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研究小麦种衣剂在皖北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小麦种衣剂具有显著的保苗、壮苗、增产功效,可在当地推广使用,但需注意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目前主栽苹果品种是红富士,约占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该品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极易感染轮纹病,正常年份烂果率在30%,严重年份烂果率达50%以上.轮纹病菌自苹果落花后开始侵染幼果,6~7月间侵染最盛.幼果期遭受侵染的果实到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在果收后1个月左右发病最重.我们依据该病菌的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结合常规农药防治药效不理想的缺陷,研制了以甲托等农药为主要成分的系列膜制剂.其作用机理:利用膜剂使果实外表形成半透膜,阻止病菌分生孢子的侵染,此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利用杀菌剂的内吸和保护作用杀死病菌,此为第二道防线.利用膜作为杀菌剂的载体,使药剂缓慢释放,从而使药效期延长,并且有耐雨水冲刷、附着力增强等作用.经莱阳、长清连续3年的田间药效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质量分数为6.9%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9%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m(种衣剂):m(玉米)=1:50],对玉米丝黑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77.17%,与对照药剂比较,差异不显著;对地下害虫平均防治效果为78.79%,与对照药剂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葡萄黑痘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黑痘病防治效果一般,3次药后10d,对蔓的平均防效为52.54%~61.16%,病果防效在56.87%~65.59%,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强,持效性好,对棉花安全。建议在棉铃虫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79~105g/hm2。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为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比例自行配制的中药-壳聚糖复合生物种衣剂对香谷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苗期生理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中药-壳聚糖复合型种衣剂处理后,香谷发芽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各种保护酶活性等苗期生理指标均良性高于对照。中药-壳聚糖复合型种衣剂包衣能提高香谷种子活力,但过高浓度的种衣剂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酶活力的提高,其中以1ml种衣剂原液加入到300和500ml水的效果最佳。[结论]一定浓度的中药-壳聚糖复合型种衣剂包衣能提高香谷种子活力,并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α、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Viscozyme L对獭兔生长效果的影响,选用40只40日龄左右的獭兔随机且均分为4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2%复合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31.38%(p<0.01)、12.96%(p>0.05)、8.91%(p>0.05),料重比则分别则降低了6.12%、6.16 %、6.50%.0.05%复合酶制剂添加量对提高獭兔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耗料量即采食量的效果均好于添加0.1%和0.2%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但后者可以降低獭兔的料重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有胺鲜酯或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和生长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研究了3种用量(2、4、8 g/kg种子)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戊唑醇.0.5%胺鲜酯悬浮种衣剂、3%戊唑醇.0.5%复硝酚钠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萌发率和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含有0.5%胺鲜酯或0.5%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在2~8 g/kg种子浓度范围内对玉米出苗率无影响,而不含有任何生长调节剂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有抑制作用;播后15 d,含有0.5%复硝酚钠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幼苗根长和侧根数的刺激生长作用突出;播后21 d,含有0.5%胺鲜酯的3%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幼苗根长和侧根数的刺激生长作用突出。[结论]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幼苗刺激生长作用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稻草配施生物菌剂对大棚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草配合两种生物菌剂施入塑料大棚连作土壤后,在土壤中的分解特性及对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稻草配施生物菌剂(EM菌、乐土菌)在大棚土壤中腐解,开始迅速,以后逐渐减缓,以稻草+EM菌处理腐解效率较高.稻草配施生物菌剂可降低土壤的容重和固相率,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了土壤pH和EC,抑制了大棚土壤盐分的表聚,提高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增强了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B/F提高,可从根本上缓解大棚土壤连作的障碍.从大棚土壤改良效果的综合分析看,0.8%稻草与1.0%EM菌配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检测浙江禾益农化有限公司新研制生产的20%腐霉利悬浮剂防治黄瓜菌核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喷施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 200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和喷清水(CK)共5个处理,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第3次药后10 d,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1200倍液、50%扑海因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2.70%、65.35%、56.72%、74.19%,其中800倍液防效极显著高于1200倍液处理。[结论]20%腐霉利悬浮剂600倍液、800倍液处理结果与对照药剂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防效相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为避免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导致病菌抗药性的上升,可以使用其600~800倍液防治黄瓜菌核病。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方法]试验设空白对照和25%嘧菌酯悬浮剂450、600、750 g/hm2以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hm2 5个处理,于2012、2013连续2年开展了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5%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防效为70.0%~83.6%,使用时推荐剂量为25%嘧菌酯悬浮剂600 g/hm2,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前或初开始喷药,间隔7 d喷一次药,共喷药3次。[结论]该研究可为25%嘧菌酯悬浮剂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