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福建沿海沙化监测区土地为研究对象,选择1994~2014年连续5次沙化监测期的9个自然与人为影响因子,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沙化过程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贡献率61.3%,自然因素贡献率27.8%。人为因素的农林业总产值、工业用地面积变化、自然因素的台风影响是20年来福建沿海土地沙化变化的主要原因。加强沿海防护林屏障建设、提升防护效能、遏制破坏行为、形成合理开发利用机制对防止沿海土地沙化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中西部荒漠化土地治理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吉林省中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艺林 《防护林科技》2011,(5):61-62,101
张掖市是我国西北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土地从解放初到90年代呈递增态势。张掖市荒漠化土地的发生与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土地发生与发展的客观原因,但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为因素是导致荒漠化土地发生、发展和加剧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疆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荒漠化系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新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省区。全区有80个县市,近1/2土地,约1000万人口,66.7万hm2农田遭受荒漠化危害。自然因素叠加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总趋势是“整体扩大,局部逆转”。为了防治世人关注的荒漠化,本文阐述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荒漠分区,并对新疆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内。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18个省、区、市,涉及471个县(市、旗),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超过全国耕地面...  相似文献   

6.
董得红 《防护林科技》1996,(2):27-29,37
本文根据1994年全省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论述了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征,并通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研究分析了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东省土地荒漠化的气候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有100个县、市已出现荒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31个县、市的106个乡、镇,荒漠化土地的成因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此,提出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进行综合治理,采取预防与治理并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北方风蚀荒漠化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关于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成因风蚀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 ,在我国分布约 1 60× 1 0 4 km2 。荒漠化是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 ,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所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的亚湿润区土地退化过程。因此 ,它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2方面的影响。联合国曾对荒漠化地区 45个点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由于自然变化 (如气候变干 )引起的占 1 3%,其余 87%均属人为因素所致。中国科学院原沙漠研究所对现代风蚀荒漠化的成因类型做过详细的调查 ,结果表明 :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中 ,94 5%为人为因素所致 ,其中水资源不合…  相似文献   

10.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29%。全旗辖15个苏木乡镇,76个嘎查村,9.2万人,总土地面积1746.8万亩,其中荒漠化土地1656万亩。风大沙多、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该旗的自然特点。每逢...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05年世界森林资源评估”中,汇集了世界229个国家和地区的森林面积、森林蓄积以及森林覆盖率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情况。国家/地区2005(万年森hm林2)面积森林覆盖率(%)2面00积0年~2变00化5率年(森%林)森林蓄积(m3/hm2)美属萨  相似文献   

12.
影响树木蒸腾耗水的外部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树木蒸腾耗水的外部因子主要由2部分构成:一是土壤因子,二是气象因子,包括光照、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等。分析得出这两类因子影响树木耗水的一般规律为:(1)在土壤水分超过树木日需求量平均值过多时,叶片气孔在数小时内迅速关闭,导致树木蒸腾耗水量曲线呈下降趋势;在土壤水分低于树木日需求量平均值过多时,树木的生长受到限制,叶片水势下降,导致蒸腾耗水也相应下降。(2)在一定范围内,树木蒸腾耗水量会随着光照强度、大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同时,这些因子间的互相作用也影响着树木的耗水。  相似文献   

13.
以民营小企业财务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对制约小企业发展的资本规模、流动资金、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四种财务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改变财务状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影响林木插条生根的内部及环境因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近年来影响林木插条生根内外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点对插条特征(主要包括母树年龄、插条成熟度和插条叶面积)、营养物质含量、内源激素和内源抑制物质水平等内部因子, 以及光照、温度和湿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进行评述。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健  王威  杜丽侠 《防护林科技》2010,(2):30-31,44
为研究土壤与地形及植被因子间的作用关系,选取了24个相关的指标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4个因子进一步分析,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2.66%)体现了地形因素,成为影响土壤因子变化的最重要方面;第二主成分体现出土壤涵水能力因子;第三主成分和第四主成分为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子;第五主成分为植被因素的重要的指标因子。对北京山区油松水源林25块典型样地土壤因子数据进行初步统计后,得出样地间土壤因子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  相似文献   

16.
沙松生长与环境因子和气象因子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此项研究通过数理化理论(Ⅰ)与多元回归分析、计算机迭代计算等方法,以34年间观测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对沙松生长与土层厚度等环境因子和年均气温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及各因子的贡献率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判明沙松的生长和材积产量与土层厚度、坡位、坡向、坡度、年均气温、年积温(≥10℃)等因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尤其是与土层厚度、坡位、年均气温、年积温的相关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Desertification, as a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problem, has its complex causes (Thomas, et al, 1994).In a fragile biophysical background, irrational humanactivities such as overgrazing, over-cultivation,mis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deforestation and urbanand industrial activitie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desertification in human society (Ci Longjun, 1998;Mainguet, 1991), while the root causes were attributedto society, economy and politics (Thomas, et al,1994). In China, …  相似文献   

18.
傅朝阳 《林业科技》1997,22(4):69-72
本文对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制约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子是市场机制不健全;林业科研机构自身适应能力差;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力弱;技术扩散体系不完善;人才面临危机,投入严重不足。提出了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4个动力因素即;变供应型科研为需求型科研;确立企业的技术开发主体地位;形成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人才培养,确保科技投入。重点探讨了5种不同的转化模式即:自主开发、政府驱动、金融支持、合作开发以及引进、吸收、消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祝旭加 《林业科技》2020,45(1):15-18,22
通过调查牡丹江地区的26块蒙古栎林标准地橡实产量,研究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林橡实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橡实产量影响不同,按影响大小排序为:密度>胸径>坡度>海拔>树高>树龄>土壤厚度>坡位>坡向>郁闭度,处于低海拔、阳坡半阳坡的低密度中龄林橡实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0.
Radiata pine plantations in Chi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ro  Jorge  Gessel  Stanley 《New Forests》1999,18(1):33-44
The landscape of the southcentral part of Chile is dominated by fast-growing plantations of radiata pine (Pinus radiata D. Don), and in lesser extent bluegum eucalyptus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Italian poplar, and willows. Radiata pine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1885 as an ornamental species. During 1940–1960 it was used to control erosion in the Coastal Range. Finally, since the 1960s it has been used for commercial plantations. The present extent of the plantation resource is 1,694,104 ha, of which 80.9 percent is radiata pine. During 1991, 1992, and 1993, this species was planted at rates of 75,416 ha, 81,868 ha, and 71,411 ha, respectively. Even though the soils are eroded to different degrees, exhibit a variety of nutritional disorders, and contain some physical restrictions, the productivity of radiata pine ranges from 18 m3/ha/yr to 35 m3/ha/yr. Additional stress comes from some potentially serious pests; for example, the European pine shoot moth, Rhyacionia buoliana, has presented a real threat to radiata pine. The main products obtained from radiata pine are exported to Japan, Korea, Middle and Far East countries, and Europe. Sawlogs, sawntimber, pulpwood, clearwood, and wood chips are some of the products comprising sales in 1994 of U.S.$1,564 bill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how radiata pine silviculture has changed since the last part of the 1980s in Chile. Also we want to show how forestry activities have produced a profound and positive chang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at surrounds the areas where the industry’s main production areas exis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