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遂川县志中得知,遂川县西部山区群众历来有捕鸟猎食的习惯,当地人认为此地有条“千古鸟道”。为了探索“鸟道”之迷,2002-2005年在遂川县营盘圩乡开展鸟类环志,进行张网捕鸟、鉴别测量、环志建档、放飞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等内容的研究。同时开展的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使当地群众爱鸟护乌及保护候鸟停歇栖息地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了提高,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相似文献   

2.
前言 1981年3月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林业部设立了“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组织中国的环志工作。为了开展鸟类环志用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工作。1982年6月林业部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全国鸟类环志的研究任务,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鸟类环志工作中关于科研和科研管理等事宜。自此,全国的候鸟环志工作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日本国的鸟类标识工作始于1924年,由日本国环境厅委托山阶鸟类研究所标识室负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候鸟环志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自1984年以来,先后在青岛、长岛、南四湖、日照、荣成建立了五个鸟类保护环志站和济南、德州两个环志点,总计环志放飞各种鸟36056只,已回收鸟环99只,居全国各鸟类环志站之首。开展了多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项目;参加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就今后鸟类环志工作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83年开始有组织进行候鸟环志研究到87年为止,累计共建环志站点45处,总计环志鸟类184种37814只。86—87年环志鸟达25646只,其中猛禽占22%,为突出特点。同时回收到国内环志鸟88只,国内环志的白枕鹤、斑头雁和灰翅鸫分别在日本、印度和朝鲜回收。国外环志鸟仍以苏联的鸥、澳大利亚的鸻鹬为最多,突出特点为回收到欧洲东向迁徙的亚洲第2号记录——白腰朱顶雀。全国鸟类环志学家,根据不同需要对不同濒危或优势鸟种开展了多方面的迁徙规律研究已大多均获结果。环志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间合作和交流活动,组织了中、日和中美交流活动派遣人员去日、香港、西德、美国等地区考察交流。同期环志中心聘请了鸟类学会理事长钱燕文先生等10位鸟学家为科技顾问,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物教师近600人,协助全国环志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国鸟类环志研究工作。1986年7月环志中心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环志年鉴,供国内外鸟学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晋  李显达  方克艰  方克强 《野生动物》2007,28(5):24-26,35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6目41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黄雀就环志2021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1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5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10月16日。回收信息表明,开展黄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候鸟经松嫩平原迁徒途中重要的停歇地和食物补给站.自1998年开展环志以来,截止2006年12月末,在该地区发现鸟类215种,隶属15目36科,环志鸟类165种184273只,其中,仅燕雀就环志13174只,是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环志数量较多的种类,占环志总数的7.1%.环志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峰林区春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5月1日;秋季迁徙高峰期基本在9月24日.回收信息表明,燕雀迁徙距离较远,开展燕雀的环志研究,对探索鸟类迁徙规律、物种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日第三次鸟类环志合作交流计划的规定,经林业部批准,应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邀请,日本山阶鸟类研究所标识研究室主任标识员尾崎清明、茂田良光、米田重玄先生和北海道根室市教育委员会近滕宪久先生等四人于1987年6月10日至  相似文献   

8.
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十二月十一日在北京召开。林业部副部长刘昆主持了开幕式,他代表中国政府欢迎日本代表团的到来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日本代表团团长、日本环境厅官房审议官中岛良吾先生在会上讲了话。林业部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等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根据双方制定的议程,各自介绍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工作的开展情况。中方首席代表、林业部林政保护司副司长卿建华介绍了我国在加强鸟类的保护管理、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活动和组织鸟类资源考察的情况,并介绍了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鸟类环志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鸟类环志站点二十多个,共环志了鸟类五十三种三千多只。日方代表介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美自然保护议定书》,由林业部和美国内政部联合举办的首次中美鸟类环志研讨会,于1988年10月7日至10日在青岛举行,中方28名(其中包括台北市野鸟学会的3名专家)和美方10名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期间,中美专家共发表了26篇论文,并在青岛鸟类环志站进行了鸟类环志示范表演,晚间专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座谈。通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研讨会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以下成果:1.交流了信息、技术和经验。美方专家从政策、法规、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美国鸟类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地处大、小兴安岭之间的嫩江河谷东岸,松嫩平原北麓,嫩江县高峰林场境内,西邻嫩江,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经松嫩平原迁徙鸟类理想的"歇脚点",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候鸟迁经这里。一、鸟类环志监测1998年4月,在黑龙江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哈师大等院校的专家开始在嫩江高峰开展鸟类环志并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支持下,2000年8月23~27日,首批北京志愿者自费前往秦皇岛参加鸟类环志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赵欣如义务担任指导老师,秦皇岛鸟类保护环志站提供了野外工作协助。  相似文献   

