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隆阳区2008至2010年,连续承担部、省、市水稻高产创建8片,通过实施良种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套运用,取得显著效益,一季产量超750 kg/667 m2,经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单片产量754.2~801.2 kg/667 m2,比非项目区增48.4~105.6 kg,增幅6.9%~15.8%。同时降低生产成本30~40元/667 m2,增产值200元/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2.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丽芬 《北方水稻》2010,40(4):68-6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施用"施可丰"长效缓释肥比对照增产53.4~73.4 kg/667 m2,增产率8.7%~12.0%,增加经济效益102.5~14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3.
海城市水稻氮肥最佳施用量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该地区水稻施氮肥的增产效果和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海城市高坨镇水稻产区施用氮肥各处理比对照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117.8~320.2 kg/667 m2,增产率为26.4%~71.6%,经济效益明显,从水稻产量和肥料价格及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水稻的氮肥最佳施用量为纯N14.7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732.7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王晓玲 《北方水稻》2009,39(6):37-39
通过在海城市西四镇进行水稻施用磷肥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该地区水稻施磷的增产效果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西四镇水稻产区施用磷肥各处理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增产64.5~142.3 kg/667 m2,增产率为11.5%~25.4%,经济效益明显。从水稻产量和肥料价格及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考虑,水稻的磷肥适宜用量为P2O5 7.7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699.4 kg/667 m2。  相似文献   

5.
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使用20~25 ml/667 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推荐用药量为20 ml/667 m2左右,对水50 kg/667 m2,水稻纹枯病盛发时用药一次,均匀喷雾,可以控制纹枯病的扩展为害.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水稻精确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高氮肥利用率,特进行水稻精确施氮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精确施氮,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提高5.29%左右,达到30%以上,节省纯氮用量4.7~5.0 kg/667 m2,增产1.9~38.3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水稻田间生态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病害问题,利用生物防治手段,研究优质水稻生产中病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应用8%好米得颗粒剂防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等水稻病害,成本虽较高,15~20元/667m2,但防效在80%~100%,经济效益达147.52元/667m2,效果居参试药剂第一位。2%加收米与多菌灵混合喷施,防病效果也较好,成本较8%好米得减少4.5~9.0元/667m2。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不同的浓度的"丰乐定"黄腐酸植物生长剂,结果表明,"丰乐定"黄腐酸植物生长剂能改善水稻生育性状,增产稻谷21.4~43.3kg/667m2,增产率3.7%~7.5%,其中以喷"丰乐定"40ml/667m2的处理的产量为最佳,比对照增产43.3kg/667m2,增产率为7.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 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不同硫肥水平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6.8%~11.4%,其中施硫肥3 kg/667 m2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3 kg/667 m2也可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而增施硫肥4.5 kg/667 m2时,产量没有继续增加;在1.5~3 kg/667 m2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1.5 kg/667 m2时研磨品质较好;各硫肥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 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对机插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本文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机插水稻纹枯病药效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机插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一次用药30%丙环·咪鲜胺EW 60 m L/667 m2、30%噻呋·己唑醇SC 25 m L/667 m2对机插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持续期达到20 d以上;40%嘧菌酯WP 15 g/667 m2、24%井冈霉素AS 30 m L/667 m2对纹枯病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二者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15%井冈·戊唑醇SC 50 m L/667 m2、40%酚菌酮EW 80 m L/667m2、30%苯甲·丙环唑EC 20 m L/667 m2不能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25%使百克乳油在水稻稻瘟病上的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设计了25%使百克乳油40ml/667m2、25%使百克乳油50ml/667m2、常用药剂20%三环唑80g/667m2、CK四个处理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25%使百克乳油40ml/667m2喷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病治病效果最佳,并能相对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我市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25%使百克乳油在水稻稻瘟病上的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设计了25%使百克乳油40 ml/667 m2、25%使百克乳油50 ml/667 m2、常用药剂20%三环唑80g/667 m2、CK四个处理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25%使百克乳油40 ml/667 m2喷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病治病效果最佳,并能相对提高水稻产量,可在我市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12.5%氟环唑SC对机插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病效果,40~50 ml/667 m2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连续施药二次,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并且持效期达14 d以上,推广应用前景良好。25%嘧菌酯SC30 ml/667 m2对机插水稻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并且对纹枯病的控制效果也达14 d以上。12%井冈A.苯醚甲80 g/667 m2药后7 d对机插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与25%嘧菌酯SC 30 ml/667 m2的效果相近,但持效期较短,药后14 d防效下降明显。40%菌核净WP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差,160 g/667 m2仍不能有效控制机插水稻纹枯病的发生。12.5%氟环唑SC、25%嘧菌酯SC、12%井冈A.苯醚甲WP、40%菌核净WP均对水稻生长、抽穗灌浆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深施肥的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深施肥的效益,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5 kg/667 m2时,深施肥总氮径流损失比表层施肥降低25.1%,总磷径流损降低58.9%,水稻增产12.7%,氮肥利用率提高10.02%,利润增加133.60元/667 m2。在达到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施氮量为18.68 kg/667 m2表层施肥节氮3.68 kg/667 m2,节磷1.84 kg/667 m2,节钾2.58 kg/667m2,节约肥料成本36.39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磷钾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15.3%~8.0%,磷肥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2.9%~1.7%,钾肥各处理比其平均单产增幅-3.3%~1.8%。同时根据氮、磷、钾肥施入量对盐粳218产量影响的函数方程求得与该品种高产高效栽培相配套的氮(N)、磷(P2O5)、钾肥(K2O)适宜施入量为16~20 kg/667 m2、6.5~8.5 kg/667 m2、5.0~7.0 kg/667 m2。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盐粳218可获得598.3~625.0 kg/667 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应用“宝丰”复混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插秧后7 d施用“宝丰”复混肥20 kg/667 m2,生育期追施尿素20 kg/667 m2,效果明显,穗数增加5.6万穗/667 m2,分蘖率提高1.8%,千粒重增加0.3 g,产量增加15 kg/667 m2左右,增加纯收入27元/667 m2。  相似文献   

18.
硅钾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硅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进行硅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硅钾肥能促进茎秆壁加厚不倒伏,籽粒饱满,降低稻瘟病发生率,提高作物抗性,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水稻结实率,改善水稻品质。水稻应用硅钾肥增产效果明显,可增产22.7~110.8 kg/667 m2,增产率达到18.8%,增收36.32~177.28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次革命,采用这项新技术,秧苗利用率提高10%左右,节省育苗费用10~12元/667m2,按增产5%算每667m2可增产稻谷25kg,折合人民币35元左右,增效益45~50元/667m2。同时,由于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简化了水稻生产程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速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于承礼 《北方水稻》2004,(Z1):45-45
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水稻与马铃薯的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一般产量可达1200~1500kg/667m2,下茬水稻产量可达500kg/667m2,两茬合计总产值1500~1800元/667m2,是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