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三围立体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07,13(6):55-56
根据水稻分蘖规律,在田间采取大等边三角形加小等边三角形的栽培模式,可实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进而增强水稻田间通气性和透光性,提高水稻田间温度,使水稻健壮生长,从而促进水稻低节位分蘖(有效分蘖),增加光合面积,提高光合产物,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并协调个体与群体发展的库、流、源之间的矛盾,进而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程彩霞 《中国稻米》2007,13(1):37-39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分蘖与产量的关系、影响水稻分蘖的有关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育苗播种量、栽植密度、移栽时期等因素均对水稻分蘖有直接影响,而且,水稻有效分蘖数越多产量越高。在影响分蘖的各个因子中,适宜的播种量为催芽籽300—350g/m^2;适宜的移栽规格为30cm×(16.5—20)cm;最适移栽期为5月20—28日。稀植栽培能充分发挥水稻固有的分蘖特性,促进个体发育,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和受光态势,有利于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 水稻旱育壮秧稀植栽培,能充分发挥水稻的分蘖成穗特性,促分蘖,攻大穗夺取高产。稀植高产的基础是培育叶蘖同伸壮秧,其关键是旱育。1989年以来,连续三年,就旱育壮秧的几项基本技术环节与秧苗壮度的关系、盐碱地旱育秧技术、壮秧指标等进行了研究,为形成具有河北省  相似文献   

4.
通过稀植单株挂牌标记跟踪调查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地区的不同时期分蘖 与成穗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空育131单株最高分蘖可达24个(包括主茎),成穗22个。6月23日以 前的分蘖,均为有效分蘖,成穗质量高,对产量贡献率大。6月23日可作为本地区水稻空育131高产控 蘖起始日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稀植单株挂牌标记跟踪调查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在黑龙江省八五0农场地区的不同时期分蘖与成穗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空育131单株最高分蘖可达24个(包括主茎),成穗22个。6月23日以前的分蘖.均为有效分蘖,成穗质量高,对产量贡献率大。6月23日可作为本地区水稻空育131高产控蘖起始日期。  相似文献   

6.
用盆栽方法进行播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充实度高。播量200g/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尹志宽 《北方水稻》2020,50(1):38-40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针对当前水稻栽培模式,提出水稻定距,精量播种,采用先进的技术,改变原有的水稻播种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技术要求培育壮秧,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增强秧苗抗性,提倡稀栽植,改善稻田结构,提高分蘖,结实率,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从栽培品种、施肥、密度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处理因子对水稻优质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水稻优质米品种配套栽培应严格控氮,经济施肥;注重分蘖后期接力肥的施用;适当稀植和少本插。  相似文献   

9.
播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盆栽方法进行播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充实度高。播量200g/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早季在田间用管栽试验对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的分蘖发生、成穗和结实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数分别比常耕水稻多8.12%和6.40%,分蘖优势明显。免耕水稻的分蘖优势主要表现在低位优势,其3~5节位分蘖发生数、分蘖成穗数及籽粒产量均比常耕水稻的高,其3~5节位单株一次分蘖发生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分别占全部节位单株一次分蘖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的75.00%,155.56%和146.91%。  相似文献   

11.
毛毳  张海峰 《北方水稻》2008,38(2):57-58
寒地水稻三高栽培技术是采用优质粳稻品种,稀播育壮秧,通过合理稀植培育并形成以健壮个体和多蘖为基础的高产群体;施肥时从前期注重分蘖肥向中后期主攻穗部性状方向转移,以促进穗大粒多;灌水时以浅水为主,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相结合的灌溉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并应用钵苗摆插和光生态膜大中棚育苗技术等,达到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并对超稀植栽培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在充分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基础上建立高产群体和高产、节本、高效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从栽培品种、施肥、密度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产量、经济效益及处理因子对水稻优质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水稻优质米品种配套栽培应严格控氮,经济施肥;注重分蘖后期接力肥的放用;适当稀植和少本插。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大穗型组合的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大穗型组合的特点是:本田分蘖力弱,高产田有效穗少。成穗的分蘖叶片较多,两段灌浆的特点更明显。根根这些特点,在栽培上要采取稀播壮秧或两段育秧,培育多蘖壮秧;本田适量减少插秧蔸数,大蔸移栽,插足基本苗;加强后期管理,重视粒肥、九二○、粉锈宁的施用,延长灌水时间,适当推迟收割期。  相似文献   

14.
仲桂芳 《北方水稻》2008,38(3):131-132
黑龙江省虎林市属寒地稻作区,通常情况下只能种植一些中早熟水稻品种。采用大钵体保温育秧高产栽培技术,使12~13片叶的晚熟水稻品种在虎林地区也能够正常种植。该技术选择优质晚熟水稻品种,采用434孔钵育盘,于3月15日左右播种,超早保温育秧,培育出适合稀植栽培的带2~3个分蘖的壮秧,并结合本田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使水稻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5.
寒地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是在旱育稀植基础上又一项新的栽培技术 ,也是寒地水稻高产再高产栽培技术的新突破。它充分发挥稻株自身的生长能力 ,提高了分蘖力和分蘖成穗率 ,稳定了高产栽培的穗群体 ,通过提高个体质量 ,使平均穗粒数增加 ,结实率提高 ,千粒重有所增加 ,从而获得超高产量。一、理论依据寒地水稻单本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是根据我们在“八五”期间研究提出的水稻再高产的新理论设计的。研究中发现 ,稻株个体生长障碍是水稻再高产的限制因素 ,同一品种在实现相同穗群体情况下 ,基本苗 (穴丛内 )越少 ,有效分蘖率越高 ,穗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3):1-7
分蘖角度是构建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通过影响水稻群体光能利用效率而影响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综述了国内外对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因定位和克隆以及影响水稻分蘖角度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盘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稀播的秧苗发根力强、分蘖多、茎基宽,播量75、100、125g/盘产量水平较高,但综合机械插秧和大棚利用率两方面,100~125g/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水稻分蘖角度是创新水稻株型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分蘖角度的研究一直是水稻高产栽培、育种及生理生态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控制和有关环境生态因子、营养条件以及激素等对分蘖角度的影响,为杂种优势利用和株型改良相结合的高产水稻育种目标提供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9.
水稻"蘖、主穗比”与产量因子关系及其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过11a的田间观察和反复实践,采用平行观测及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蘖、主穗比”与穗实粒数及理论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科学调控“蘖、主穗比”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蘖、主穗比”与基本苗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少本、稀植栽培能极大地提高“蘖、主穗比”,但过分强调“蘖、主穗比”将不能保证高产所需的穗数;水稻返青后前15d产生的分蘖多为有效分离,而反青后20d以后产生的分蘖基本上为无效分蘖,通过培育壮秧及适当重施基肥等措施,力促前期分蘖量,控制后期分蘖量,是提高水稻“蘖、主穗比”和成穗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分蘖的激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分蘖受外界环境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角金内酯是目前已知影响水稻分蘖的3种主要植物激素。综述了这3种激素在调控水稻分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的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