满了好奇,并且其中不乏一些人坚定地相信,自己一定不是孤独的,在另外一颗类似地球的星球上,一定会有外星人存在……为了寻找外星人,科学家于1977年向宇宙发射了"旅行者1号"。它是一艘太空小飞船,携带着地球生命信息和自然信息,比如歌声、鸟叫声、流水声等,去远行。"旅行者1号"的飞行目标非常  相似文献   

6.
<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由于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为了寻找新家园而展开漫长的"流浪地球"之旅的故事。可想而知,地球在这一次的"流浪"中必然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为了拯救地球,片中的主角"救援队"众人挺身而上,背水一  相似文献   

7.
<正>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有学者认为是外来星体撞击地球带来的,还有学者认为是从地球内部慢慢渗透出来的。2014年12月17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水其实就一直蕴藏在地球里。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地心历险记》以及由此改编而成的科幻电影给很多人留下深刻  相似文献   

8.
正科幻电影《机器猛犬》给我们展示了一只全身都是高科技装备,但却拥有一颗真正狗狗心脏的机器狗"A-X-L"。它拥有机械的身体、强大的武器,但却和真正的宠物狗一样善解人意、温顺忠诚。那么,电影中的这种仿生机器狗会成为现实吗?现在的仿生机器人技术已经研发出了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装备呢?人机沟通考古学工作者研究发现,我国  相似文献   

9.
魏小羊  Celina  龙丹妮  张岚 《百姓》2010,(7):18-31
从用双腿奔跑到乘坐飞机日行数千里,从漫步林间到漫步月球,人类的想象力如同世间最瑰丽的宝石一般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人类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进发。照亮黑夜的第一盏电灯,出现在电视里的第一张面孔,第一次翱翔蓝天的飞机,第一次在炎热的夏季品尝到凉爽的冰淇淋……每一个"第一"后面,都有无数的故事,或者广为传诵,或者鲜为人知。无论如何,正是这漫长历史中一个个神奇的"第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那些灵感乍现的伟大瞬间吧,也许顺着这些轨迹,你会发现科幻电影中的世界也并不遥远;不远的未来,还有无数个让人惊喜的"第一",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0.
剑龙是最著名的恐龙种类之一。它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科幻电影或者漫画书里。剑龙模型是很多儿童和恐龙迷的最爱收藏。剑龙特有的巨大的风筝形状的骨质板、带有尖刺的尾巴以及相对于庞大身体的超小脑袋(还没有狗的脑袋大),都让它们与众不同,一眼就能辨认出来。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和电脑3D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并重现数百万年前动植物的生活。但是,事实上我们对剑龙知之甚少。它们是素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国的不明飞行物专家都掌握了一些可靠的有关外星人的目击报告。从这些目击报告来看,人们所见到的外星人大致可分成以下4类,即:矮人型类人生命体;蒙古人型类人生命体;巨爪型类人生命体;飞翼型类人生命体。  相似文献   

12.
我从哪里来?     
正每个孩子都可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五花八门——"你是花盆里长出来的""你是树上结的""你是路边捡的"……以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有些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开明一点的父母可能会说:"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的果子,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啊。"但如果孩子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就能从肚子里出来呢?"很多父母就有些尴尬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释生命的成长历程,或者以别的话题来转移  相似文献   

13.
人类开口     
正自从人类开口说话,世界上就多了些奇形怪状的声音。如果把它们制成样本,你会看到块状的、片状的、条状的、羽状的、弹簧状的甚至冬虫夏草那样半直半弯状的各种语言的模样,当然,它们还有固态、液态、气态之分。每天每夜,人类都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声音,这让客厅里、公园里、小巷里、饭店里、商场里、演播厅里、会议室里……到处"言"满为患,你一抬脚,也许就踏在一堆废话上。一个堆积了  相似文献   

14.
神奇的激光     
<正>发明也任性。用激光打蚊子可以算得上最近最引人、最颠覆三观的发明了。从科幻电影里动辄就毁灭星球到现实生活中用来消灭蚊子,激光的神奇令我们应接不暇。这期我们走进神奇的激光世界。激光是推动和改变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发明,自20世纪被发现以来,已经在军事、医疗、工业、信息、天文、商业等领域大显身手。激光技术正实实在在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首先参观的是海底闻名的"工具城堡"。卫兵带着探险小豹队来到了一间非常大的殿堂里,殿堂里摆放着许多奇怪的机械。"这座工具城堡里摆放的全部都是爱国人士和贵族研制的高级工具。这些工具可不是一般的工具,每样工具都有自己特殊的功能。"卫兵指着城堡殿堂中央的展台说道。"这件工具叫远距离转移器。它的功能是用光的速度将物体转  相似文献   

16.
正花粉、猫狗的毛发、尘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而很多人的哮喘都是小时候种下的"祸根"。儿童哮喘,八九成是过敏性哮喘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洪建国教授指出,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100个孩子里有1人患上哮喘病;2000年,100个孩子里有1.97人患上哮喘病;2010年后的这几年,100个孩子里有3.02人患上哮喘病。在这些患哮喘的儿童中,八九成都是过敏性哮喘。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朋友眼中,何毅时尚另类。数字时代,当别人在网上PS照片成风时,何毅玩起了"冷门"——黑白相片,连冲洗都是自己在暗房里完成。当"自驾游"成为风尚,甚至是有钱有闲的象征时,他却转身加入自行车俱乐部。骑车旅行成了他生活里的最爱,和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向羊年奔跑     
《中国农资》2015,(7):4-5
<正>须臾之间,马年已扬鞭而去,羊年正洋洋得意而来。在冰雪初融的季节,不论马年您经历是"一声叹息"还是"甜蜜蜜",在羊年"开往春天的地铁"里,希望农资人给自己的祝福都能实现,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农资人都能"梦想照进现实",祝愿我们在羊年每天都能"没事偷着乐"。  相似文献   

19.
笑口常开     
《农家科技》2007,(4):52-52
<正>奇异的动物老师要同学们讲出一头南非所特有的动物的名称。小优站起来回答:北极熊。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老师告诉小优南非是找不到北极熊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与动物相关词语,这些词语在每个国家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形象与意义,"狗"及"狗"族词语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基本是褒扬为主,在汉语世界中以贬毁为主。本文从探究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狗"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狗"族语言着手,以实例证明英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实际是负面的,"狗"族语言中褒扬色彩的词汇远没有贬毁的多;在汉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也并非全是负面的,神话传说中"狗"的形象实际是正面的,现实"狗"族语言中不乏有褒扬色彩的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