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柑桔是常绿果树,耐热耐湿但不耐寒,在荆门地区种植常受到冻害影响,损失较重,限制了我市柑桔生产的发展,因此防冻抗灾是荆门发展柑桔生产的首要课题。 1 柑桔树冻害的因素 1.1 与气候因素有关 (1)冬季低温、寒潮、辐射降温是引起柑桔冻害的三大气候因素。 冬季低温是柑桔发生冻害的直接原因,低温出现又往往伴随着寒潮降温、融雪降温、辐射降温。 寒潮是造成柑桔受冻的重要天气因素。寒潮来临一般刮偏北风,温度可以急剧下降10℃以上,并且常伴有雨雪天气,融雪过程要大量吸热,故雪后降温导致柑桔受冻的问题也较突出。 辐射降温引起的冻害一般出现于寒潮过境后,天气好转,风力减弱的雪后初晴之晨,由于积雪的隔热作用,雪下地面虽能保持较高的温度,但却因阻碍地下热量向空中辐射,使得雪面上的低空气温 比无雪地面的下降更低。在寒冷晴朗、无风或微风、空气温度不大的夜间,地表和植物表层大量的辐射冷却,也可以使温度急剧降到0℃以下。 (2)与温度变化有关 冻害与温度变化、低温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冻前如果温度逐渐降低,柑桔经过低温锻炼,抗寒力可以提高。反之,如果冻前温度一直较高,突遇严寒,其抗寒力弱,冻寒则重。低温过后,温度骤然回升或冰雪溶解过快,也会加重冻害。短时间的临界低温,对柑桔影响不大,但长时间低温,即使温度不很低,冻害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调查表明,湖北省五峰、建始、恩施县(市)白肋烟主产区为花叶和黄花病毒病流行区。1995年花叶类型发病率为10%~90%,平均30%以上;黄化类型10%~30%,平均20%左右,蚀纹病在3县(市)零星发生。1996年各产区病害比1995年轻,以花叶病害为主。经血清鉴定明确,花叶类型病害、黄化类型病害和蚀纹病分别由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和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CMV为侵染白肋烟的主要病毒。这是湖北省白肋烟病毒病调查与病毒鉴定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甘薯病毒病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病毒病检测方法邢继英,杨永嘉(江苏徐州农科所221121)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研究较多的是发生较为普遍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我国早在1955年就有过关于甘薯病毒病的报道,但一直未能深入研究。1988~1991年...  相似文献   

4.
柑桔病毒和类似病毒病的发生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叶  商han武 《植物检疫》1999,31(6):364-368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在其生长过程中可受多种病原物的感染而发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报道的柑桔病毒病和类似的病毒病大约80余种[1],其中衰退病、黄龙病、裂皮病、环斑病(鳞皮病)、碎叶病、温州蜜柑萎缩病、杂色褪绿病、枯萎病和来檬丛枝病等...  相似文献   

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庆 《植物保护》1994,20(6):34-35
柑桔类病毒病害的检测技术陈国庆(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类病毒(viroid)是一种不同于真菌、细菌和病毒等的植物病原因子,可引起许多植物发生病害。柑桔裂皮病和木质陷孔病都是由类病毒或类病毒复合物引起,可导致树势衰退,植株矮化,树冠生...  相似文献   

6.
1989年笔者对山东省种子公司从意大利、美国、法国、荷兰引进的52个父、母本及22个番茄杂交种病毒病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取症状典型的183个样品,用琼脂免疫双扩散法进行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血清学鉴定。结果这些番茄田间病毒病发生普遍,程度重,TMV 和 CMV 总检出率81.97%,比当地品种检出率高12.02%。  相似文献   

7.
文心兰病毒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云南省昆明市的文心兰栽培基地发现了具有病毒病典型症状的感病文心兰植株。感病样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长460-500 nm的线状病毒粒体和长约300 nm的杆状病毒粒体中的一种或两种,分别与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粒体大小一致。感病样品可以和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血清中的一种或两种呈阳性反应。利用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可以扩增到与引物设计预期大小一致的核酸条带。由此证明,云南文心兰病毒病的病原是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中的一种或两种。  相似文献   

8.
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黄瓜花叶病毒亚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5年对福建西番莲病毒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在西番莲栽培区病毒病普遍发生,发病率通常在30-40%,严重的达90%以上,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环斑、皱缩、花叶、环斑花叶、死面和果实木质化等。从田间病株采集40份样本,经电镜观察和采用A蛋白夹心ELISA(PAS_ELISA),用西番莲化木质病毒PW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紫果西番莲花叶病毒(G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和病原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6—1990午先后对我国南方油菜产区10个省(市)的24个县,114块油菜地进行病毒病发病调查,采集病株标样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油菜病毒病发生普遍,尤以武汉、长沙、成都和合肥等市的郊区发病最重。发病率都在30%以上。酶联免疫吸附和对流免疫电泳测定1122份样品的结果,各地病毒种类均以TuMV(芜菁花叶病毒)为主,占样品总数的80.48%[含其与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花叶病毒)复合感染者],其他病毒单独侵染者较少。分别对4种不同类型油菜(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和其他类型)病株测定结果,也以TuMV侵染率高,约占测定样品数的52—98%。因此抗病育种应着重选育抗TuMV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秋至2005年春2个油菜生长季分别到湖北和安徽2省12县市油菜产区进行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除局部地区和地块发病率达到20%~40%,多数大面积油菜发病率在0.1%以下。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8份病害样品,TuMV占样品总数的90.7%,CMV占样品总数的8.9%,ORMV占样品总数的0.8%。  相似文献   

