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让群众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是王德良1996年担任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丁寨村党支部书记后确定的奋斗目标。他带领大伙儿按照现代养猪业的规范,运用工业管理理念进行经营管理,使养猪产业迅速发展。到2006年,全村建起万头良种仔猪场和工业化养猪示范园,涌现出3个1000头以上养猪超级户、187个100头以上养猪大户和117个50头以上养猪标准户,使丁寨村变成陇东高原有名的“工厂化养猪专业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临安市潜川镇中塘村有111户人家,305口人,有耕地15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人均半亩;山林面积4689亩,人均15.37亩。2004年农业总产值445万元,人均收人6105元.突破6000元大关。这个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村两委会狠抓了养猪业。全村有96户人家养殖生猪,养猪户占总户数的87%。全村2004年共饲养生猪6500余头,出售4130头,仅此一项产值就达2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9%。养猪人均收人3960元。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临安市潜川镇横坞村党支部书记、养猪专业户李杰饲养母猪30头、肉猪800头,出售600头,年获利8万元.2003年,饲养母猪37头,肉猪1000头,到10月份已出栏750头,是全镇千头养猪大户之一.由于今年生猪销售价格好,李杰可赚12万元.2002年,他被评为潜川镇带头勤劳致富户,并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4.
象山县茅洋乡胡家村自1991年开始发展规模养猪,至1996年底,全村规模养猪50头以上的已有55户,存栏生猪5000头,年出栏肉猪11000头,创产值1132万元,获利润31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97.5%,人均年收入由原来不到2000元提高到5500多元。规模养猪使胡家村走上了小康之路。胡家村全村150户,557人,人均耕地不足0.4亩。因人多田少,1996年前,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茅洋乡  相似文献   

5.
临安市於潜镇双坑村是个养猪专业村,有农民269户,人口887人。全村面积5·77平方公里,耕地429亩(1亩=667平方米),山林7567亩,农业资源丰富。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中,双坑村干部群众借助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种养为主的效益农业生产路子,形成了一个年产万头优质生猪的养猪  相似文献   

6.
位于雷锋山腰部、海拔500多米的涟源市石马山镇山滔村,全村只有101户.从2003年10月至今,全村从饲养耕牛26头发展到饲养能繁母黄牛116头,安格斯种公牛1头,达到了户平养牛1.1头.  相似文献   

7.
从2002年开始,"青竹模式"就在湖南叫响了."青竹模式"源于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过去,这里的资源是稻谷加稻草,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1年青竹村成立了青竹生猪产业发展协会,到2004年,全村年出栏生猪2.8万头,人均17.5头.青竹村2007年全村出栏生猪2万头,纯收入1198万元,仅养猪一项人均纯收入7600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镇的养猪业在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我镇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随着生猪价格的看好.同时福州市区养猪场搬迁到我镇。使我镇的养猪业取得较大的进展,为我镇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14040头。出栏33733头,比增12.3%。全镇共有养猪专业户57户。其中千头以上的2户,100-1000头的50户。100头以下的5户。在养猪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我镇大部分猪场规模较小,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9.
今年57岁的李艳是新乡市卫滨区鑫诚养殖场场长,经过30年奋斗,她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农家女成长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目前,她拥有一个万头种猪场和两个商品猪场,每年出栏商品猪上万头,年销售收入近千万。带动全村建千头猪场8个。建立养猪合作社,吸纳社员558户,带动周边39个村2500多人发展养猪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扶沟县陈大楼村生猪养殖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和特色,走出了一条依靠生猪养殖业实现兴村富民的发展路子,年出栏生猪25000余头,年创效益400多万元,农民人均来自养殖业的收入达1120元,占纯收入的49.2%。1999年,村民陈同和、陈长安为其亲戚帮忙养猪,从中学到了技术,看到了前景。2000年,2人回村各自投资30多万元搞起了规模养殖,经过3年多的发展,饲养母猪达68头,年出栏生猪1500余头,创利润30多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发展生猪养殖,迅速在全村形成了“一户上,多户跟,多户带全村”的发展局面,推动了全村生猪养殖业和养殖大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致富门路     
《新农村》2001,(7)
袁家村加工笋干致富临安市农经委(311300)俞锦章吴祥甫临安市锦城镇袁家村有130户人家设工场搞笋干加工。一到晚上,一条千米长村道两旁灯火通明,男女老少剥笋、煮笋、烘干,一派繁忙景像。这个村163户人家509人分居在一条山岙里。全村有800多亩(1亩=667平方米)笋山,户均5亩,是临安市有名的笋干村。这里不仅产笋干多,而且是传统工艺制作,在剥壳、煮笋、揉软、烘干等生产环节全凭手工操作,制成的笋干具有肉质嫩、色泽好、香气浓、味道鲜的特点。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组织村民发挥传统加工笋干工艺优势,参与市场竞争。镇政府对资金缺乏的农户给予支持,鼓励农户家家设工场搞笋干加工。现在全村农户除外出经商打工户以外,有130户办起笋干加工场。村民一方面加工本村鲜笋,另一方面又到附近乡村收购鲜笋回村加工。有的村民每天早上出门收购鲜笋,下午回村剥壳,晚上加  相似文献   

