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广州地区蔬菜中甲醛本底及实际含量,并进行人群暴露的初步风险评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广州大型超市中有机蔬菜及广州市三个区农贸市场蔬菜的甲醛含量。结果表明:40种有机蔬菜的甲醛平均含量为0.272 mg/kg,其中有25种蔬菜检出,检出率为62.5%,指天椒中甲醛含量最高,为2.354 mg/kg。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建议的甲醛每日允许摄入量(ADI)比较,人群膳食蔬菜的甲醛暴露量风险较低。市场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甲醛的行为,但是整体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部分地区常见生鲜海产品甲醛含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估计渤海湾地区生鲜海产品甲醛本底值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定渤海湾部分地区常见生鲜海产品中的甲醛含量,在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三地港口随机采集渔船上的海产品4类23种共222份,其中鱼类7种,甲壳类6种,贝类8种,软体动物类2种。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结果表明:海产品中均有一定含量的甲醛,均值为1.798 mg/kg。鱼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1.284 mg/kg,甲壳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2.950 mg/kg,贝类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1.387 mg/kg,软体动物类的甲醛本底含量平均值为0.845mg/kg。海产品有一定的甲醛本底值,本研究为制定海产品中甲醛安全限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执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鲜活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法,先后对12种314个淡水鱼类样品、19种356个海水鱼类样品、9种147个虾蟹类样品、5种137个贝类样品和4种59个头足类样品共计1013个鲜活水产样品中本底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鲜活水产品中甲醛含量中位值为0.25mg/kg,平均值为6.31mg/kg,中位值远低于平均值,因而多数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处于低端水平。在调查的49个水产品样品种类中,龙头鱼、鳕、中国枪乌贼、口虾蛄、梭子蟹等种类甲醛本底含量较高,另外淡水鱼类样品中的罗非鱼甲醛含量要显著高于其它种类的淡水鱼类(p<0.05)。不同类型的水产品之间甲醛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海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高,其次为头足类样品、甲壳类样品和贝类样品,淡水鱼类样品中甲醛含量最低 。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其细胞核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及偏好性形成因素进行分析。香菇细胞核编码基因的GC含量为48.66%,同义密码子第3位中碱基T(T3s)的出现频率最高(36.07%),同时高表达基因的GC、GC3以及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基因组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表达与序列C3s含量、GC3、GC3s、GC含量、C含量以及CAI呈显著正相关;香菇基因组编码序列中共29个高频密码子,结合转录组筛选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的基础上鉴定出16个最优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香菇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受中性突变和选择压力影响。本研究可以为采后香菇关键基因功能解析,开展香菇采后品质劣变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香菇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了5种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组成,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氨基酸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菇的氨基酸含量不同,总氨基酸含量在(14.39~18.71)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差较大,其范围为(4.68~6.33)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EAA/TAA)的平均值为34%,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平均值为51%。在5种香菇样品中,亮氨酸的比值系数(RC)最小,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平均值为87.846。四川通江(Q5)香菇的SRC值最高,且各必需氨基酸的RC值与1接近,与模式氨基酸最接近,因此从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来讲,四川通江(Q5)香菇的品质最佳,可作为香菇蛋白产品开发与利用的理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香菇精粉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香菇经清洗、破碎打浆、胶磨、均质、加热后喷雾干燥,可得富含香菇营养成分的香菇精粉。通过对影响喷雾干燥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即物料需经均质处理,雾化器频率为70Hz,蠕动泵转速为25r/min,进风温度220℃,料水比为1∶1.5。在此条件下,香菇精粉得率为9.47%,固形物回收率为72.9%。香菇精粉水分含量为5.1%,灰分含量为7.7%,蛋白含量为31.4%,多糖含量为19.0%。  相似文献   

7.
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铵离子反应,将生成的黄色物质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测定甲醛含量,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二氧化硫含量,从而对湿米粉中吊白块含量进行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在水产品中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综述了水产品中出现甲醛残留的原因,比较了甲醛的定性判定方法、定量检测方法以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甲醛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水产品中甲醛的本底含量、控制水产品养殖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杜绝水产品中甲醛的人为污染等3项措施来控制水产品中甲醛的残留。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香菇传统栽培过程中的木屑资源短缺问题,充分利用果木废弃物,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每种基质设3个氮含量处理水平,通过测定并分析不同基质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头潮菇产量及子实体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果木屑均可作为香菇的栽培基质,其中枣木C配方和桑木A配方生产的香菇头潮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但是以桑木做栽培基质生产的香菇,头潮菇结束后菌棒便开始萎缩,不利于后期出菇。枣木C配方生产的香菇,其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使用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10.