11.
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到82.0%~100.0%;马铃薯Y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曲叶病则为局部发生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病在靖西县、南丹县、富川县和钟山县零星发生,发病率0.1%~5.0%,个别田块达到20.0%;番茄斑萎病毒病主要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南丹县发生;曲叶病仅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乐业县等百色市烟区发现。采用间接ELISA、PCR和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85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其中145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2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以TMV的检出率最高,占检出样品的86.7%,是广西烟草病毒病的优势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分子鉴定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单链病毒,目前双生病毒病害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物上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我国多省报道作物上有这类病毒的发生,且有逐年加重和扩散的趋势。根据危害番茄的双生病毒DNA A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2009年4月采自河北省魏县表现叶片黄化、曲叶症状的4个番茄样品进行PCR检测,均为双生病毒阳性,对样品的扩增片断进行了克隆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virus,TYLCV)山东分离物(FJ646611.1)序列相似性为99.25%~99.55%,说明河北番茄黄化曲叶病由TYLCV引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寄主范旧,蚜传特性、病毒颗粒形态、免疫电镜等方面对嫁接获得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廊坊分离物(SPFMV-LF)进行了鉴定,并和SPFMV-RC(美国株)进行了实验比较。SPFMV-LF易汁液摩擦传播和嫁接传播,并以蚜虫非持久性传播,SPFMV-LF系统侵染巴西牵牛(Ipomoea setosa)、牵牛(I.nil);不侵染Chenopodium quinoa、C.ama-ranticolor、Nicotiana benthamiana及其它烟草。尚未发现其局部斑寄主。SPFMV-LF及SPFMV-RC感染I.setosa后引起相似的症状,但感染I.nil后症状差别较大。病毒颗粒长860-830nm,经两次蔗糖垫超速离心从SPFMV-LF感染的I.setosa叶片提取病毒并在BALB/C小鼠中制备抗SPFMV-LF的腹水多克隆抗体,免疫电镜表明,SPFMV-LF的抗体和SPFMV-RC株系有反应。上述实验结果表明SPFMV-LE是SPFMV的一个株系,但不同于SPFMV-RC。  相似文献   

14.
上海崇明水仙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7年对上海崇明水仙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崇明水仙病毒病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黄条和白条等多种症状,以花叶和斑驳为主。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从36个水仙样本上检测到水仙普通潜隐病毒(NCLV)(GenBank登录号:EU200454)、水仙退化病毒(NDV)(GenBank登录号:EU200456);此外,有两类分离物被初步鉴定为新病毒,暂命名为水仙斑驳相关病毒(NMaV)(GenBank登录号:EU182651)和水仙白条相关病毒(NWSaV)(GenBank登录号:EU182652)。4类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1.1%、13.9%、100%和2.8%,其中NMaV为危害水仙的优势病毒。约20%的样本检测出有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但是未检测出Potexvirus属的病毒。  相似文献   

15.
湖北甘薯病毒病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2015年采集了湖北黄冈、鄂州、武汉、荆州以及宜昌等5个地区的甘薯病毒病样品,通过双生病毒通用引物PCR扩增、ds RNA技术和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了这5个地区甘薯病毒病的病原。结果显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Georgia virus,SPLCGV)等4种病毒被检出。其中,SPFMV SPLCGV这两种病毒在湖北皆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是1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害葫芦科瓜类作物,在引种和调运种子、种苗时应加强对种苗进行检测,最好实行产地检疫。通常采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控制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有效方法是调运无病的种苗和瓜果,其次是合理轮作减少毒源。  相似文献   

17.
丹江口市柑桔树黄化衰退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镇办场铧场洼首次发现,目前已遍布郡县镇、凉水河镇、石鼓镇、丹赵路办事处,据不完全统计已有400多hm2,并且继续呈逐步蔓延的趋势.我所从2006年开始深入实地调查,并多次到宜昌和湖南石门考察,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结合当地实际,仔细求证,大胆试验,终于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三七病毒病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又名田七,金不换,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产云南文山、砚山、西畴县和广西靖西、那坡、德保等县.三七病毒病分布于三七各产区,危害各龄植株.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病率逐年增加,对生产构成明显的威胁.1999年该病暴发,多数三七园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个别严重的三七园已出现整体被毁灭的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直至今日三七病毒病在国内外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受病毒感染的甘肃省临洮县大丽花进行间接ELISA和鉴别寄主测定,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是其病原之一。田间调查表明大丽花病毒病在甘肃临洮县发生普遍,发病率达36%;其主要症状有花叶、卷叶花叶、蕨叶和矮缩。不同大丽花品种之间病毒病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8个品种中‘鹦嘴红’发病率最低,只有7.43%,而‘洮阳荷花’发病率最高,达到42.47%。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绿素(a+b)比正常的下降了23.61%;在叶片组织病变观察中,发现叶片感染病毒后叶绿体内的淀粉颗粒含量增多且肿大,油粒增多,几乎占满整个叶绿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豌豆病毒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至1990年,从豌豆田中采集了150余份病毒病样本,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马铃薯Y病毒组分离物、黄瓜花叶病毒(CMV)、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豌豆花叶病毒(P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9种病毒。样本中,BBWV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9.2%,其次为CMV,占15.5%。BBWV常与CMV复合侵染豌豆,LMV发生也较普遍。田间调查表明,豌豆病毒病发病率因种植地区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平均发病率为1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