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与保障,农垦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所以推进农垦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跟踪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本文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探讨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为0.532 6,达到初步实现阶段;2014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达到0.711 9,进入基本实现阶段;2017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提升到0.714 1,但距离完全实现阶段(0.9)尚有一定的距离。2017年除农业产出水平外,其他一级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投入水平,制约度分别为0.499 1、0.295 5和0.205 4;从二级指标来看,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和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这几个制约因素的制约度较高,分别为0.390 7、0.246 2和0.180 1,成为阻碍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资源循环型产业、提升社会公共事业、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建农垦特色产业体系等推动湖北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期阶段,两大目标层和九大准则层也有明显提高,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北京市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值地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低值地区发展后劲不足。除顺义区处于起步阶段的后期,其他区多处于初中期阶段;3)空间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从零星分布转变为集群分布,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同时出现扩散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异逐年增强;4)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坚守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条底线、高水平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低水平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耕地压力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为广西有关部门制定保护耕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80~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广西耕地压力水平变化规律,以各市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通过建立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耕地压力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压力驱动力进行探究。【结果】1980~2014年的35年中,广西耕地压力有12个年份处于一级水平,19个年份处于二级水平,4个年份处于三级水平;以各市2005~2014年耕地压力平均值作为该市耕地压力的平均水平,其中崇左、百色、来宾、柳州、防城港、南宁、河池、贵港市的耕地压力值均低于同期广西全区平均水平。影响广西耕地压力指数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城镇化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人均GDP、总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等。【建议】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提高人均GDP;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严格把控耕地数量,保证人均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构建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法对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引入障碍度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以促进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发现,2012—2021年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但还有待提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其呈现空间正自相关的集聚分布模式且集聚程度增强,主要集聚类型为HH集聚型(长株潭、洞庭湖地区)和LL集聚型(大湘西地区)。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主要障碍因素为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支持力度、区域交通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都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发展水平还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资金、人才、技术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广西农业区位优势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为广西农业区划与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区位商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区位优势进行测算,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优势层次地区区位商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总体上,广西各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横向空间异质性强烈,且不同层次地区的形成机制各异.率先实现农业生产与技术服务规模化是加快现代规模化农业进程的关键点,财政支农力度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可能成为制约广西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建议]应强化总体规划布局,推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完善交通与基础生产设施;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突破规模化生产限制;提高财政支农效率,提升农民科技素养,实现广西农业合理布局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多指标综合测评法、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在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2002—2016年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空间分异显著,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空间特征,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集聚趋势明显,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分异显著,河西地区为高水平集聚区,陇南地区为低水平集聚区,空间关联效应不断增强,并持续表现出空间稳定性特征;3)人均农机化财政支出、公路密度和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是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导入机制等方面促进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均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8.
张婉玉  魏君英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0):184-189+195
基于2010年和2018年江汉平原11个县(市、区)的时间断面数据,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4个维度,确定13项具体指标,构建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农业产出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最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力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局域空间集聚特征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地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对比分析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Hodrick-Prescott滤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7年(1978~2014年)来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研究表明:狭义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广义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各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各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期和后期,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分别呈现上升、调整、再上升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应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失调发展现象日益凸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文章通过借鉴物理学中关于容量耦合的理论,以2011~2015年川东北地区经济与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川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达州市与南充市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要明显优于巴中市与广元市。其中,2014年达州市与南充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已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程度,而巴中市与广元市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14年农业发展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熵权法和综合线性加权法对川西少数民族聚居区(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年来三州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凉山州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效益水平3个方面均好于其他2个州,3个州在农业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基本持平。