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强化栽培省工、节本、增收的技术优势,探索单季杂交晚稻采崩免耕强化栽培的技术优势及增产效果,笔者在2005年晚稻生产中,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单季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是水稻强化栽培与免耕栽培两项技术在单季晚稻上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兰溪市生产中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在总结试验示范及生产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单季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并阐述了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始穗期、齐穗期较翻耕提前2d;采取免耕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1.47%-13.42%。  相似文献   

4.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免耕栽培具有省工节本的优势,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内容。为明确免耕栽培对直播单季晚稻和移栽单季晚稻的影响,以及土壤调理剂Agri-SC免深耕的使用效果,2004年在单季杂交晚稻生产中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效益型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同时减少农业污染危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特进行单季晚粳稻免耕直播、多种栽培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我市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系统的技术规程和技术贮备,促进我市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单季晚稻免耕直播试验,免耕直播具有节本增效之效果,明确了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特性,总结了单季晚稻免耕直播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效益农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而单季晚杂种植面积扩大,同时因节本省工增效技术的推广,水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但随免耕栽培时间延长,耕作层变浅,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而影响作物产量的矛盾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摸索和完善单季晚杂免耕强化栽培配套技术,在2006年单季晚杂免耕强化栽培中,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的优势和增产潜力,为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们在竹口镇竹上村李启福户进行了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现就本试验的基本情况和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明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08-108,110
通过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增产潜力巨大;推广强化栽培技术应有所取舍;实行强化栽培要把握好主要技术环节;实行强化栽培需相应调整肥料运筹,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强化栽培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单季晚稻单产水平,推广强化栽培配套技术,进一步明确强化栽培的最适有机肥配比,并获得最佳产量及效益,于2005年在农业局指导下进行了单季晚稻不同有机肥配比试验研究,以便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配套栽培,油菜和单季晚稻均可获得高产。油菜可选浙双758、高油605,杂交粳稻可用秀优5号,常规品种以秀水09为宜。秀水09适期早播,播种量45 kg/hm2产量较高。免耕直播配套栽培省工、节本,油菜-单季晚稻两作合计可增收5 524元/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浙北地区单季杂交晚粳稻强化栽培高产群体特性的分析,指出其栽培优势,为该地晚粳稻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单季晚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02年达11856公顷.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5.7%,由于单季晚稻栽培技术研究较迟,单产尚有潜力可挖。据各地试验情况报道,水稻强化栽培(SRI)在省工节本的同时,能显著提高单产。为此,我们在本市黄田畈镇开展SRI试验.以明确SRI的效果及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低茬浸泡免施除草剂免耕栽培对杂交晚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提供参考。采用低茬浸泡免耕、施用除草剂免耕、常耕3种栽培方式进行3次重复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年杂交晚稻采用低茬浸泡免耕栽培,灭杀禾茬再生苗效果分别是98.15%和97.14%,同常耕相比全生育期分别相差-1 d和0 d,产量减产分别是2.9%和3.4%,增收分别是13.6%和13.9%,并且抢时省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低茬浸泡免耕栽培杂交晚稻适宜在田块面积小、机械化程度低的丘陵山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山区单季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季稻无论是栽培面积还是总产量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努力抓好山区单季稻生产,不断增强粮食的自给能力,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近年来我们组织本县22个乡镇(街道)254个行政村的农民大力推广了杂交水稻再生利用、免耕栽培、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旱育秧和化学除草等新技术.通过多年示范推广应用,大多数山区农民认为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是一种易操作、省成本、省工省力、产量高、效益好的轻型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利用收获春马铃薯、油菜、蚕豌豆后的农田,以及原有的畦面和畦沟,不要翻耕,直接灌水稍作平整后就播种单季晚稻的一种栽培方法.从我县澄照、东坑、毛垟、郑坑等地多年种植结果来看,山区免耕直播的单季晚稻其生长与栽培特点是:播种期比移栽稻偏迟,总叶片数偏少,生育期有所缩短;免耕直播水稻的根系大多数分布较浅,且根多根细,植株较矮健;穗多穗型较小,结实率稍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腐秆灵对免耕直播单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在水稻免耕栽培中应用免深耕的作用,我们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免耕强化栽培中5种不同的密度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探索各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密度有不同的产量,不同的栽培方式要求不同的密度。在普通免耕抛秧栽培的条件下,需要有较多的基本苗数,才能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免耕强化栽培条件下,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要适当稀植,在本试验条件下晚稻中早熟品种的基本苗每667㎡以0.74万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作单季晚稻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684-3686
为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利用台州境内6个县(市、区)7年间222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即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德镇水田以种植单季晚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hm^2,但农民种植单季稻还沿用连作晚稻的大秧龄、密植等技术,导致单季稻产量水平没因季节延长而提高,单产一直徘徊在7500kg/hm^2左右。为探讨单季稻生产技术,提高其产量,增加种粮效益。2006年,在建德市农业局粮油站指导下,在本镇的珏塘村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以探索单季稻超高产生产技术和栽培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