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月的荠菜     
“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这是一句民间的谚语。 每当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群芳争艳之际,荠菜花不“闹”着争春。别小看荠菜这随地盛开的一丛丛像碎米般的白茵茵的小花,堪与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相媲美。“宋代诗人辛弃疾赞美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难怪旧人“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花”,把它插在头上,作为美饰。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这是民间对荠菜的药用概括。是一句民谣。  相似文献   

2.
春来荠菜忽忘归湖南省炕江市农业局曹涤环荠菜的营养价值颇高,享有“天然珍品”之誉。宋代文豪苏东坡称荠菜是“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为饱口幅,常“时绕麦田求野荠”,并发明了一种荠菜和米煮的粥,人称“东坡羹”。南宋陆游爱荠成癖,竟到了“日日...  相似文献   

3.
<正>一、发生现状1.稻茬麦田近年来,淮北地区稻茬麦田杂草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猪殃殃、大巢菜、荠菜、碎米荠、繁缕、牛筋草、反枝苋等38个品种。杂草发生频度以看麦娘为首,其次为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牛繁缕、大巢菜;密度上以日本看麦娘最高,其次为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看麦娘、大巢菜、荠菜、牛繁缕等。  相似文献   

4.
“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春回大地 ,大自然又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珍品———荠菜。时下 ,又是品味尝鲜的好时节。荠菜 ,又称地菜、香荠、田儿菜、菱角菜 ,俗称“百岁羹”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 ,叶子呈羽状分裂形 ,花为白色。荠菜耐寒力强。当春的脚步尚未临近时 ,它的身影已遍及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坪、沟边渠畔、地头路旁。荠菜入馔历史悠久 ,《尔雅》云 :“荠味甘 ,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隹。”在民间也早有阳春拾荠的习俗 ,《秦中岁时记》载 :“二月二日(农历) ,曲江拾荠士民极盛。”荠菜味之鲜美胜过园种蔬菜 ,博得历…  相似文献   

5.
荠菜,别名护生草、地米菜,阿坝州又称“苦苦菜”。十字花科荠菜属,1~2年生草本植物。荠菜之所以受人们的青睐在于它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5.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胡萝卜素3.2毫克,还含有钙、磷、铁等。荠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目前有采  相似文献   

6.
直播油菜田杂草发生规律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繁缕、碎米荠、雀舌草等杂草。旱茬(前茬为棉花、芝麻、花生等旱作物)免耕直播油菜田杂草主要有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小藜、荠菜、野燕麦、篇蓄、麦瓶草、刺儿菜、小旋花等杂草。  相似文献   

7.
25%二甲戊乐灵·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禾本科草坪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禾本科草坪每667 m2用25%二甲戊乐灵.苄嘧磺隆100~300 g能有效防除稗草、破铜钱、香附子、马唐、碎米莎草、酢酱草、地锦、荠菜等杂草,25%二甲戊乐灵·苄嘧磺隆宜在草坪杂草出土前使用,兑水50 kg均匀喷雾处理,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农机研究所新近研制开发的新式砻碾组合米机,系农村广泛使用的“稻出米”机的更新换代产品,被农民亲切地誉为“流动加工厂”。行内人士指出,该机采用独特的碾米技术装置,具有出米率高、碎米率低、米粒洁白光亮的特点,且粗糠与细糠、整米与碎米分离干净彻底。配套动力为11  相似文献   

9.
中拱棚菜用大豆套种荠菜栽培技术张志焱王磊早春中拱棚内春茬菠菜收获后,种植菜用大豆(又名毛豆)套种荠菜,每亩一季产值可达6000元,为发展高效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一、选用良种菜用大豆选用中国农科院湖北油料研究所培育的优良早熟品种“矮脚早”;荠菜系头一...  相似文献   

10.
荠菜为“八大野菜”之首,是十字花科,属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发源地为中国。全国各地从南到北均有分布,田边、路边、山坡、杂草地和耕地随处可见。我国人民采集野生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近30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一、油菜田杂草种类我国油菜种植分春油菜和冬油菜,冬油菜田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省,播种面积近500万公顷,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90%,是我国主要油菜产区。杂草主要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稗草、千金子、野燕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繁缕、牛繁缕、猪殃殃、雀舌草、碎米荠、播娘蒿、荠菜、大巢菜、通泉草、藜、毛莨、王不留行、麦瓶草等阔叶杂草。稻茬油菜田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硬草为主,早作油菜田以野燕麦、猪殃殃、荠菜为主;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堇叶碎米荠,壶瓶碎米荠,恩施碎米荠,大叶碎米荠,华中碎米荠五个种的开发利用现状,建议加大碎米荠属资源的研究深度和市场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3.
好省劲     
《农家致富》2006,(21):29-29
本品为选择性油菜苗后或移栽田冬前期高效广谱除草剂,能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菜、通泉草、黄鼬花瓣、泥糊菜等恶性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有理想的防除效果。本品杀草谱广、活性高。在适当墒情和日平均气温10℃以上.施药后7~10天即显效果。对后茬作物安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19):28-29
本品为选择性油菜苗后或移栽田冬前期高效广谱除草剂,能有效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千金子、棒头草、繁缕、牛繁缕、雀舌草、碎米荠菜、通泉草、黄鼬花瓣、泥糊菜等恶性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有理想的防除效果。本品杀草谱广、活性高。在适当墒情和日平均气温10℃以上,施药后7~10天即显效果。对后茬作物安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3,(21):34-35
一、主要杂草种类 江苏省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罔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稻槎菜、剪刀股、山苦荬、泥糊菜、苦苣菜、鼠曲草、续断菊、一年蓬、刺儿菜、繁缕、牛繁缕、卷耳、麦家公、斑种草、附地菜、大巢菜、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小巢菜、荠菜、碎米荠、  相似文献   

16.
小麦播种量对杂草群落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也是各种害虫的寄主,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分析小麦绵农6号不同播种量对农田杂草发生种类、发展规律及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农田杂草的生态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麦田杂草群落主要由看麦娘、荠菜、猪殃殃、蔊菜、短辐水芹、碎米荠和野薄荷等构成,其中看麦娘、荠菜、猪殃殃和野薄荷等为主要杂草.在低播种量B1(4.47g/m2)时,杂草生物量较高,增大播种量B4(17.88g/m2)可抑制麦田中杂草数量的发生.适宜的小麦播种量B2(8.94g/m2)和B3(13.41g/m2)能抑制麦田杂草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7.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3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Kenichi Tsuda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Gene expression evolution in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with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across Brassicaceae speci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研究人员用flg22处理6个拟南芥品系以及3种十字花科近缘种(包括荠菜Capsella rubella、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和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发现4种十字花科植物均能感应flg22并引发PTI早期反应,但是flg22诱发PTI反应导致的植物生长抑制和病原菌抗性在4种植物间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荠菜强大的功效和保健作用的发现,荠菜人工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种植有机荠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日趋明显。本文介绍了荠菜的特征特性及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荠菜露地有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绿色保健野菜——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已开始栽培荠菜。目前普及至全国各地,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在人民日益重视营养与保健的今天,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