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板栗干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李国元板栗干枯病又名胴枯病、栗树腐烂病。在我省北部山区大部分板栗产区均有发生。据近几年在我省大悟县、孝昌小悟乡栗区调查,栗树被害率达40%~65%,枝干被害率达18%~30%。部分产区受害严重造...  相似文献   

2.
柑橘树脂病是由一种真菌(Diaporthe medusae)侵染的病害。病菌在枯枝及病死树皮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从冻伤、虫伤、剪口伤等处入侵,借风雨、昆虫传播。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片和果实。  1 症状  枝干染病呈现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流胶型多发生在主干或主干分杈处,初期病部呈灰褐色,并渗出半透明黄褐色常发出恶臭的树胶,病部树皮松裂脱落,木质部显露;干枯型病部呈红褐色,皮层干枯,略下陷,不剥落。病健交界处,有一橙黄或黄褐色带,流胶不明显,病部发展绕树干一周并深入到木质部,破坏输导组织,病斑表面或表…  相似文献   

3.
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重要枝干病害。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前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后者为真菌侵染所致,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此病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枝干枯死。一、症状一般多在主枝、主干上发生,开始时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陆续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树皮开裂,布满胶质块,干枯坏死,树势衰弱,甚至整枝枯死。当年生新梢被害,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亦有流胶现象。二、成因与防治1、非侵染性流胶病霜害、冻害、病虫害、雹害、水分过…  相似文献   

4.
任爽 《植物医生》2001,14(6):21-22
板栗属山毛榉科栗属植物 ,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我国板栗每年有相当大的数量出口 ,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盛誉。而板栗由于多种植于山地、丘陵地带 ,常与其他树种混植 ,加之栽培管理粗放 ,病虫害的发生十分严重 ,对栗果产量影响很大 ,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成为发展板栗生产的严重障碍。1常见板栗病害的发生及主要防治方法1.1板栗胴枯病1.1.1为害状及发病情况病征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枝干褪绿 ,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圆形斑点 ,后发展成较大的不规则的赤褐色斑块 ,最后围抱整个树干上下扩展。病部略微凹陷 ,病斑…  相似文献   

5.
对桂东南地区番石榴病虫害调查研究,发现危害番石榴的主要病虫害为溃疡病、干枯病、炭疽病、果蝇、粉虱、蚜虫等,总结了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症状和规律,并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板栗干枯病主要为害主干、主枝,也为害枝梢。主干病部初期稍肿大,树皮纵裂,逐渐出现水渍状腐烂;中后期病部失水内陷,以后病斑逐年扩展至环绕  相似文献   

7.
广西油茶病虫害调查初报及防控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2012年对广西油茶主要产区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油茶主要害虫有7种,其中叶部害虫6种,枝干害虫1种,果实害虫1种,在上述病虫害中山茶牡蛎盾蚧和小绿叶蝉对油茶危害属于首次报道.油茶主要病害有7种.对广西油茶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给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板栗主要病虫害种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2007年,在北京周边的怀柔、密云、昌平、平谷和延庆5个区县共36个调查点对板栗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查清了北京地区板栗生产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在此基础上提出板栗疫病、针叶小爪螨和桃蛀螟是当前板栗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植保导刊》2001,21(3):41-42
200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大部地区以虫害为主,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为害较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二是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麦叶枯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年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是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全国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3.53亿hm2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病虫发生5 000万hm2次,玉米螟发生1 230万hm2次,…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江西稻、棉病虫害发生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省早稻病虫害中等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南部的稻飞虱,中、北部的一代二化螟以及局部地区的稻瘟病。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是:纹枯病、稻飞虱,部分地区的细菌性条斑病和四代稻纵卷叶螟,南部稻区的稻楼蚊和四代三化螟,局部地区穗期二化螟以及新出现的水稻害虫——稻粉虱。今年水稻病虫发生面积5260000hm’,防治面积6409333.3hm’,经过防治挽回稻谷损失19.2亿Kg,占稻谷总产的五里.56%,实际损失稻谷4.8亿Kg.占稻谷总产的2.89%。棉花病虫偏重发生,发生特点是:苗期害虫偏轻,菌病、铃病、红铃虫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除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外,大部分地区轻度发生。造成局部危害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赣东北的马尾松毛虫,赣东北和赣西北的刚竹毒蛾,赣西和赣东北的竹蝗,赣西的松梢螟,赣南陆中和赣西北的萧氏松茎象,赣东北的思茅松毛虫,赣南和赣西的毛竹枯梢病,赣中的湿地松软枝病,赣南和赣东的松针褐斑病,以及板栗病虫害,如粟瘿蜂、金龟子、桃蛀螟、栗实象、板栗疫病等。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48588hm2,防治面积31800hm2。11998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1.1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12100hm2,比1997年下降40.3%。其中越冬代4700…  相似文献   