此外,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对川西三州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关键性建议,以促进三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008—2020年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KDE)、Moran’s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除东北区域2014年后出现负增长外,其他三大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均持续上升,但不同省域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区域发展最好、中部区域发展最快、西部区域发展相对较慢;各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集聚模式以“高—低”或“低—高”为主;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但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内部差异逐年增大,且东部区域内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非均衡程度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综合评分法、ESDA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2001、2005、2010和2014年18个省辖市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河南省四化子系统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信息化明显落后于其他三化,地区之间四化协调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变小,逐渐实现四化融合发展;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高-高区主要位于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内部,低-低区分布在豫东南地区;社会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与四化协调度的灰色关联度较小,经济城镇化、教育科技水平、农民现代化与四化协调度关联度较高,灰色关联度平均值大于0.90,其余因子影响水平都居于0.80~0.9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促进其农业农村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西部欠发达省份云南为例,借助空间计量和障碍度等模型,分析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随时间推移呈稳步提升趋势,各地区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相关聚集;障碍因素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从公路网密度到卫生医疗条件、文化建设水平、科技人员数量,再到乡村旅游收入;财政投入力度和科研水平对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粮食播种比例则呈现负向空间溢出。因此,应着力缩小各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乡村医疗、文化、科技人员等基础投资,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互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十年广西通过审定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的主要病害抗性表现及其发展趋势,为广西感光型杂交稻抗病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的100个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在区试中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4年通过广西审定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平均值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2009年变化范围为7.92~8.75,2010~2014年为6.61~7.50,以2012年最低,为6.61。2003~2014年审定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没有明显改善,对Ⅳ型、Ⅴ型菌的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33~7.75和7.00~9.00,其中Ⅳ型菌平均值均低于Ⅴ型菌。此外,44个杂交品种由不育系博A与不同恢复系组配而育成,占总数的44%,其他56个品种由其他35个不育系组配而得,占56%。2003~2007年博A系列组合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与其他不育系组合无明显差异,两者变化范围均为8.00~8.75;2009~2014年,其他不育系组合的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平均值均低于博A系列组合。2009年后博A所配组合对稻瘟病抗性指数平均值均高于博ⅢA等35个不育系所配的组合。博A所配组合与博ⅢA等35个不育系所配组合对白叶枯病抗性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近十年间通过广西审定感光型杂交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逐步提高,而白叶枯病抗性基本没有明显改善。在加强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同时,还须重视白叶枯病抗性育种,拓宽遗传基础,提高广西水稻抗病性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现代化通过改善要素配置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中国1 8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测度出中国县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SARAR模型研究农业现代化对中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较低;中国县域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能够促进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水平提升;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东部县域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全国县城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对中西部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3点提升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对1987~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县域农业比重数据的时空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比重空间自相关性强且空间聚集现象明显;2农业比重存在区域趋同趋势,“低”水平县域趋同趋势有所加强,“高”水平县域趋同趋势有所减弱;3县域自身及其邻域同时向上转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蒙东以及蒙西的乌兰察布且呈收缩态势,县域自身或邻域有一方或双方均向下转移的区域绝大多数位于蒙西;4农业比重水平转移显著受到时间和区域背景的制约,区域趋同趋势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稳定与不独立的特征;51987~2001年,农业比重低水平地区和高水平地区的区域背景对水平转移均起到了负面影响;2001~2014年,农业比重低水平地区的区域背景对水平转移起到了负面影响,而高水平的区域背景则产生了正面影响。这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区域趋同趋势存在及差异提供了空间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以产业结构、绿色生态、产业效益、科技创新、现代化水平5个维度构建了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2018年为研究期,运用熵值法对陕西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运用障碍度模型来诊断阻碍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子。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增长特征;从各个维度来看,产业效益、现代化水平有明显的增长,但仍有进步的空间;绿色生态、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是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最后围绕制约陕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业现代化测评与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明兰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600-1605
[目的]通过指标测评深入了解广西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探析广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方法]选取广西农业现代化的15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评,并提出相应的实现路径.[结果]目前广西农业现代化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上略有优势,而在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方面有所欠缺.广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均较高,而耕地有效灌溉率和粮食播种面积单产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以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则制约了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建议]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及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实现广西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考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障碍因素,有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优化相关领域顶层设计。本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例,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进而探讨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从黄河流域全域尺度看,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还处于低位。从黄河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看,9个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非均衡态势,内蒙古、山东、四川、青海和河南的发展水平较高,甘肃、陕西、山西和宁夏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发展格局,但省区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投入和农业科技及社会化服务水平,其中,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是多数省区共有的障碍因素。因此,提出优化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布局;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政策为引导,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水平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