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为了有效控制疾病、增强公猪配种能力,我们对猪采用人工授精,现代人工授精为传统受精的弊端提供解决方案,除了大幅度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情况,现代人工授精的操作与管理要更简便、更符合现代养猪的需要。1人工授精成功的指标我们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人工授精成功与否。1.1公母比即公猪与母猪的配应比例.排除不自然交配情景,1头公猪需要30头左右的母猪,而我们认定1头公猪配应一百头母猪才算达到合格.如果达到良好的水准,150~250头母猪应  相似文献   

2.
人工授精成功的合格水平是公母比应在1:100以上.受胎率应达85%,分娩率达80%,窝产总数和活仔数与自然交配相当.优秀的水平应达到1头公猪配250~350头,受胎率95%-97%.分娩率89%-90%产活仔数.比自然交配时高0.5~1头。  相似文献   

3.
1猪人工授精成功的标准 1.1公母比例 正常情况下,规模场本交的公母比例为1:30,若超过这个比例,公猪的使用年限和受胎率将会大大降低。而人工授精采集的1头公猪每次采集的精液通过稀释,可以输配5~10头母猪。实践中人工授精的规模场公母比例一般达到1:150为合格,1:200为良好,1:300以上为优秀。  相似文献   

4.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猪场种公猪的管理和合理使用程国彬(东乡良友畜牧有限公司331800)1种公猪饲养数的确定在一个年产万头的工厂化商品猪场中.每周约有28~32头母猪配种。因此,以饲养28~32头优良公猪为宜,或以公母比例1:20~25计算备用公猪数。2初配年龄及...  相似文献   

6.
1人工授精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能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采用本交配种,1头公猪一般只能负担20~25头母猪,人工授精配种,1头公猪可负担300~500头母猪。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作用,可以扩大种公猪的配种范围和解决公母体重相差悬殊的配种困难。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传播。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一个千头母猪的猪场,采用人工授精要比本交,一年减少公猪饲养费数万元。因此,自繁自养专业场应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配种。  相似文献   

7.
1提高母猪受胎率 重复配(纯繁):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交配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8~12h以上,受胎率高。双重配(杂交):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2头公猪间隔10~15h各配1次,受胎率高,产仔多,效果好。多次配: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先后配3次或3次以上,受胎率高,产仔多,效果极佳,在养猪生产上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1使用原则 种公猪8-12月龄,每星期可使用3次,配1头母猪;12月龄以上,每星期可使用5-6次,配2头母猪。每次配种后,公猪都要休息1天。当母猪已经发情并配种1次或2次后,与配公猪拒绝配种,不能用另1头公猪替换。  相似文献   

9.
《养猪》1987,(3)
后备母猪提早配种英国Pig Farming杂志(1985,32,5—9)报道,为节省培育资金,提议后备母猪提早配种。试验表明,后备母猪在第1、2、3发情期配种,其第一胎产仔数分别为7.8、8.3和8.6头,而头3胎产仔分别为26.5、26.4和26.9头。于198日龄第二发情期和237日龄第三发情期交配,头胎相应产仔8.6头和9.5头,头5胎相应共产仔53.7和53.8头,即后备母猪早配不降低其头胎产仔数,也不影响其终生生产力。为刺激发情,后备母猪达到165日龄时应与性成熟的公猪接触。杂种后备母猪比纯种性成熟早。配  相似文献   

10.
在万头猪场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104头长大二元母猪、4头杜洛克公猪,进行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受胎率90.38%、分娩率80.77%、窝均产活仔10.02头/窝,公母比例1:252;自然交配受胎率88.46%、分娩率82.69%、窝均产活仔9.42头/窝,公母比例1:29。人工授精窝均产活仔高出自然交配0.6头/窝,受胎率、分娩率、窝均产活仔、公母比例均为优秀水平。增收节支2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1提高受胎率重复配是指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相同公猪交配2次,每次间隔时问为8~12小时,这样受胎率高。双重配是指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不同品种的2头公猪,间隔10—15小时各配1次,提高受胎率高,产仔多,效果好。多次配是指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相同公猪先后配3次或3次以上,受胎率高提高,产仔多,效果佳,在养猪生产上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门源县北山乡母猪存栏量约为358头,配种公猪为8头,其中3头用于人工授精。由于公母比例配搭不当,造成了公猪的过度交配,从而出现部分母猪多次配种后未受孕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经过3次配种而未受孕的母猪采取药物清洗消毒的方法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2013年笔者对255头母猪(其中45头人工授精,210头自然交配)进行药物清洗手术,受胎率明显提高,术后第一次配  相似文献   