香菇是一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高温环境对其生长影响巨大。本试验借助GC-MS技术,测定了在37℃高温胁迫不同时间下(0, 4, 8, 12, 18和24 h),香菇菌株18和18N44菌丝体中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两个香菇菌株的脂肪酸种类均未发生改变,但总脂肪酸含量均逐渐降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菌株的主要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的占比持续升高,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占比持续降低,并且耐高温菌株18N44的饱和脂肪酸占比要显著高于18 (高温胁迫24 h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香菇中饱和脂肪酸占比与其耐热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为耐高温香菇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甲醛的快速检测方法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与生活环境的甲醛测定方法进行了详尽研究 ,提出了在不同产品中检测甲醛含量的快速、高效、合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有许多动、植物食品中富含鲜味物质,如香菇中鸟甘酸(G)含量较高,海带中谷氨酸钠含量较高;扇贝中琥珀酸、牛磺酸、氨甘酸含量较高,鸡胸脯肉中肌苷酸(Ⅰ)含量较高等等。这些鲜味物质经过提取(主要是对小肽的提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乳酸菌发酵香菇柄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培养基组分谷氨酸钠、氯化钙和磷酸吡哆醛(PLP)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香菇柄产γ-氨基丁酸的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谷氨酸钠8 g/L,氯化钙0.3 g/L,PLP 0.2 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产量可达190.93 mg/L,发酵香菇柄中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2.959 mg/g菇粉,比未经发酵处理的香菇柄原料提高了5倍,达到了富集γ-氨基丁酸的目的,为今后开发新型功能性香菇制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甲醛及孔雀石绿对哲罗鲑发眼卵MHC及IL-1β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对哲罗鲑发眼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的影响。将哲罗鲑发眼卵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000粒卵,按照500 mg/kg和2 mg/kg浓度对鱼卵进行甲醛和孔雀石绿浸泡消毒,每天1次,每次持续30 min,对消毒前、后30 min采集的样品进行MHC及IL-1β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均对哲罗鲑受精卵中MHC和IL-1β含量造成了一定影响。甲醛消毒促使卵内MHC含量稳步提升,而对IL-1β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孔雀石绿消毒导致卵内MHC产生无序剧烈变化,且IL-1β含量急速提升,可能已对卵造成了炎症反应。甲醛消毒对卵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明显小于孔雀石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哲罗鲑鱼卵日常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危害食品安全与生活环境的甲醛测定方法进行了详尽研究,提出了在不同产品中检测甲醛含量的快速、高效、合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香菇和木耳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木耳复合饮料配方。结果表明,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香菇木耳复合提取液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10%,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88.6分;按照最佳配方制得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体积分数为100%时,清除率分别为71.49%和64.82%;制备的香菇木耳复合饮料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植物饮料国家标准(GB/T 31326—201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酶法香菇抽提物的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酶法生产的香菇抽提物中的多肽、蛋白多糖、氨基酸及5’-核苷酸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酶法生产的香菇抽提物含有香菇活性肽、蛋白多糖成分及17种氨基酸,其中抽提物I、抽提物II和抽提物III的水解度分别为16.8%,19.7%和23.08%;由5’-磷酸二酯酶处理的香茹抽提物中的5’-核苷酸含量提高了4.53%。因此,该香菇抽提物是集营养、调味及保健于一体的天然物质。  相似文献   

18.
将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连续5天分别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1、10和100 mg/kg甲醛,及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的肝脏和肾脏系数、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发现,甲醛对小鼠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变化均不显著 (p>0.05),10、100 mg/kg甲醛组小鼠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略有下降(p>0.05);各组小鼠肾脏MDA的含量升高,GSH的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连续5d腹腔注射1~100mg/kg的甲醛可以使小鼠肝脏发生明显氧化损伤,且与甲醛的剂量正相关;而小鼠肾脏的氧化损伤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3种室内观叶植物对甲醛的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吊兰、龙舌兰和广东万年青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室内观叶植物对甲醛污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 三种植物对甲醛均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其大小表现为吊兰>龙舌兰>广东万年青。甲醛污染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MDA含量上升,不同植物类型变化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香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味道鲜美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为了保证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生产中采用大棚香菇优质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香菇的产量,保证香菇的品质,提升香菇的市场竞争力。主要阐述了大棚香菇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