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花生飽果率一般只佔开花数的13—17%,如何提高飽果率,我們于1962年在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山东伏花生为材料,从研究花生开花結果习性着手,探索影响飽果形成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饱果率的有效措施。伏花生在合肥夏播后,二十七至三十一天就始花,每天开花数一般是六至八朵,花期为五十至六十天。单株开花数可达四百朵以上,开花数出現的高峰是在始花后的二十天,到三十天后逐漸下降,五十天后进入末期。由于伏花生开花数多,花期較长,又分散于植株的各个部位,受生理活动和不同环境条件影响,开花結果率很低,只有22.2%,而飽果率只有13.5%。花、針、果在植株上的分布,从单株不同分枝来看,第一对分枝上的花、針、果占全株的50%以上,第二对分枝占全株的20%左右,第三对分枝只占全株的5%,第四对以上分枝則更少;飽癟果分布亦有这样趋  相似文献   

2.
<正>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花生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夏花生播种方便,深浅一致,便于施肥,出苗整齐,易夺高产。一、生长习性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从播种到开花只用一个月多一点时间,而花期两个多月。当果针入土后达5~6厘米时,子房开始横卧,肥大变白,体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花生变异     
花生自古叶腋生花,受精后子房柄伸长成细管钻入地下发育成茧形果荚。印度于1986年秋在JL24×奇科(Chico)杂交F_4子代中发现一株异变花生。在离地面以下12.7厘米处,自下胚轴一根的过渡带长出5荚发育完全的花生果  相似文献   

5.
花生育苗比直播的破土、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花生移栽十分容易成活,移栽花生的成苗率高和空穴率低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重要原因.移栽花生的有效(早)花、果针多,无效分枝及未入土果针少,对提高花生产量十分有利.移栽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直播花生.在花生生产中可以采取苗床育苗、不带土或带少量土移栽.  相似文献   

6.
夏花生起垄增产机理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夏花生起垄增产机理(一)壮苗早发,提高饱果率起垄种植加高加厚了活土层,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肥、防旱、除涝能力,促使花生壮苗早发;促使花生根系下扎、根系发达,增强了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促使花生分枝早、分枝多、幼苗健壮,增强抗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使花生发芽生长发育,发芽增多,开花早,开花量多;促使花生早下针、早入土,下针多、下针快,减少无效针;促使花生结果早、结果多,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花生品种青花5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或增施基肥均可促进花生茎叶生长、开花和果针形成;适期(花针期)追肥可使花生株高适中,增加分枝和有效分枝数量,增加主、侧茎叶数和单株叶面积,提高单株日开花量和开花总量,促进果针形成,提高入土果针比例,为增加结果数量奠定了基础;过早(苗期)或过晚(结荚期)追肥对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的效果均不及花针期追肥。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生产中开花多、结果少的现实问题,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湘花2008为试验材料,探索喷施乙烯利对花生开花习性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花瓣面积(200 mg/L除外)、地上部单日开花量、总果针数、总果针重(200 mg/L除外),且浓度越高、降幅越大;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能降低花生单株总果数,提高针果率、饱果率;幼果期喷施乙烯利可提高花生单株总果数、针果率;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可降低花生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碱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碱蓬又名盐蒿 ;俗称黄须菜 ,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 ,浅绿色 ,有条纹 ,上部多分枝 ,枝细长 ,斜展或开展。碱蓬具有典型的盐生结构 ,叶肉质无柄 ,条状柱形 ,半圆柱形略扁平 ,肉质光滑或有粉粒 ,秋季开花 ,花小、黄色 ,两性兼有雌性 ,单生或 2~ 5朵簇生于叶腋。果实包子多汁有隆脊的花被内 ,花被略呈五角星状 ,种子细小 ,黑色横生或斜生。碱蓬的植株形态因生境不同而有差异。在水分充足 (但不积水 ) ,盐分适宜 (1 .0 %~ 1 .5 % )地区 ,植株高达70cm ,分枝茂密 ,呈暗绿色丛生状。若土壤粘重干燥 ,含盐量在 1 .5 %以上 ,则分枝少 ,植株低…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夏花生一般为麦套花生,七月末A.H初普遍进入开花下针期,此期是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约25天-30天,一方面根茎叶营养器官迅速生长,另一方面前期有效花全部开放,并有部分果针人土结果,所以这期间既要促进茎叶生长又要适当控制,促控结合,为开花下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果针离体培养克服花生属种间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栽培与花生区组外的野生种杂交不亲和,使许多高抗、优质的野生资源难以利用。多年来,国内外采用胚、胚珠培养均未获得杂种后代。本研究成功地培养了栽培种Arachis hypogaea L.与不亲和野生种A.Sect. Rhizomatosae glabrata Benth.的杂交果针,获得了F#-1代试管杂种。F#-2代植株性状表现疯狂分离。从株型上可分为少分枝大爬蔓、多分枝大爬蔓、小爬蔓、半蔓、直立。其他性状如叶形、叶色、花粉生活力等都明显不同于双亲。目前田间生长的26株F#-2代植株,多数已开花下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在本所试验地,用花生“7432”和7个野生种的茎枝进行了扦插试验。试验证明截取花生植株的主茎或侧枝扦插,成活比较容易,而且在母体上开放受精的花,能伸出果针,并部分长成饱果.有些野生种侧枝扦插的再生性较强,能形成一个无主茎的新生体,生长迅速并可大量开花.材料方法采用中熟直立疏枝型大花生“7432”品种为材料,5月3日播种,6月25日选取发  相似文献   

