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免耕技术对开沟器的要求,近年开沟器的发展情况及各类免耕开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型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开沟器的作用,单元盘、双圆盘开沟器的类型,对国际上应用比较广的单元盘开沟器和双圆盘开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总结,对其他形式的开沟器的结构类型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对免耕播种圆盘开沟器的研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析免耕开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免耕技术对开沟器的要求,近年开沟器的发展情况及各类免耕开沟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免耕播种机开沟器几种防堵装置的使用情况,介绍了免耕播种机开沟器滑动压杆防堵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种类较多,但性能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出适应作物单一、通过性能差、破茬能力弱、对地表破坏率较大、调节困难、使用可靠性及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为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有效免耕播种,以研究开沟器适应性为主题,在不同地表田间对北方地区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研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实施免耕播种作业时,开沟器必须有较强的破茬和清草能力,需配备切草与清草装置。单纯依靠增加机具的重量来加强开沟器的入土能力,其适应性较差。通过实验可知,采用动力型平面条旋开沟器性能可靠,实现了在土壤硬度较高、含水率较低、土壤板结严重、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免耕开沟作业,其适应性可靠,可以满足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开沟器是播种机、施肥机上的主要工作部件,按结构特点及工作方式分类有:圆盘刀式、旋耕刀盘式、松土铲型、铧式犁型等.通过对开沟器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及发展动态的跟踪研究,认为目前的开沟器产品在结构材料、通用性、适应性等方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开沟器是免耕播种机影响播种质量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满足农艺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小开沟器的动土量。本组合式开沟器实施种肥同沟垂直分层分施,种子播在肥料的正上方。利用Inventor软件建立了铲柄、固接部件等零件模型,并创建了系列零件,实现了自行设计标准件。同时,建立了组合式开沟器三维虚拟装配模型,为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仿真模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使用者选择机型提供依据,对圆盘开沟器的工作原理和开沟圆盘受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直面圆盘开沟器与波纹圆盘开沟器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直面圆盘开沟器切断秸秆、根茬能力强,入土性好,适合土质较硬的土壤播种;波纹圆盘开沟器开出种床带较宽,适合秸秆覆盖层薄、土质较松的土壤播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一些免耕播种机开沟器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北方干旱地区的土壤条件的问题,重点对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动力条旋式开沟器的结构入手,通过对开沟器运动方程的分析,确定了动力条旋式开沟器实施免耕播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免耕播种机破茬与开沟部件的结构与特点,免耕播种机破茬与开沟部件配置时必须根据功能和需求的不同,而尽可能地选择最适宜的组合,从而适应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残茬的情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免耕效果,节省油料消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开沟器工作阻力的离散元法仿真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建立了芯铧式开沟器和播种施肥开沟器与土壤颗粒的二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采用离散元法研究开沟器的工作过程及工作阻力,通过改变开沟器的CAD模型和土壤颗粒参数,分析不同条件下开沟器的工作阻力.在室内土槽进行了2种开沟器的工作阻力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开沟器工作阻力的离散元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10%~20%之间,由此初步证明了采用离散元法分析开沟器工作过程和工作阻力的可行性,为开沟器的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表条件下土壤侵蚀的坡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径流和产沙的变化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上述过程中的坡度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作用下,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表现为:光滑地表大于中等粗糙地表大于粗糙地表;但在不同地表条件下,坡度与侵蚀和径流的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相对光滑地表,中等粗糙与粗糙的地表。在不同降雨作用下,径流量与侵蚀量,随坡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且存在着一定的临界坡度。这一研究,为该区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可服务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机器和拖拉机的驱动力是来自土壤的反作用力,但是,人们只是孤立地研究机器,很少把机器和土壤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来考虑,本文通过土壤物理性能对轮式拖拉机驱动力的影响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泰县兰州理工大学大规模荒漠改良工化试验基地土壤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的水分蒸发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表面增加覆盖物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蒸发;随覆盖物厚度的增加,土壤水分蒸发量逐渐降低;1、3、57、cm麦秸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量比纯土分别降低20.9%、51.5%、67.5%、74.5%;1、3、5、7cm沙石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量分别比纯土降低25.9%、48.9%、60.6%、70.8%;同时,连续17天测定结果表明,相同厚度情况下,麦秸覆盖下土壤蒸发量明显小于砂石覆盖的土壤水分蒸发量,5 cm厚覆盖物时,砂石是纯土的60.6%,麦秸是纯土的67.5%。试验表明同一时间段内不同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保水剂的研究多集中于保水性和持水性,关于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选取市场上的MP3005KCE、沃特和HG-60等3种保水剂,对沙土、壤土和黏土作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增加3种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增加幅度为HG-60沃特MP3005KCE,其中MP3005KCE对改善沙土和壤土的通气性能较其他两种保水剂明显;2膨胀率均明显增加(p0.05),HG-60沃特MP3005KCE;从膨胀均匀程度来看沙土中MP3005KCE沃特HG-60,壤土中沃特MP3005KCEHG-60,而黏土中都不均匀;3土壤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土壤孔隙度均明显增加(p0.05),HG-60沃特MP3005KCE;随着保水剂施加的不断增加,土壤密度逐渐降低,土壤孔隙度逐渐增加;当保水剂的浓度超过0.5%后对土壤密度和孔隙度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增加(p0.05)。为保水剂在干旱区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对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种地形坡度条件下,开展了施加生物炭后连续两年的土壤水动力学效应试验研究,探究不同坡度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当年和次年对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非饱和导水率K(h)和非饱和扩散率D(θ)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当年和次年均使土壤田间持水率和饱和含水率增大,且随坡度增加其增率变大,生物炭因子两年内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显著(P <0. 015),而坡度因子影响不显著(P> 0. 05),即生物炭因子作用更明显;施用生物炭两年内,在各个土壤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均增大,土壤持水性增强,且同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同年限呈负相关关系;生物炭在两年内均增大土壤比水容量,使其供水能力加强,最大增量1. 830 207×10-3cm^3/cm^4;地形坡度对K(h)无明显影响,但施加生物炭可使K(h)增大,土壤导水性增强,2016、2017年K(h)最高分别增加239. 61%、164. 04%;施加生物炭可降低D(θ),抑制土壤水分的水平运动,随地形坡度增加抑制效果增强。生物炭施用当年对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大于施用次年。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农业水土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试验方法,就节点式渗灌、沟灌、滴灌、普通渗灌等4种不同的灌溉方法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溉方法对土壤10 cm深处土壤温度影响不显著;沟灌与节点式渗灌、滴灌和普通渗灌处理20~50 cm土层土壤温度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在4种灌溉方法中,番茄全生育期0~50cm土层土壤的总积温为滴灌最高,达为6 205.4℃,比节点式渗灌,普通渗灌、沟灌分别高了10.2℃、52.9℃和118.7℃.灌水方法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为:10 cm深土层土壤温度最大值节点式渗灌和普通渗灌的分别出现在13:00时和14:00时左右,滴灌在15:00时前后,沟灌出现在16:00时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中耕深松对不同作物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中耕深松作业的抗旱保墒作用,以玉米和花生为试验作物,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行中耕深松作业后,种植玉米地块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好,而种植花生地块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