12.
谭荫初 《植物医生》1996,9(1):27-28
蚕豆花期防病虫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长沙410125)蚕豆是我国的小宗粮食作物,赤枯病和豆象是蚕豆的主要病虫,常在花期侵入(染)危害,严重影响蚕豆的产量和质量。一、发生和危害赤枯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蚕豆花期先后萌发为分生孢子,在气温20℃、相...  相似文献   

13.
豫南板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家政 《植物医生》2004,17(3):24-25
作为4大干果之一的板栗,因营养丰富而具有"铁杆庄稼"之称.豫南地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是林业部首批确定的板栗生长示范基地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它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病虫危害随之日益加重,豫南个别地区经济损失达80%以上,病虫害主要有板栗疫病和栗实象甲等.笔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常年水稻播种面积320万亩左右,常年病虫发生面积600~800万亩次,大发生年份达1500万亩以上,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某些年份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粘虫、细菌性基腐病等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成为获得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为了尽量减少农药用量,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我市于1987年起研究试行病虫害总体测报技术,指导科学用药,提高病虫防治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渝东地区近年气候变化与农作物病虫害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供病虫害滋生和取食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虫本身处在对农作物有危害能力的发育阶段;三是有病虫继续发展蔓延的适宜环境。环境条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胜 《湖北植保》1999,(6):15-16
1本地柑桔园病虫发生情况与特点本地柑桔以脐橙为主,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疮颁病、招腐病、树脂病,以上各种病害除相腐病外,均可危害。叶、果、枝、干等,此外部分地方存在裂皮病、日灼病、烟煤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危害果实的大实蝇、矢尖欧、桃蛀螟、吸果夜蛾等,危害叶面有红黄蜘蛛、蚜虫、恶性叶甲、潜叶甲、凤蝶、潜叶娥等,危害花主要为花蕾蛆,此外姓干害虫有天牛、吉丁虫等。纵观本地常见柑桔病虫害,有种类多,发生条件各不相同,危害持续时间长三大特点,此外,根据观察结果常见病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多,对化学药剂抗药性在不…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宝 《湖北植保》2001,1(1):16-17
本文分析了宜昌市2000年粮,棉,油,果,菜,茶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大发生的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发生早,时间长,虫量大,危害重,分析病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暖冬病虫越冬基数大,气候干旱,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种植作物复杂,农药市场混乱等。本文对2001年病虫预报和综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板栗是黔南地区重要果树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来源之一。 2 0 0 0年以来 ,我们对板栗病虫进行了普查 ,结果表明 ,黔南州板栗生产基本上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极少进行管理 ,导致果园提前衰退 ,病虫日渐严重 ,对栗树的正常生长及产量、品质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生产影响大的主要是栗叶炭疽病、栗芽枯病、栗瘿蜂、栗链蚧、栗大蚜、白囊蓑蛾、栗象、天牛类、金龟子类、栗叶瘿螨等病虫。根据板栗主要病虫发生特点 ,我们在都匀市沙寨乡开展了综合防治示范 ,示范面积 317hm2 ,受益农户 15 5 7户。通过技术培训 ,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防治效…  相似文献   

19.
单一的病虫防治方案用于多种病虫复合体的控制时,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多且效果不佳。鉴此,作者根据病虫发生、危害规律,有关杀虫、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谱,分别提出了苹果、葡萄全生长期中多种病虫复合体的综合防治方案。该方案用于苹果叶螨、白粉病、黑星病及葡萄白粉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后,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30~50%,并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花果期是大樱桃开花、授粉、果实发育的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开始发生为害的时候,因此,花果期病虫害的防治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调查探索,笔者认为,在开花结果期对病虫害进行科学合理地防治,可以提高大樱桃的产量和品质,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减轻采果后病虫的防治压力。1主要病虫发生特点1.1穿孔病该病是大樱桃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