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和重金属污染对粮食质量与环境生态安全的影响已成为政府关心的痛点、民众关注的焦点、农民种田的难点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针对南方水稻生产中化学农药和肥料用量持续增加、稻米镉超标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围绕农药控量、化肥减施、镉污染消减等绿色生产和品质提升的技术需求,攻克水稻病虫草害生态防控、稻田培肥节肥协同、组合降镉等关键技术,创建了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生产技术体系,进行了多年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辽河平原是辽宁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灌排管理粗放、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文中以粮食和环境安全为前提,通过多年机械化精准施肥、病虫草害机械化防控及药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明确相关技术要点,优化相关配套参数,形成水稻优质丰产节药节肥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侧深施肥、肥料运筹、病...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处于较高的水平,水稻产量节节攀升,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和提高,这与水稻田间管理方法的使用是分不开的。水稻生产过程中,水量、肥量和药量的控制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田间管理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处于较高的水平,水稻产量节节攀升,质量也得到了保障和提高,这与水稻田间管理方法的使用是分不开的。水稻生产过程中,水量、肥量和药量的控制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田间管理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前郭县属大陆性季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以玉米、水稻为主。目前栽培技术措施和良种使用、肥料投入等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但土壤肥力和水资源贫乏的问题仍然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从2008年开始前郭县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节本增产技术,解除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等限制因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有效解决了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之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的首位.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施肥以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我省水稻面积约占粮食作物1/4,而产量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3以上,因此,水稻在我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肥料的施用为农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传统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期不易掌握,不仅造成作物产量不高、生产成本加大,还造成农业,给水稻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为此,必须根据水稻需肥特点、土壤供肥和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以利于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小麦生产比较效益低、耕地土壤污染严重、水资源过度浪费等现状,通过系列专题调研和技术探讨,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推广节肥、节水、节药等一系列节本增产增效综合措施,建设节约型农业,深入推进“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进一步挖掘全市小麦生产潜力,促进小麦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对高产创建成熟的技术总结提炼,对粮食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技术研究,解决技术瓶颈,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通过攻关试验,集成了适应全省水浇地高产田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探索了粮食生产高产、节肥、节水、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是对高产创建成熟的技术进行总结提炼,对粮食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关技术研究,解决技术瓶颈,不断挖掘粮食单产潜力。通过攻关试验示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集成了适应本省水浇地高产田小麦、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探索总结出粮食生产高产、节肥、节水、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测土配方肥工作,对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和粮食品质的改善有着显著的效果,由于优化了施肥配方,选用合理的配方肥,粮食品质从根本上有所提升。同时从农业环境污染的方面,由于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了肥料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丰城是江西的粮食主产区,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14万hm~2(双季稻比例95%以上)。针对农户水稻生产上存在的制约因子,将双季超级稻、增加用种量、双季双抛、双季机插、土壤培肥、优化施肥、好气灌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集成应用于水稻高产创建。通过优势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使当地种粮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增强了丰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本苗密度和氮肥管理通过调控水稻植株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生产上最直接有效的栽培手段。明确水稻产量和品质对基本苗密度和氮肥管理的响应特征与机制,并加以创新利用,因地制宜集成密肥调控实用栽培技术,对实现水稻绿色优质丰产、高效节本抗逆多目标协同生产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在基本苗密度、氮肥管理的影响下,水稻产量构成以及品质形成的特征、变化规律与协同性,探讨基于缓控释肥技术的氮肥减次施用与基本苗密度配套的水稻节肥省工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前景,提出水稻产量与品质效率协同提升的密肥调控机理和技术及年度重演性强、适用范围广的控混肥和密度调控技术等创新突破方向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稻现代化栽培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施硅量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可为水稻生产中合理施用硅肥和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以6个抗倒伏能力有差异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硅肥3种施用量条件下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分析了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硅肥施用量不同,水稻品种不同,茎秆的物理性状不同,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也就不同。施用适量硅肥,水稻植株变矮,茎秆基部节间缩短、增粗,茎壁增厚,茎秆抗折力增大,植株抗倒伏能力增强。在施纯硅30 kg/hm2时,水稻株高最矮,茎秆基部三节间最短、最粗、茎壁最厚、抗折力最大,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生产上应合理施用硅肥,一般施纯硅30 kg/hm2,可优化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增强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抓好粮食生产,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大力发展节本增效农业,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特开展了水稻免耕栽培示范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是利用速效、触杀性除草剂,迅速杀灭田间杂草,放水浸泡加速其腐烂后直接抛秧(直播)的综合轻型技术,免去犁田、耕田等繁重劳动,具有安全、省工、省水、省肥、省成本、增产、增效的作用。2002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秸秆速腐剂和水稻专用壮秧剂的推广应用,水稻旱育苗床培肥技术趋向简易化。实践证明,采用简易技术培肥的旱育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成秧率高,低节位,分蘖多,抛植后立苗快,发棵早,易搭成丰产架子,为早控苗、控好苗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7.
安徽化肥消费现状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2005 ~ 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农户调查数据及2 495个安徽粮食主产区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安徽化肥消费动态变化和粮食作物节肥潜力.[结果]与2004年相比,2013年化肥施用总量及氮肥、钾肥和复合肥用量分别增加了21.9%、2.4%、6.7%和63.3%,磷肥用量减少了12.2%.经估算,2013年水稻、玉米和小麦生产共可节氮肥152 073t,而需要增加1841t磷肥和24 863t钾肥,才能满足作物最佳营养需求.[结论]安徽农作物节氮潜力巨大,但是由于作物需肥特性不同和地区差异,需平衡施肥才能达到节肥、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之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的首位。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恶化,但不能因噎废食,调整化学肥料的用法,合理施肥才能保持水稻持续高产。合理施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万代红液肥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合理施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19.
水稻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和化肥过量施用是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重障碍。水、氮是影响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采用新技术提高水肥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是当前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省肥东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扎实开展粮食优质绿色生产,着力提升粮食品质和效益.2016~2018年在店埠镇、石塘镇、民族乡等地开展了约1.5万亩再生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取得了良好综合效益.再生稻是“一种两收”的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节肥、节药、节水等优点.发展再生稻生产既能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农村新形势下落实“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