13.
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山东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它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1对侧枝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虫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为害花生较重,损(减)产幅度较大的虫害有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两大类. 1.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姜虫)、种蝇(地蛆)、网目拟地甲(叩头虫)等.尤以蛴螬危害最重,造成损(减)产幅度最大.其成虫蚕食花生叶片.幼虫咬断花生根系和子房柄(果针),蛀食幼果,造成死棵,掉果和空壳,一般减产20%~50%,重者减产70%多,甚至绝收,农民对其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5.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为其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抗黄1号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开花及结实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抗黄1号全生育期123d,主茎叶片数为19.53,始花到终花历时44 d,单株花量为52.3朵,有效花为17.7朵,有效花率为33.8%,且成针率、饱果数和饱果率高。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龄分别为4.86,9.92,17.21和19.52 d,平均出叶速率分别为0.17,0.19,0.15,0.15。抗黄1号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分别为0.964 2,2.289 2,4.478 5和3.278 5;净同化率分别为3.509 9,2.444 7,3.279 2,1.042 9;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总干物质量的比例分别为7.6%,22.0%,22.1%,46.5%,产量形成期占68.6%;产量形成期的经济系数高,库容量、源容量大,库容量/源容量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好。从各个生育阶段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来看,抗黄1号前期的营养代谢旺盛,饱果期氮代谢旺盛,同化能力强。【结论】抗黄1号具有高产的生理基础,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即可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6.
<正> 郑州7851花生是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8年用开农8号与杞县阳j固大花生杂交选育而成。属普遍型大果、大粒花生。株型半匍匐,密枝型交替开花,株高中等,约40厘米左右。总分枝14.6条,结果枝9.15条,结实范围12 .9厘米。小叶片绿色倒卵形,大小中等。花桔黄色。单株结果数20个左右,普通型英果,网目清晰,网纹粗深,果  相似文献   

17.
野玫瑰(Rose acicularis)是蔷薇科蔷薇属小灌木,又称刺玫果.株高1~1.5 m,枝暗紫色,小枝及叶柄基部常有成对的皮刺,刺弯曲,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或2~3朵聚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常生于疏林地或林缘,耐瘠薄,耐干旱.刺玫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根、花、果实均可人药,果肉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及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花具芳香,可提取芳香油,人工栽培刺玫果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 chain acyl-CoA 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的重要催化酶。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机理,采用RT-PCR技术,首次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克隆到LACS6(GenBank登录号:KU301860),分析该基因的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的同源性,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LACS6的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6基因全长2 116bp,包含2 088bp的ORF,编码695个氨基酸,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6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的激活位点和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6与鹰嘴豆、绿豆、大豆、梅等13种物种的氨基酸一致性在79%~87%,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6与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6在花生根、茎、叶、子房柄、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且差异明显。子房柄和花的表达量极高,与根、茎、叶和仁等组织有极显著差异,花生LACS6组织的表达量大小排序为花子房柄叶仁茎根。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花生脂肪酸代谢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生在生长发育中各器官比例协调是获得高产的关键。在大田条件下,以白沙1016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器官平衡与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理想的器官平衡模式是,开花下针期各器官干物重为叶片茎秆荚果根系果针,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为荚果茎秆叶片果针根系,饱果成熟期各器官的占比分别为59.35%、20.80%、14.92%、2.98%、1.39%;与对照品种相比,农花5号根系占比较大,叶片占比较小,茎秆和果针的峰值出现较早;高产群体花生农花5号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对照。因此,花生若要获得高产,必需保证器官平衡合理,且保持一定水平的生物产量前提下,有较高的经济系数~([1])。  相似文献   

20.
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效果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