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杂交稻-再生稻种植模式是中低海拔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项目。本文浅析了龙山县实施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在经认真试验研究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慎重提出了地膜马铃薯收挖后种植杂交稻,蓄留再生稻三熟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
张祥球 《新农业》2023,(4):18-19
“苦瓜—水稻—莴苣水旱轮作”是大田县中低海拔山区一年三熟制的主要栽培模式,此模式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较高。为此,本文将“苦瓜—水稻—莴苣水旱轮作”栽培模式作为重点探讨内容,总结了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供各地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田县石牌镇处于中、低海拔丘陵地区,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制约,山区耕作制度比较单一,一般种植传统的一季或两季稻,劳力资源和温光资源严重浪费.2002年以来,笔者对烟叶、水稻、甘蓝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深人探讨、示范和推广,总结出适宜中低海拔地区的"烟-稻-菜"栽培模式,可有效协调粮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调整,永安市大湖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气候条件,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早熟糯玉米—优质稻—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目前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该模式每亩糯玉米产值2400元,优质稻亩产值1200元,莴苣亩产值4500—5000元,合计亩产值8100—8600元,粮经效益显著。水旱轮作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升产品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南通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茄子/丝瓜—大白菜—芹菜"一年四熟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宜其他蔬菜生产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浪县蒜苗—娃娃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海拔1 550~3 469 m,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气候凉爽、病虫为害轻,是发展高原夏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本县大力发展以娃娃菜、蒜苗为主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等和当地农民一起进行了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蒜苗—娃娃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每亩产蒜苗9 000 kg,娃娃菜8 600株,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极端天气常造成保山市不同区域玉米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中低海拔玉米受涝害最为严重,给全市粮食稳产增收带来不利影响。为增强玉米防涝减灾能力,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多年试验示范,在全市中低海拔玉米种植易遭涝害的区域,将以往开沟条播玉米改为起垄打塘播种玉米,再集成耕、管、收环节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形成玉米垄上打塘防涝减灾技术,有效提高了全市中低海拔区域玉米防涝减灾能力,实现玉米稳产增产。目前,该技术已在保山市中低海拔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涝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台州市松门镇地处浙东南沿海,镇内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土地季节性抛荒现象比较普遍,政府要粮、农民要钱矛盾比较突出。为解决粮、经争地矛盾,既稳定提高粮食产能,又增加粮农种植效益,该镇根据当地生产实际,探索推广了甘薯—花椰菜—春甘蓝周年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栽培茬口搭配紧凑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9.
生产实践表明,毛芋—机插稻种植模式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该文总结了政和县低海拔乡镇采取该模式种植毛芋、机插稻的成功经验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架豆王套种花生"是在武山县海拔1 600~1 800m山区,三年试验示范种植,取得了成功。该模式通过试验种植,对主作物架豆王产量稳定或增产,套种花生是在单位面积上多增加收入,添补了当地种植空白,给该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加了一项新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百色市右江区光、温、水、土地等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创建出"瓜(菜)—免耕玉米—秋菜"粮经并进的种植模式,并探索出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配套技术措施,使当地潜在的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经有关专家验收,"瓜(菜)—免耕玉米—秋菜"新种植模式,年纯收入15 094.38元∕667m2。该模式为右江河谷耕地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粮经并进的路子,不仅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适合在右江区和生态条件相近的右江河谷其他地方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邹城市规模化种植草莓已超过30年,主要集中在城郊附近的中心店等镇,目前年栽植面积1万亩左右,是当地农户种植的主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多为一年一茬连茬栽培,土壤盐渍化严重,产量下降,每年5~8月土地闲置,造成夏季大量光热资源浪费,种植效益在低水平徘徊,草莓根腐病等病虫害发生趋重,已不能满足高质高效农业发展需求。为此,2020年开始,市农技推广中心探索试验示范温室草莓—糯玉米轮作一年双种双收高效种植模式,构建集成当地周年生产技术,种植效益大幅提高,促进了当地农业绿色增产、高效发展、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南部农民根据当地光、热、水资源充足的条件,近年来摸索出了一条早春油葵——越夏菠菜——秋大白菜一年三种三收的高效种植模式,可亩收油葵250—300公斤,菠菜1500—2000公斤,大白菜4000—5000公斤。现将该种植模式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烟套种夏玉米—秋甘薯—冬蔬菜高效栽培模式,适宜海拔500 ̄850米的地区采用。采用该模式耕种的田块平均亩产值可达4600 ̄9200元,亩纯收入可达3800 ̄6300元,可比“烟—薯”一年二熟种植亩增收768 ̄1658元,促进了大田种植结构的调整,从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茬口安排春烤烟从  相似文献   

15.
蒙城砂姜黑土试验区小麦—菜—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蒙城砂姜黑土试验区种植结构现状 ,对 5种小麦—菜—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与粮—粮种植模式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5种小麦—菜—菜高效种植模式具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其经济效益也都比粮粮种植模式好。从稳定粮食生产和试区农业持续发展方面讲 ,5种粮经种植模式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通过比较提出其栽培模式 ,为同类型农区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明溪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受夏秋季干旱的影响,缺水田烟后季无法耕种水稻,只能改种旱作物。经多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烟后甘薯在明溪县中低海拔区均可推广,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烟后稻相比,烟后甘薯效益高,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践证明,烟后甘薯以夏薯套种模式产量最高,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江苏南通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蚕豆—厚皮甜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效益,适宜其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葛小妹 《福建农业》2007,(12):11-1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建阳市在传统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烟—稻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来推行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改变了原来只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一般烟—稻栽培的早季烟叶亩产135—160公斤,产值1600—1850元,烟后种晚稻亩产600—650公斤,产值780—965元,全年亩产值2380—2815元,扣除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400—1950元,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适宜我市海拔300米以下地区种植。采用烟—稻栽培模式有利于减轻病虫为害,有利于烟稻增产。其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9.
春玉米—秋大豆—青菜连作模式作为一种粮经结合模式,通过产地的选择、优质品种的试验以及无公害技术的配套,更好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模式的生态高效。本文介绍了该模式的种植环境及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春玉米、秋大豆、青菜的种植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浅丘平坝区蚕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是重庆市主要的冬种作物,各区县均有栽培,目前主要用做菜用鲜食以及副食品加工,三峡库区部分区县也主要用作幼龄果树套作或作为绿肥,目前常见的耕作模式为蚕豆—玉米、蚕豆—小麦、蚕豆—油菜等.近年来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重庆市东北部、西部的海拔600 m以下的浅丘、平坝及中低山优质蚕豆产区开展品种筛选、密度对比、不同施肥方法等试验,并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经验,形成了重庆市蚕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