12.
浚县小河镇埽头村在国家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引导下,正在快步迈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从2009-2010年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看到埽头村的发展。该村348户共1406人。2009年,全村居住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户数是169户,2010年为200户,增加31户,增长18.3%;以砖石、木料为主的房屋住户,  相似文献   

13.
听说户县有一个54户人家的小山村有51户养猪,每户养猪数量都在30-100头,村里却闻不到猪粪味,这本身已够新鲜,而全村90%以上的村民照明不用交电费,做饭不用柴和炭,这事恐怕更新鲜。记者慕名前去探访其中的奥秘。从西安出发驱车百里,来到了户县县城东南约4公里处的五竹乡兴胜滩村。村民大多住的都是二层楼房。村里果然闻不到猪粪的气味。据户县县委宣传部同志介绍,这个村54户村民有51户养上了猪,全村生猪存栏1700头,是当地有名的“生态养猪”专业村。最明显的标志是,养猪户家家建起了沼气池,户户闻不到猪粪味。村支书王兴民把记者领到村民王孝…  相似文献   

14.
《河南农业》2011,(8):4-4
浚县小河镇埽头村在国家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引导下,正在快步迈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从2009—2010年的发展轨迹可以明显看到埽头村的发展。该村348户共1406人。2009年,全村居住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户数是169户,2010年为200户,增加31户,增长18.3%:以砖石、木料为主的房屋住户,  相似文献   

15.
公主岭市怀德镇四道岗村602户农民有280户发展养猪,去年,年出栏生猪达到.40600头。全村612公顷耕地生产玉米765万公斤,没出村就被养猪户收购一空,实现了粮食就地“过腹”转化增值,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公主岭市通过发展畜牧业,实施“粮变肉”工程,强化粮食“过腹”转化.不仅稳定丁粮食生产,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粮食大县解决“三农”问题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昌傅镇地处樟树西南部,清宜公路横贯而过。近几年来,该镇涌现一股养猪热。去年,全镇生猪出栏 8.1万头,户平 12头,人平 3头。全镇养猪产值达到 5200万元,是粮食产值的两倍,并带动了生猪贩运、饲料加工、兽药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从养猪及其相关行业中获得现金收入人平 500余元。养猪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昌傅镇发展养猪业的成功经验是: 一、在典型带动上着力。昌傅镇养猪业能快速发展,形成规模,其关键是培养了一批养猪能人。早在 1994年,昌傅镇党委、政府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养猪效益低的传统模式,创…  相似文献   

17.
临安市乐平乡外伍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立足本地资源,齐心协力创业兴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这个村318户人家,1169人,耕地面积848亩,山林面积4049亩,人均耕地0.79亩,山3.78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个村的干部坚持以集体经济为导向,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使全村较快地由穷变富。10多年来,外伍村的村级集体固定资产从几十万元上升到300万元,人均收入从1980年142  相似文献   

18.
绥阳县欣源养猪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7月,成立之初由6户养猪大户和2名技术人员组成,到2014年8月,该合作社会员已发展到29户养猪专业户和256户散养户。目前合作社共存栏生猪13672头,年出栏生猪20367头。  相似文献   

19.
上高县翰堂乡棠陂村泥湖自然村是个只有32户农户、122个人的偏僻小山村。1999年 ,该自然村已向市场提供优质商品猪1230头 ,人均出栏生猪10.1头 ,人均获利740多元。目前 ,由该自然村8户养殖专业户集资10万元兴建的1260平方米标准化猪场又已拔地而起 ,今年养猪规模可突破3000头 ,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专业养猪自然村。在全国生猪市场持续低迷、我省养猪业严重受挫、养殖户普遍血本无归的劣势中 ,泥湖农民养猪热何以逆市而上、一再升温?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泥湖农民找到了一条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位于漳州市芗城区北郊的漳州市后房农场,积极发挥城郊农场的地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养猪业。目前,全场466户职工中有400户养猪,生猪存栏数达1.5万头,年出栏商品猪3万多头,年创产值达2千万元,年人均增收1900元,占人均纯收入50%,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场”,与此同时,养猪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使农场养猪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针对猪场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环保设施不尽健全、废弃物处置不当等弊端,采取积极对策,治理养猪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