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脐带风、干疤风、七日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无季节性,各种家畜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本病的特征是病畜呈“木马症”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强。该病症状明显,容易诊断,但无特效疗法。目前,  相似文献   

2.
正破伤风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本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一般须经深创感染而发病。本病潜伏期7~14d。阐释了羊破伤风的诊疗方法,供同仁参考。1病因和流行本病为散发,发病无季节性,但须经创伤特别是钉伤、挫伤、刺伤、脐带伤等才能感染。创面组织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病羊不能直接传染给健康羊只,在临诊中约有40%的病例见不到外伤,这些病畜在潜伏期中创伤已经痊愈,或胃肠道内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脐带风、干疤风、七日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无季节性,各种家畜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本病的特征是病畜呈“木马症”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强。该病症状明显,容易诊断,但无特效疗法。目前,破伤风的治疗早期一般以大剂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为主,但此法疗效差、花费大,而且治愈率低。因此寻求一种新  相似文献   

4.
猪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猪的神经系统而发病。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有鞭毛、能运动,常在厌氧条件下生长良好,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等,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猪破伤风是农村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给养猪生产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是人、畜的一种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脐带风等。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在创伤内发育繁殖、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的特性是病畜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1病原破伤风梭菌为细长的大杆菌,长2~4?m,宽0.5~1?m,大多单独存在,间有短链。周身有鞭毛,能运动。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的一端。  相似文献   

6.
<正>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经创伤感染的急症。又名强直症,脐带风等。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它在创伤内发育繁殖,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畜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的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增高。国内各地呈零星散发,如果针对某一地区统计,结果表明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土壤里。各种动物都易感,马属动物更易感,多经创伤感染,特别是创口狭小而深创,具备缺氧条件,破伤风梭菌能够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本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笔者成功治愈一例破伤风病马,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2015年9月4日一附近村屯刘某牵来一匹4岁使疫的病  相似文献   

8.
正破伤风也叫"强直症",俗称"脐带风"、"产后风"、"四六风"、"锁口风"等。是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破伤风杆菌,存在于土壤和粪便中,侵入伤口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病畜全身痉挛。家畜常因外伤、去势、去角、分娩、断脐或套鼻环等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一到三周。破伤风虽不算"大病",但对家畜饲养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做好家畜破伤风的诊断和防治,对区域畜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笔者就多年基层的兽医经验,对该方面做一论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但破伤风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刺伤、脐带伤、阉割伤、手术伤等创伤深、创面组织损伤复杂的创伤更容易感染发病。本菌对青霉素敏感,磺胺次之,链霉素无效。破伤风多呈散发,没有季节性,该病与动物品种、性别、年龄关系不大,但幼畜较老龄畜更为易感。羔羊多因脐带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羊破伤风病死率最高,所以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又名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大型厌氧性革兰氏阳性杆菌,与其它化脓菌、需氧菌共同侵入机体组织后,菌体能大量繁殖,产生痉挛毒素,引发本病。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但单蹄兽最为易感,而且价值较大,感染破伤风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和不能治愈,给畜主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近年来治疗驴骡破伤风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的传染病,又称强直症、锁口风、脐带风。1症状患病羊全身骨骼肌肉持续性痉挛收缩,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常表现卧后站立困难,或不能自由卧下,精神呆滞,后发展为四肢强直,运动困难,全身肌肉僵硬,角弓反张,流涎吐沫,多数羊因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 传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 染病。 流行病学:破伤风梭菌广泛 存在于土壤中,形成芽胞可在土 壤里存活几十年。本病是一种由 创伤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不能 由病畜直接传染于健畜。无季节 性,在易感动物中,不分品种、 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幼畜较 老龄家畜更为易感。  相似文献   

13.
本病是由革兰氏阳性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一些外伤如去势、鞍伤、笼头磨破耳根等常可感染该病菌,引起本病。幼畜可通过脐带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作用于脊髓和延脑的运动细胞,使畜体对刺激的应激性提高,肌肉发生痉挛,其潜伏期为5~15天。 1.临床表现:病初运步不灵活,腰发板。随病情的发展,出现牙关紧闭,流涎,双耳直立,鼻孔开张似喇叭状,头颈伸直腰硬如板,腹壁卷缩,举尾且歪向一侧,站立时四肢僵直,开张如木马,步样强拘,转弯后退困难,受到声音、强光、触摸等刺激表现惊恐不安、出…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临床经验,马、驴、骡幼驹患破伤风病很难治愈,死亡率在90%以上。出生后不久因脐带感染发病的更难治疗,笔者20多年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几十例幼驹破伤风,虽经用各种抢救措施,没有一例幸免于死亡的。所以接生时处理好脐带,是预防  相似文献   

15.
破伤风是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多发生在新生羔羊,绵羊比山羊多见。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该病为散发,需要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病羊特征为全身或部分肌肉发生痉挛、收缩,表现出强硬状态。  相似文献   

16.
<正>顺平县峰泉村一山羊养殖户,偶尔一天发现有一只山羊低头吃草困难,畜主不知是怎么回事,打电话让笔者去看一下,主诉在一个星期前对羊进行了剪毛,由于羊只挣扎不慎将羊的腿部弄了一个较深的伤口,伤口内部感染化脓,通过对畜主的询问和病羊的临床表现判断为破伤风。下面把笔者的一些治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1临床症状病羊两耳竖立不能摆动,尾巴  相似文献   

17.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羔羊破伤风又名脐带风,是因使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或用不洁的线结扎脐带,致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的存在于泥土、粪便中,新生羔羊接生时稍不注意,极易导致羔羊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破伤风破伤风俗称"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伤口产生一种毒素侵害神经系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病。其特征是病畜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兴奋性增高。中兽医学认为该病是因风毒之邪从伤口侵入而发生。1病原病原为破伤风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能形成芽孢,广泛存在于  相似文献   

20.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经由创伤感染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又称“强直症”,俗名“锁口风”。各种家畜均可感染,以马、骡最为易感,人亦敏感,病死率高达90%。破伤风梭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其芽胞才可在创伤内繁殖和产生毒素,致使动物致病。其临床特征为病畜全身肌肉或某些肌肉群呈现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本次笔者所见的马破伤风病例其症状明显,并成功治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