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崇阳县主要农作物之一.但由于多年连作,使得一些土传性病害滋生蔓延.大豆土传性病菌为害引起根腐,俗称"烂蔸".据调查,发生面积约占年种植面积的20%~30%,一般田块损失产量2成~3成,严重田块损失产量5成以上,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大豆持续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大豆根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是国家大豆发展基地,常年种植面积23万hm2左右,2002年达33.3万hm2。近年来,由于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严重,对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市大豆根部病虫害以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OpniomyiashibatsjiKato)为主。1995年全市发生面积1.7万hm2,1996年扩大到5.4万hm2。1998年发生面积6.7万hm2,其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的平均发生为害株率分别达70%、50%和78%。1发生特点1.1东部市县发生面积较大本市东部北林、海伦、望奎、绥棱、庆安等市县为重…  相似文献   

3.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是黄淮流域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驻马店市为夏大豆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近10万hm2,该虫为害株率一般达50%~90%,造成幼苗枯死或成株发育不良,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40%以上。为摸清其在夏大豆上的发生规律,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8~2000年笔者对该虫在夏大豆上的发生世代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采取笼养和大田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罩笼接虫。按夏大豆常规播种时期播种,播后及时罩上36目尼龙纱1m3…  相似文献   

4.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名豆野螟。在当地主要为害夏绿豆和夏大豆的蕾、花、嫩荚粒。据2000年7月上旬至9月中旬调查,豇豆荚螟在本县严重发生。夏大豆发生面积1.5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7.5%,平均虫田率60.3%,虫株率52.1%,百株有虫20~35头,发生为害盛期在8月中、下旬大豆开花结荚盛期。夏绿豆田普遍发生严重,发生面积1.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5%以上,平均虫田率100%,蕾、花、嫩荚受害率60%~80%,最重的达100%。幼虫常吐丝缀合蕾、花、嫩荚,匿居其中为害,平均百束缀合的蕾、花有幼虫63头,多的一束有幼虫3头;…  相似文献   

5.
大豆连作年限与杂草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连作是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大豆产区常见的种植方式。有关大豆连作对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等的研究报道较多[1,2]。但有关大豆连作对田间杂草群落、密度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1 研究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连作年限(1~5年)的大豆田,采用定点定期系统?..  相似文献   

6.
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东北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总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但近年来.由于大豆重茬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加重。特别是细菌性叶斑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时常发生,并已经成为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叶斑病大面积爆发.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仅牡丹江市受害面积就达10多万hm^2.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其中减产3成以上的成灾面积7.27万hm^2.绝产面积达到0.7万hm^2,大豆平均减产2~3成,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左右。2005年虽然未构成威胁,但局部地块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7.
钟祥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耕作制度为麦稻和油稻连作,全部为一季中稻。2006年、2007年稻飞虱连续大暴发,给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4.17万hm^2,总产50.5万t,因各种原因导致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差,穿顶面积达240hm^2,损失稻谷5.63万t,损失率达10.03%。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4.19万hm^2,因水灾绝收面积1333hm^2,实收面积比2006年减少1067hm^2,总产55.1万t,比2006年增4.6万t,因认真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宁运任 《广西植保》1999,12(2):22-22
菜豆(又名四季豆、法国豆、青刀豆)近年来在玉林市发展很快,产品主要制成罐头出口外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菜豆在本地区已连作多年,造成炭腐病的严重发生,1998年9月22日调查,发病率高的达43%,一般的为10%~18%,由于发病率就是损失率(死苗)...  相似文献   

9.
大豆重迎茬种植对病害及产量性状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是呼盟农区种植的主要作物。1993年种植420多万亩,重、迎茬种植的面积占50%—60%,局部地区达90%—100%,打破了原有的种植比例和轮作形式,导致产量下降,病虫害逐年加重。1993年笔者选择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土壤生态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茬口的地块,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定点定期取样调查其对大豆生育、产量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现将取得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富裕县草地螟暴发成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螟在我县继1996、1997年大面积发生危害后,1998年在大豆、葵花、甜菜、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再次暴发成灾。全县发生面积达8万hm2,其中严重发生面积6万hm2,发生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据6月24~25日田间调查,草地螟幼虫最高密度:...  相似文献   

11.
早春芸豆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孟凡亮,刘金凤(山东枣庄市峰城区植保站277300)枣庄市峰城区近几年春保护地会豆种植面积大,重茬连作多,根腐病发生严重。一般田减产20%~40%,重病田减产80%以上。1991年以来,我们对该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大豆菟丝子的发生为害及化学防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菟丝子的发生为害及化学防除研究钱希,徐芝华(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224624)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Lam.)是大豆的严重寄生性杂草,近几年来由于我场推广少免耕种植,连作大豆面积增加,给菟丝子的蔓延为害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199...  相似文献   

13.
瓮安县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瓮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特别是太子参种植面积增加较快.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太子参成了瓮安县的特色优势作物。由于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太子参病毒病发生为害也逐年加重.2011年全县发生面积达833hm^2.占种植面积的83.3%。近3年太子参病毒病病株率在20%~75%.产量损失15%~35%.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了找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提高太子参种植效益.笔者近年来对太子参病毒病的发生及为害情况开展了调查。同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美国南部16州调查表明:1983~1987年大豆孢囊线虫引起的损失达3%。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在我国东北、黄淮海地区也造成严重危害。如在黑龙江省垦区,大豆孢囊线虫发生面积达400万亩,占播种面  相似文献   

15.
宁夏发生玉米霜霉病80年代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大力发展小麦套种玉米,仅本市每年种植面积即达8.5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5%以上。自1989年以来我市开始试种掖单系列品种36亩,1993年已种植达78811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2.7%。1991年...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黄泛平原大豆田杂草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西南黄泛平原是山东省大豆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小麦、大豆连作是长期沿用的一种种植方式,大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本文报道鲁西南黄泛平原大豆田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进行杂草调查的结果。1调查方法倒置“W”取样法先由Dew所描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我市大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地块增多,加上洗姜厂林立,洗妆水随水渠进入大片姜田。致使原来发生轻微的姜瘟病上升为大姜生产上危害最重、最难防治的病害。据统计,1994年发病面积不足1000亩,1998年上升到15000亩,损失达80%以上的地块...  相似文献   

18.
陈申宽 《植物保护》1994,20(6):44-45
大豆根潜蝇危害导致根腐病发生严重呼伦贝尔盟农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土壤肥沃,气候适于大豆生长,大豆播种面积达400多万亩。大豆根潜蝇和根腐病是大豆苗期的主要病虫害之一。1985年以来,随着大豆面积的增加,重迎茬种植普遍,导致大豆根潜蝇逐年加重,大豆被害...  相似文献   

19.
榨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高水友(浙江慈溪市崇寿镇农技站,315334)榨菜是我市棉地秋冬套种、连作的大宗蔬菜,常年种植面积4000公顷。从80年代后期开始,榨菜病毒病发生普遍,并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幅度在20%~30%之间,重发年份,减产50%...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及抗性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玉米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玉米的地位愈显重要。玉米平均种植收益率超过40%。预计201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还将稳中有增,达到3500万hm^2。其中,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幅最大,约50%的面积增幅来自这一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增幅较高,部分大豆面积将改种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