12.
苍鹭迁徙的环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苍鹭(Ardea Cinerea Linnaeus)是属于鹳形目鹭科的常见涉禽,是典型的沼生鸟类。1985年至1986年,我们在牡丹江鹭岛对其进行了环志迁徙研究。我们共环志雏鸟100只(1985年环志87只1986年环志13只)除4只死亡外,其余全部迁离鹭岛。至1988年底,共回收脚环8只(其中4只在鹭岛回收。回收率达8%)。从回收信息得知,苍鹭越冬迁徙可远达海南省,迁徙路程达3000公里以上,为我国环志鸟类迁徙最远记录。为我国鸟类环志迁徙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3.
遂川鸟道     
鸟道是候鸟迁徙的通道,对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迁徙鸟类的保护管理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遂川鸟道于1998年开展野生动物调查时首次发现;这是江西省野主动物调查的一项重大发现。 遂川鸟道位于遂川县西南部,包括高坪乡、营盘圩乡及湖南省桂东县桥头乡等几个乡,地理坐标为北纬25°28'~26°20';东经113° 56'-114°13'。鸟道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叮林区,植被多为松、杉、油茶以及壳斗科植物,山顶部多为杜鹃、乌饭石等组成的低矮灌丛或蕨类及低矮草丛草地,林地面积占81.1%。 …  相似文献   

14.
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通知,一只中国环志的松雀鹰(G08-0456, )于1999年8月26日在俄罗斯(52°1′N,127°31′E)回收,该鸟是山东省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于1998年9月20日在南长山礓头环志点放飞的。 长岛候鸟保护环志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始终坚持候鸟环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环志候鸟的数量、种类、回收均属全国环志站点首位。截止目前,共放飞鸟类15目、31科、121种、68152只,其中猛禽42835只,猛禽环志占全国的70%以上。同时回收国内、外环志鸟156只,其中包括在…  相似文献   

15.
嫩江高峰林区2008年度鸟类环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黑龙江省嫩江县高峰林场开展了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共环志鸟类97种16 549只,其中春季81种8 334只,秋季69种8 215只,隶属11目31科。春季以红胁蓝尾鸲、黄雀、燕雀、小鹀、黄眉鹀、栗鹀等6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5 346只,占春季环志数量的64.1%;秋季以白腰朱顶雀、燕雀等2种为迁徙鸟类的优势种,累计4310只,占秋季环志数量的52.5%。  相似文献   

16.
(一)环志的意义鸟类环志(Bird-Banding)是获得有关鸟类迁徙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环志可以了解和研究鸟类迁徙、散布、季节运动、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种群大小、种群结构、配育经久性、地点和场所、日活动,以及有关生境、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从环志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起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学术上对于候鸟迁徙的规律和鸟类物种的生态生物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日,从江西省工商局传来消息,遂川县"狗牯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遂川县是江西省重点产茶县,名茶"狗牯脑"驰名中外,所获荣誉众多,此次获"江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又为遂川县捧回了一块字招牌,为遂川县茶叶品牌的提升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成立于1982年10月,1983年6月首次在青海省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对斑头雁(Anser indic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进行环志放飞试验。1996年以前年环志数量在5~6千只,1997年环志数量超过1万只,1998年环志数量达2.9万只,1999年环志数量首次突破5万只。截止1999年底中国大陆累计环志鸟类390种19.7万余只(图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候鸟保护协定第二次工作会议双方达成协议,应中国鸟类环志中心的邀请,以川崎惟男先生为团长的日本野鸟之会和山阶鸟类研究所的候鸟环志专家代表团,于10月5日至19日来华,在山东省青岛市与我国专家共同进行了候鸟环志工作,双方相互交流了候鸟环志技术。青岛是我国候鸟迁徙途径的主要停歇地之一。这里的候鸟有275种,其中有175种为  相似文献   

20.
应日本国环境厅邀请,由林业部派遣,以林政保护司副司长卿建华为团长、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朱鹮产地政府负责人等六人组成的中国鸟兽保护工作代表团于6月5—14日,参加了日、中野生鸟兽保护会议。会议期间,中、日双方代表就世界已濒临灭绝的珍禽朱鹮的保护繁殖方面的合作,中、日候鸟环志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拍摄野生动物影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确定,1.1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