13.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洛阳市洛龙区某新办猪场,存栏猪1020头,包括种公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仔猪。2000年2月13日,该场妊娠母猪舍有3头妊娠母猪突然发生呕吐,只用了健胃药物,2月14日有5头发病且出现了腹泻,只用了一些抗菌药物,但疫情很快蔓延,2月15日,该场的后备母猪、种公猪、后备公猪、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舍内也相继发病。2月20日此病传遍该场所有猪舍。妊娠母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后备公猪100%发生腹泻,部分猪伴有呕吐,共发病503头,发病率100%,但未发生死亡现象。该场共有哺乳仔猪517头,其中发病110…  相似文献   

15.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无效公母猪主要有以下几种:(1)长期不发情的母猪;(2)屡配屡返情的母猪;(3)习惯性流产的母猪;(4)饲养在妊娠舍中,但却不出现返情的母猪;(5)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猪;(6)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猪;(7)使用频率很低的公猪;(8)精液质量差,配种受胎率低的公猪等。  相似文献   

16.
在猪的良种繁育工作中,由于种公猪的覆盖面广,市场需求相对比种母猪大,致使良种仔公猪的数量供不应求,而舒种母猪数量供过于求,为改变这种矛盾,提高良种繁育工作的经济效益。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和试验,在猪的人工授精工作中,使用小苏打溶液,能提高产仔公猪数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中1次对比试验,总绍如下供参考。(1)试验时间及地点:1999年1月15日,在兴义市畜牧局良种场选择12头大约克及关岭青年种母猪,分成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个组为6头,饲养于该场12个标准母猪舍内,个体重150-170kg,饲养条件相同。(2)方法:①用孕…  相似文献   

17.
新美系大白猪测定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美系大白猪测定选育。2003年组建基础群,经过三个世代的选育测定,其主要经济性状达到和超过保种选育指标。公猪30~100kg日增重达到936g,母猪912g;100kg体重背膘厚,公猪10.6mm,母猪11.5mn2,生长到100kg体重日龄公猪152d,母猪157d,饲料报酬为2.6:1,公猪屠宰率为70.3%,眼肌面积46.57%,瘦肉率66.85%;母猪屠宰率为71.5%,眼肌面积48.6%,瘦肉率67.32%。母猪初产仔猪10.3头,二胎为11.5头,经产为12.6头,猪群氟烷基因阳性率为2.03%。开展杂交利用效果好。且将种猪推广到全国20几个省市的218个种猪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江阴市利港镇范某在农贸苗猪市场买回1头小母猪,体重10kg左右,到2002年3月小母猪在圈呜叫,主诉以为是小母猪发情,仔细观察,见小母猪两股间凸起小包象公猪的阴囊一样,疑为公母怪猪,特来站求诊。  相似文献   

19.
新丹系长白、大白猪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丹系长白、大白猪连续二年的选育测定,其主要经济性状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公猪30~100Kg日增重L906.7g、Y917.1g,母猪L889.2g、Y881.1g。100Kg背腰厚公猪L10.3mm、Y11.5mm,母猪L11.5mm、Y12.1mm。达100Kg体重日龄公猪L158.2天、Y156.2天,母猪L162.3天、Y161.5天。料肉比2.6:1。瘦肉率公猪L68.2%、Y68.1%,母猪L66.8%、Y66.1%。眼肌面积L48.4cm,Y46.4cm。母猪初产仔数L10.50头、Y10.45头,经产L11.69头、Y11.26头。氟烷基因阳性率1.4%。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在太仓县建立猪的统一供精站,实行全县统一供精后,于1981年5月开始进行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研究,经过试验,采用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经1983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这一年饲养生产公猪9头,为18586头母猪配种。公母比例达1∶2065,情期受胎率达84.3%,同1980年比,公母比例提高5.38倍,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